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数字时代高校实现精准思政,要厘清思政教育应用数字技术的价值导向,选择准确的作用对象,设立精准的供需渠道,建设长效的创新机制,并以全面立体的教育评价实现对教育对象的精准推理,利用技术手段和教师智慧的有机协同实现对思政知识的精准化输出。同时,构建“全境多维”生态化精准思政场域和“物理+网络”交互性精准空间,辅以高质量的针对性教学服务,保障数字赋能的高校精准思政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正在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发展进步的各领域全过程,数字赋能高校思政教育不仅是教育范式的发展趋势,更是增强精准化、实效性的有效方式。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系统观念打造“数字思政”体系,全面提升育人效能。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思政教育常态化背景下,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献梳理、逻辑分析,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核心特征与实践途径展开讨论。研究认为:(1)“打造智慧生态的数字课堂,实现全过程育人”“拓宽思政课程的教学资源,实现全方位育人”“助推高校学生的深度思考,实现全视野育人”“强化思政课程的主体地位,实现全方法育人”“提升思政课程的师资水平,实现全目标育人”,是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2)数字信息来源的碎化特征、数字知识传播的多元特征、数字教学体验的自主特征、数字交流表达的感性特征、数字资源生产的活化特征与数字反馈评价的精准特征,是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核心特征。(3)健全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体制机制、树立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精准理念、培育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师资队伍、建立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方法、提高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准入门槛和完善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知识体系,是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是数字化的核心,数字技术的应用为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技术促进思政教育模式变革,优化思政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思政教育管理服务。高校思政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统一,是守正创新与系统观念的统一,是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统一。数字赋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路径,应从主体素养、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四个方面发力,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强国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文旨在深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以实验研究为主要视角,探究其对高校教育的影响。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思政实施策略,包括明确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完善评价体系以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等。这些策略旨在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现代教育技术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是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重要体现。数字化智能技术成为助推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对数智时代赋能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功能体现和价值意蕴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搭建思政教育资源平台,迎合读者需求;强化馆员数智素养,提升服务效率;推动空间智慧技术,实现技术升级;创新服务内容,确保价值导向;扩展“数值化”,优化用户体验五方面的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发展策略,以期为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进行思政教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政课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数字媒体时代,数字技术能使工匠精神的思政课堂更加鲜活、思政传播更加立体、思政教学更加真实、思政教育更加深入,有效提升思政育人实效,推动高校数字思政的良好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作用,从更新工匠精神的正确认知、推动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制定数字技术规范制度提出优化路径,增强思政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给高校思政课教师带来重大机遇和巨大挑战。AI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深刻改变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形态,使师生关系民主化、人机关系交互化、教学形态智能化。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和定位面临重塑。在AI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教师素养提升的重点是培训教师掌握赋能教育的智能技术,难点是创新人机协同建构“智能+思政课教学”,目标是以知识重构坚定价值赋予。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主动迎接“智能+思政课”的挑战,以圆满完成新时代赋予的立德树人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思政教育出现更加迅猛的发展热潮,网络思政教育主要以网络和新媒体技术为支撑。在此期间,易班网建设被提上日程,易班网融合大量的网络化社会资源,又通过整合高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等方式,为当代人们创造综合性比较强的互动社区,促进师生在网络中构建更好的互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实践与创新中,易班网成为比较广泛运用的一种模式。对此,本文首先探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易班网建设的现状,其次对易班网建设在思政教育模式实践与创新中的价值及存在的相关困惑展开分析,最后提出开拓多样化思政教育渠道、用易班平台开展思政活动等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张革英  王串 《大学教育》2022,(1):100-103
文章从价值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对策进行了以下探讨:首先分析了红色资源的思政教育价值,其次分析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与困境,最后提出高校应畅通供需对接的教学互动通道、创新多元化思政教学模式、搭建校内外协同合作的思政教育平台、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以及对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反思,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网络信息化技术迅速普及,这为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机遇。面对这一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合格人才的培养,关系到高校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和谐社会视野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的同时,来自大自然及社会突发事件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对大学生行为意识的影响出发,分析重大疫情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此类情况的路径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时代人们由"字思维"变为"图思维"的阅读思维转变,数字化传媒的发展和变革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共青团团建工作.许多高校共青团通过数字化传媒,发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增强了高校共青团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领作用.通过数字化传媒对高校共青团团建工作的作用,分析、总结典型案例和做法,探析团建实践的新...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现行的高校“两课”教学方案进行了重新整合,并将“两课”改称“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两课”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高校全面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的浪潮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找准新的视角,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路径的选择直接关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新时代,信息技术发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但也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在新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文章重点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进一步深入探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希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课程思政是新时期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抓好专业课程教学主渠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该文以“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授课要点及课程思政映射融入教学方式、特色案例的实践策略,探讨工程建设管理类课程思政改革模式,健全育人体系,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面对"00后"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多种困境。基于数字化改革背景下,要科学把握精准思政内涵,充分运用信息智能技术,将精准思维理念落实到思政教育中。在实施精准思政过程中,要从确立精准思政育人理念、精准研判不同学生群体诉求、精准设计思政教育内容、搭建教育数字化平台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精准度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双一流"建设与高校教育改革推进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高校教育质量的综合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艺术教育,尤其是美术教育。本文将结合高校美术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关联,探寻两者相融的实施路径,探究高校美术教学与思政教育交叉融合的时代意义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红色影视作为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以其独具的特点和优势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推进作用与积极影响,帮助高校摆脱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短缺的困境。面对教育教学任务,高校必须充分把握好红色影视文化的内涵,发挥其多样性的功能,探索其育人价值,使学生通过对红色影视作品的学习,将思想政治教育推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处于高校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应该改变过去陈旧的教育模式,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过去一味的理性教育会过于死板,单纯的情感教育难以达到教育目标,两者都无法单独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所以,将理性教育和情感教育相融合,才能取得高校思政教育道路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