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高中-大学教育衔接。围绕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以经历新高考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专业适应性、高中学习投入与大学专业适应性之间的关联性分别作为“高中-大学教育衔接”的表征,基于院校影响力理论构建变量间关系模型,考察政策认同对教育衔接的直接影响、调节作用,用以评估新高考政策的实施成效。通过对新高考试点省浙江的1 403名本科新生的样本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的认同度较高,且在个体、家庭等因素上存在差异;政策认同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专业适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政策认同在学生高中学习投入与大学专业适应性的关系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促进了学生高中-大学教育衔接,新高考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教育对各国人才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固本强基"的作用,新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中美两国高中到大学学习生活的衔接情况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分析,比较二者在考核方式、常规性教育、适应性教育、素质拓展性教育和宿舍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异同。分别从高中、大学和高考改革三个不同的角度,针对学生成长的需要,对我国高中到大学的有效衔接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高考不分文理"改革目标为背景,围绕如何创设以学习为中心的本科课程教学问题,初步讨论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核心要素:重塑通识教育理念,强化大学的教化功能;实施真正的学分制,创设学生自由选择的条件;规范教学行为,倡导学习中心课程教学;完善学生事务管理,创建学术支持中心。文章认为,因应高考不分文理的改革目标,大学课程教学改革可供选择的有效策略是"创造性重组",重新部署和组合上述四个核心要素,形成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的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4.
高考作为衔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桥梁和枢纽,是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对高中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强调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深化考试命题改革,提高命题质量。[1]高考连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高考"怎么考"不仅引导中学"怎么教",更会影响学生今后大学"怎么学",甚至未来职场"怎么做"。  相似文献   

5.
通识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它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对于教师教育专业来讲,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念、历史视野、认知风格和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生成知识、自我更新、适应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个人的最高价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走出"通识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等同于通才教育;通识教育等同于泛泛的知识教育"的误区.开展通识教育,至少要考虑"学校、教师、社会和学生"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直接影响其教育效果;要认识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支撑的关系,前后是交叉包容.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通识教育应该是专业下的通识教育,做到"一个学会一个精通":学会学习,精通专业.学会学习是大学的共同文化教育,精通专业就是表现出的个性与多元性.  相似文献   

6.
徐曼曼 《教育》2012,(28):28-29
对我国的普通高中来说,"通识教育"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虽然进行了将近10年的基础教育改革、虽然高中课改后的课程设置模式已然隐含了"通识"的影像,但在任何与高中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中,找不到"通识教育"这几个字,我国的普通高中没有"通识教育"。高中只是"常识"那么,我国为什么不将普通高中的这类基础综合课程设置为通识课呢?这里有一个算不上原因的原因——我们的"通识"是从大学开始的,高中有的,只是"常识"。教育部1998年颁发了《关于加强大  相似文献   

7.
尚雪 《林区教学》2024,(3):100-104
专业优先的选考制度、选课走班的教学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构建了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新理念和个性化学习的新定位。赋权选择的高考导向更加突出个性化学习的特征,更加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意义,更加重视个性化学习质量是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使命。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PISA学生测评项目关注学生科学、数学、阅读等核心素养,强调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的理念和技术,对建立普通高中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提升个性化学习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为此,可以运用如下策略,构建适应高中育人方式变革下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通过关注背景,熟知学生个性化特征;通过关联终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依托技术,构建智能个性化辅导系统;通过精准反馈,坚持动态持续个性化评估。  相似文献   

8.
结合《厦门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课题研究,探讨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提出在方案设置中充分体现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先进理念,实现新、旧高中课程的平稳过渡,适应厦门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满足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背景下的高考升学及省级学业水平考试需要,虚实结合,具有新课程实施教育、教学的可操作性的各项课程要求。  相似文献   

9.
黄宗福 《考试周刊》2022,(43):163-166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本身有着鉴定、监测、选拔的重要功能,在当前新高考改革的大趋势下,更是需要强化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教育要不断强化整体性、协同性、专业性,具体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命题考试是检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文章根据教育形势发展要求,具体就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的思想政治学科命题展开思考与讨论,希望为广西学考事业及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理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乎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长远发展.新高考改革期望通过升学机制调整撬动高中教育转型,促进理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衔接与贯通.全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和研究型大学师生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新高考改革并未有效提升理工科新生的大学学业表现,对承担拔尖创新人才重任的"985工程"院校理工科学生培养呈现抑制效应,其原...  相似文献   

11.
高中教育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教育,其使命不仅仅是要为大学培养预科人才,更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高考改革应兼顾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和高校招生的专业性需求,对高中教育进行科学引领,使高中教育真正实现优质特色发展。在考试内容方面,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增加开放性创造性内容;在考试方式上,完善各省考试方案,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组织考试的权利;在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上,逐步扩大"学生综合素质"等评价指标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重,稳步推行学生申请上大学的方式。随着"幕课"等学习方式的出现,部分高校可以探索将学生网络学习的经历和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要求学校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体现关照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新理念。目前.由于高考影响以及普通高中学校资源条件的限制,选修课程的实施和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缺乏选修课程管理制度,设备、场地、师资不足,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外部评价方式,选修课程教材的学术化倾向等。^[1]国外的高中课程改革非常重视选修课程的设置。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课程,在更大程度上与高等教育相互衔接,可以说是英、美、法、德、俄、芬、日等国家致力于高中选修课程的基本动力。这些国家在高中开设选修课程历史较长,它们在课程设置、通过课程与大学联系为选修课程提供支持等方面,可供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田运隆 《中国教师》2014,(7):42-43,53
<正>高中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就是要加快培养创新人才,这不但是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战略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应该成为高中与大学的共同责任,两者的有机衔接就显得非常必要。一、高中教育的定位与使命清华大学著名学者谢维和先生关于普通高中教育新定位的观  相似文献   

14.
【教育事件】2014年下半年,高考改革已在上海和浙江两地实行。根据上海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高考不分文理科,高校录取的依据是语、数、外三门统考科目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三门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新高考风向标的指引下,家长和学生有的担心尖子生"吃亏",有的不知如何选科,于是"门门都补";中学更加青睐"全面均衡发展"的学生;准备不足的高校或将"招不到人"……【网友言论】蓝月亮:针对高考改革,大家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高中的教育和大学的衔接,还有待探讨具体的途径。中学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新理念。其内容是对大学一、二年级的教学实行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本质是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其核心是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构建与展现。通识教育在实践中与教学过程相结合,通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达到教育的目标,完成人的自我完善与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的统一。顺应时代与实践的要求,教育理念的变革将是一切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大学英语一直是高校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其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先进的教育理念-OBE理念在大学英语课程和课堂教学中应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需求,并将成果导向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力求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面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转轨,国内一些研究型大学实施了通识教育改革。新时期互联网+下与社会各方面联系更加紧密的公安工作,对人民警察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培养中国预备警官的摇篮——公安院校,也必须重视通识教育。公安院校可以通过实施通识教育方案,构建具有中国公安特色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符合公安通识教育理念和本质的授课方式;营造公安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加强新时代公安通识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路径投入公安教育改革,逐渐建立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输送优秀的高素质警务人才。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密切。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这与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同时大学英语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对于实施通识教育意义重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策略学习和探究学习来实施通识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还具有高中生的特征,在高中与大学的衔接上,我着重抓了四个方面的转变工作。一、学习目的的转变:从为升学的应试学习转向为工作的素质提高每年高考都在七月举行,因此七月被学生称为“黑色七月”,考上大学的学生都是“黑色七月”的胜利者和幸运者。但是,他...  相似文献   

20.
王娜  张丽帆 《考试周刊》2011,(78):82-83
本文结合古今中外的通识教育思想,介绍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并联系艺术类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期望与需求,讨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通识教育理念对于提高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