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以下简称ERP)课程已经成为应用型高校本科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文章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实用、实际、实践"的课程建设原则,研究探索ERP课程"理论、实验与证书"一体化教学模式,解决ERP课程教学的关键问题,加强ERP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高职高专园林工程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根据专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人才评价体系,变革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实践证明,有效的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现实要求,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现实需要。然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教师匮乏,兼职教师过多,师资水平较差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日益困扰着我们的教学和管理。本文的目的,希望能在解决当前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差,专业水平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同时熟练掌握国际商务操作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改革原有的课程设置,设置"独立实践环节"课、"专业综合实训"课和推进具有行业准入作用的"职业资格证书"课等方面进行探索,同时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推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新兴学科,也作为我校的新增专业,在专业培养、师资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在不断的摸索前进.我院在《赤峰学院"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而确定了我院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在这个大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要进行专业课程的改革,突出实践教学.本文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及专业现状入手,以一线教学实践为平台,以《艺术概论》为例证,综合多年教学实践,在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个例阐述的方式探讨了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建构,以期为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开展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平台研究与实践,探讨适宜于预防医学食品安全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为培养食品安全检、防、控应急型人才服务。方法:根据国家级预防医学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理念,开展理论、实践及网站建设等系列教学改革。结论:完成了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了"一目四体"应急型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平台,为大规模在线课程(慕课,MOOC)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开设专业实践课程是社会发展对于高职人才发展的需求决定的,就业市场对于高职人才的要求从一般技能型人才向综合型的高职业能力人才转变。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根据学生人才发展原则和市场导向原则,制定科学化的专业实践课程,同时利用互联网等手段,不断完善高职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从而深化专业实践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高职教育实践课程需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和个人发展为核心,以社会实践要求和企业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杨琳 《考试周刊》2007,(49):133-134
税收是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掌握一定税收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税收法规,是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会计专业<国家税收>课程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教师综合业务素质等方面体现其专业要求,满足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和企业的人才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人才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和社会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本文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市场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现状,构建了"3+0.5+0.5"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内容是前3年学生在学校完成理论课及课程实验、通识教育实践内容;利用半年时间在企业进行专业单项实践;再用半年时间进行专业综合实践。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培养基础扎实、适用面宽、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型机械人才。  相似文献   

10.
《大连大学学报》2016,(1):130-133
进入二十一世纪,日语专业进入了"转型期"。因此,为适应"转型期"对日语人才的新要求,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要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从适应"转型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日语人才的新要求入手,分别从调整专业技能课在总学时中的学时比例、统合低年级阶段的日语专业基础课、注重高年级阶段日语专业综合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协调发展、实践课程在专业技能课中的融合等多个方面来探讨新时代下培养社会需要的日语应用型人才必须进行的日语课程设置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课程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起着关键的作用。数控技术专业应注重在校内实训基地培养学生专项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利用校外真实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努力探索数控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的新途径,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创新是当前国家和高校普遍关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必须以课程结构的变革为支撑,换言之,课程结构的变革是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前提。本文以研究型大学各类"实验班"为例,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的尝试性变革进行梳理,希望能对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课程的选择和组织问题是教育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着眼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院校课程改革,需要开阔视野,从深入比较中获得启示。本文选取MIT、TUM两所一流大学,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结构、课程及其教学特点等维度,进行一般剖析与综合比较。军队综合大学课程改革,应借鉴有益经验,从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4.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基础课程.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下,作者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施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本文介绍了该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结合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人才培养阐述了课程实施的侧重点,并从课程实验和综合训练两个方面构建了实践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专业核心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关键要素,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核心课程教学实际,努力开展核心课程改革工作。应树立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教学思路,合理划分室内设计专业的学习领域并加强实践教学,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6.
高职会计类专业如何培养会计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的需要,这是高职会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会计学原理》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必修课,应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遵循"能力本位"课程观,培养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课程设计应以具有应用技能、职业素养、实践智慧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坚锋 《考试周刊》2013,(70):112-113
"工学结合式"休闲体育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着陆点在于工程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构建顶岗实习课程,即按照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搭建学生学习、实践与工作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在军队转型条件下,结合新型军事人才的要求,着重分析了新军事变革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将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针对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军队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不适应问题,以专业知识与任职能力兼优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出发点,从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计算机专业层次和学习时间这三个维度对计算机课程体系进行了论证,梳理出符合军队院校特点的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以应用能力需求为牵引,优化了综合实践课程设置,对应指挥信息系统6种能力设置了13门核心课、5门综合实践课,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符合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人的全面发展,即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大学语文"课程是普通高校面向文(汉语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从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四个维度分析大学语文课程实践素质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王晓蕾 《海外英语》2013,(5X):106-108
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21世纪的中国需要大批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应用型英语人才,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已经刻不容缓。该文提出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相一致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应充分发挥学分制优势,适当调整英语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及比例,使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设置的模块更加科学有效。为适应市场需要,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该文认为一般性地方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大致应包含通识教育课程模块、英语专业技能和基础语言文化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及实践创新课程模块。最后,该文指出了当前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本科生导师制的建立及其有效性;2)师资力量与课程设置的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