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际化办学已成为中国大学新时期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最活跃的因素,国际学生交流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世界一流大学非常重视国际学生交流,将其视为培养全球化精英人才的重要举措,并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学生国际化素质。相较于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大学在国际学生交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在交流定位、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政策引导等方面亟需改进,以符合"双一流"建设提出的"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的目标,从而在国际协同合作的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双一流"建设中重视人才培养,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回归大学本位的重要标志,是一流大学建设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标志。把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创建一流的本科教育,需要大力推进价值观养成、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水平等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国家相继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对于增加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流教师、一流学生、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设施"是"双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1月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对高校来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流专业既是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逻辑起点。高水平行业高校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中的特殊群体,数量占到其中的1/3,在新的形  相似文献   

5.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出现在多个国家的政策议程之中,德国和法国分别推出"卓越计划"和"卓越大学计划",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升国际竞争力。德法两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始终伴随着政策争论,其中共性政策争论体现在资金的可持续性、科研的重视程度、地区均衡、学科均衡、怎样看待大学排名、大学管理改革、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关系等方面。借鉴其经验,我国要坚持推进"双一流"建设并以之带动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注重均衡建设和协调发展,以"双一流"建设为驱动力加快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坚持正确评价导向。  相似文献   

6.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国家政策和陕西省政策分析,结合民办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西京学院为例,提出"四个一流"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促进民办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世界一流大学通常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引领性作用,一般具备学术大师汇聚、学术声誉和学科水平高、科研经费充裕、科研成果卓著、学生素质一流和国际化程度高等特征。在"双一流"建设的政策背景下,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高校应首先在价值塑造中坚守使命引领,在追赶与超越中实现平衡发展,在兼容并包中促进多元化发展。在具体建设路径方面,政府应建立符合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外部环境,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资金和制度等方面的支持;作为建设主体的高校,应从管理模式、教学、科学研究、声誉和国际化等方面推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双一流"建设是当下高校教育改革的指向,以建设"一流学科"为基础推动"一流大学"的发展,而"一流学科"建设重在一流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以理工类本科教育改革为案例,理工科人才的培养应通过理论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CSSCI数据库对"双一流"大学研究地图进行探讨,发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双一流"大学研究的关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大部分高产研究机构都表现出对"双一流"大学研究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将高产作者群中各位高产作者的"双一流"大学研究成果进行前十年(1998-2007年)和后十年(2008-2017年)数据相比,发现有减少趋势和有增加趋势的高产作者人数大致相当。为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相关建设高校可以考虑在校内组建"双一流"大学建设办公室或者"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心等机构,其专门为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与决策参考服务。基于CSSCI数据分析发现,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呈现出八个研究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治理改革、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及其评价体系、"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此外,"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的四个研究热点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议从学科理论、方法路径和实践层面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进而不断完善"双一流"大学研究内容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战略的提出,旨在提升我国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现实选择,是对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校正,与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目标相契合。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一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对整个国家的科技、文化、社会、教育,都起引导作用。世界一流大学是通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的,而且是以一流学科为基础而建成的。在当前"双一流"建设中,我国不同类型高校的目标应该体现多元化的选择,促使高水平高层次大学、普通高校和应用型大学分别朝着"世界一流"的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16.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17.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9.
20.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