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字化时代为高校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治理能力与效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该研究结合“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数字化变革在高校治理中的应然作为,分析了高校治理中数字化改革的现实困境,然后从顶层设计、智慧校园、管理服务、科学决策、数权监管等多个层面分别给出数字化提升高校治理效能的可行路径,旨在为高校数字化提升治理效能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思维层面要立足未来工作世界的底层逻辑和遵循国家、社会、教育发展战略的顶层逻辑,而在实践层面要遵循基于“底层”和“顶层”的“顶天立地”逻辑。基于底层逻辑,职业教育必须主动观照未来工作世界的风险、终身学习的发展以及技术的变革;基于顶层逻辑,职业教育必须回归职业教育本质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展现技术特性以助力技能型社会的建设、实施科学育人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于“顶天立地”逻辑,职业教育必须依靠个人系统、技术系统、组织系统三者之间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最终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政策逻辑、产业逻辑、实践逻辑、教育逻辑四个角度来看,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的体现,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尝试,是进一步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存在诸多困境:顶层设计不完善,校企合作不深入,“双师型”教学团队力量薄弱,教学改革比较滞后以及评价体系不健全。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的推进路径为: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校企深度合作新生态,提升“双师型”教师整体水平,深化教学和课程改革,完善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职业院校数据治理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要素。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范式的提出,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从宏观建构转向微观规范的政策诉求。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遵循从碎片转向全局的价值逻辑、从孤岛转向共生的过程逻辑、由浅表转向深度的技术逻辑及从适应转向预测的功能逻辑等四重转型逻辑。在实践场域,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存在数据生态失衡与数据架构断点、数据规格泛化与信息离散、数据治理政策缺位与流程迟滞、数据治理偏利取向与效用失准等现实问题。推动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实践范式建构,可从基于国家“智慧大脑”架构的共生共治价值体系建构、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全链条管理过程机制建构、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分层治理技术载体建制、基于师生同频成长支持体系动力设计的功能系统调试四个维度展开。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厘清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价值逻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本质逻辑、“坚持系统观念”的思维逻辑、“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方法逻辑,把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与现代学校治理体系耦合不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不畅、工作供给与学生成长需求匹配不准、智慧场景交互不深、专门力量与专业教师协同不力、思想政治工作与事业发展评价融合不足等问题,实现治理贯通、渠道贯通、供需贯通、评价贯通、队伍贯通、场景贯通。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综合体制改革的深入、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大数据引领下的技术赋能和政策供给让高校社区足以打破地理、技术、人员和行政管辖权上的阻碍和限制。构建“一体化智慧社区”既是回归高等教育使命和高校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更是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的必然选择。目前,高校“一体化智慧社区”建设还面临后疫情时代存在变数、顶层谋划不完善、社区治理机制不精准、专业化人才储备不充足等问题。通过优化社区治理体系、深化“书院制”改革、规范技术准入标准、打造高水平治理人才队伍,在不久的将来,价值凸显、善治共建、智能友好、功能融合的新时代高校社区将成为提升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新引擎”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高地”。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缺乏顶层设计、统一规划,信息孤岛、重复建设严重,重管理、轻服务,业务模式厚重等问题,立足"智能+职业教育"构建具有"三大一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智慧校园,深化信息技术在大学治理体系、教育空间重构、精准育人、教育服务及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创新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模式,实现共治共享、整体联动、一体化治理和提高办学资源获取及应用效率的大学治理现代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高等教育崭新的使命和任务,优良的辅导员队伍是推动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是回应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之所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所求,是顺应辅导员队伍未来发展趋势之所向。基于此,从价值逻辑、发展逻辑和实践逻辑出发,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在遵循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四个强化”“四个体系”辅导员队伍高质量发展路径,即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机制治理体系;强化理论武装,夯实育人发展体系;强化职业素养,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梯队建设,健全激励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面向高质量发展与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新时代我们需要类型发展式、系统渐进式和协同共生式的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基于类型化发展的定位,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形成以理性复归、体系重构、数字赋能为核心的三大价值旨归,即:力破“五唯”无主体性思想,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构建“分类分层、职普融通”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赋魅于技术理性,打造职业教育评价数字生态圈。由此,以“技术嵌入—技术耦合—技术共生”为逻辑理路,探索数字化转型下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三种形态,包括一体化在线评价平台的初级形态、智慧化多元评价机制的中级形态和内生性增值评价文化的高级形态。未来,推进职业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需遵循“上下统筹、内外联动、点面结合”的智慧化运行进路,以数字“治理术”破除职业教育评价中的符码崇拜,以智慧“大数据”增强职业教育评价系统的治理韧性,以技术“新秩序”升级对职业教育评价的数字信任。  相似文献   

10.
以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选取样本,借助SATI2.0和Ucinet6.0对相关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出目前我国智慧校园的研究现状与热点,主要集中于智慧校园建设依托技术手段及应用、智慧校园雏形及建设策略与主要特征、“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研究三大方面。根据数据分析以及相关实践,未来我国智慧校园研究将聚焦于智慧校园本质、智慧校园建设中用系统思维做好顶层设计、以应用为先导并使师生有更多“获得感”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