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迫切需要大批创业创新型人才,积极探索通过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助推人才培养改革的路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文章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进行了探讨,指出高职院校应抓住时机,大力开展高效的创业教育,还提出了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并总结了高职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从而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文章立足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基础,引入创新教育课程体系,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创新与发明、技能竞赛、技术服务中心等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创造思维,传授创造方法,培养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思维和创新创业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采取各种方式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应积极探索横向行业联通、纵向职业贯通的创新创业一体化教育,积累专业知识、创新思维训练、强化职业素养,实现创业品格和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应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多元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拓展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不断发展变革的经济社会对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是我国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根据高职院校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培养创新创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可从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校内校外创业实践平台等方面全面推进高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产业和教育的协同创新成为一种迫切需求。本文从研究背景、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及理论基础、高职院校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难点、构建路径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高职院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并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进而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双创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创业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因此,高职院校应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网络,从而培养出适应国家经济转型期的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当前社会中,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快速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只有培养具有高水平操作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高职办学的定位需要,才能体现出高职办学的实际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方向,优化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从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探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的改进策略,着力改革传统高职办学理念,实现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创业型人才内涵、特征以及培养创业型人才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职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高职院校应着重从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思路、兼顾共性个性、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提高师资素质、营造创业氛围、建立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业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创新发展高职教育的国家要求背景下,高职创业教育在形成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方面愈显重要。必须正确理解并处理好创业教育中若干主要关系:创新与创业的概念关系,创业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系列创业教育内容与创业培训项目的关系,恰当建立与运用不同的高职创业教育模式,避免创业教育中存在的某些误区。借鉴发达国家半个多世纪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经验,针对我国现有高职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及一些误区的分析,认为中国高职创业教育必须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确立为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服务的创业教育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