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民先生是我国民族器乐创作方面有卓越成就的作曲家,为二胡创作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众多的作品中,笔者选取《天山风情》进行创作背景、创新思路以及演奏技巧的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天山风情》是当代作曲家王建民于1993年创作的一首富有新疆音乐风味的二胡独奏曲,此曲采用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素材,进行融合、提炼创作而成.作曲家将新疆音乐中特有的增二度音程和7/8拍子的舞蹈性节奏,融汇到极富动感的旋律之中,大胆运用多种变化音和复杂多变的节拍律动,通过多种调式、调性色彩的对比,使乐曲富有极为浓郁的民族风格.它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天山风光,表现了祖国边疆美丽、富饶的自然风光,质朴动人的民族风情,和人们幸福、愉快的生活情景.曲中高难度的快速走句和模仿新疆民族乐器"冬不拉"的拨奏技巧,更是为作品增添了光彩.本文从创作背景、节拍节奏、曲式调性、艺术特点等方面来更深入的了解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3.
当今筝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优秀的古筝演奏家不断涌现,且由于演奏家们个人的风格、技巧等等的不同,对同一首音乐作品演奏出了不同的版本,《临安遗恨》便是其中一首.为了使广大筝习者更易理解和演奏该作品,本文从乐曲及作曲家创作背景、音乐曲式及艺术特色和不同时期的两名演奏家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在自己演奏此作品时做到汲名家之长,成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4.
弗朗茨·李斯特是19世纪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本文以《三首音乐会练习曲》之一的《叹息》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创作背景、音乐结构以及演奏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秋水长天》是青年作曲家胡延江老师于2010年创作的一首民族声乐作品。在该曲中作曲家将现代音乐的写作手法和中国民族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创作手法的局限。作品中钢琴伴奏部分更是独具艺术特征,同歌曲整体形成了"物我相融"。本文以《秋水长天》的钢琴伴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伴奏音型、前奏、和声等方面出发,简要阐述其写作特色,并结合自身在实践中的演奏经验,对演奏技法进行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6.
《飞歌》是一首具有苗家族风情的现代室内乐音乐作品。四度跳进、三度和半音进行是作品中三个重要的特定音程。在音乐的流动过程中,这些音程亦是控制各个环节的有效手段。这与苗族飞歌的音调给作曲家带来创作的灵感不无关系。作曲家用西洋弦乐去歌唱民族音调时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和声织体、力度节奏、演奏技法等方面的变化与对比,都形成了作曲家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乌拉迪斯拉夫·勃拉热维奇(Vladislav Blazhevich, 1881—1942)是俄罗斯一位优秀的铜管乐演奏家、作曲家和教育家,在其一生中,为长号等西方铜管乐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并形成了其个人的长号学派。本文研究其一首旋律性很强的长号作品——《音乐会素描》,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和调式调性布局以及演奏中的重难点进行分析,以点见面,在探究勃拉热维奇作品的创作特点的同时,也对西方铜管乐在中国的推广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被钢琴家们奉为"新约全书",而这首"暴风雨"奏鸣曲则是他创作旺盛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主要从作品本体结构出发,全面分析,深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破解乐曲中所蕴含的演奏技术种类,希望能为学习者在学习这首作品时提供些微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建中作为我国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他改编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也创作了大量富有中国魅力的钢琴作品,例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百鸟朝凤》等等。其中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最具有代表性。现将对这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音乐特征及演奏技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中,练习曲属于作曲家的晚期作品。其练习曲不仅每一首都具有明确的技术训练目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其丰富的音乐内涵,正因为如此,其曲集常会被钢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本文以德彪西练习曲中第九首《为重复音而作》为例,分析这首练习曲的技术特点和创作特征,从而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音乐内涵。  相似文献   

11.
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在各个音乐体裁方面都有创作。在钢琴曲方面他的19首钢琴奏鸣曲对后世演奏与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与帮助,而此作品就是选自当中的第七首,创作于1777年,一个富有戏剧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77)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于1878年创作的,也是作曲家创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呈现出明显的勃拉姆斯式的厚重色彩,其交响性是继承了贝多芬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同时也将小提琴音乐的写作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从作品的创作特点与演奏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将作品的演奏与作曲家的创作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学习和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手风琴乐坛上,深厚的俄罗斯文化底蕴孕育出大量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作品。本文通过研究学习幻想曲《卡琳娜》,旨在运用二度创作更好地诠释和演奏此曲,并完整地展现该作品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14.
张朝为中国当代青年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作品。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由民歌改编而成的,张朝以原作旋律为主体,利用多种变奏手法,使作品更加具有民族气息和浪漫情感。本文将从曲式分析、演奏风格和技巧处理三方面对作品进行演奏分析,为音乐演奏者与学习者提供理论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演奏作品。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钢琴作品《皮黄》是由当代作曲家张朝所创作,在2007年"帕拉天奴杯"首届中国音乐(钢琴作品)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此创作也是当代中国钢琴音乐中结合并运用京剧素材取得较高艺术水平和极具影响力的作品。本文从《皮黄》的音乐内容,创作特色,及在演奏中容易忽视的细节方面进行分析,意在分析钢琴曲《皮黄》在创作中对于京剧素材的运用、中国乐器的模仿以及对中国民族化风格的表达方式,并从中探讨在实际演奏的诸多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6.
筝曲《西域随想》是由著名作曲家王建民先生创作的一首以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为基调的作品,音乐风格充满了西域风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新疆少数民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这首作品在传统音乐素材的基础上,结合了独特的现代音乐作曲技法,实现了对中西方元素的兼容,具有很高的演奏及研究价值。本文将对该乐曲各个部分的演奏技巧进行浅析,使演奏者更加理解作品的创作思维及演奏注意点。  相似文献   

17.
筝曲《临安遗恨》是作曲家何占豪以传统乐曲《满江红》为素材创作的一首古筝协奏曲。本文将从作品的演奏分析和艺术处理这两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德籍阿根廷作曲家莫里齐奥·卡格尔是一位极其先锋的作曲家,他在音乐体裁和演奏技术上的革新令人叹为观止。受到"具体音乐"和"新人声主义"的影响,卡格尔创作了一系列将传统记谱法与创新演奏技术相结合的声乐作品。本文将通过对《Rrrrrrr…:7首为带伴奏(钢琴)或无伴奏而作的混声合唱》的分析,来探究卡格尔作品中对人声技术的革新。  相似文献   

19.
钢琴组曲《西藏素描》是崔炳元于1984年创作的一首钢琴室内乐作品。这首作品以其鲜明的情绪特征、直观的音乐形象、地域文化浓郁的艺术内涵,描画了一幅古朴大气的西藏素描图。第三乐章"卓——村民的舞蹈",作曲家力图结合藏族民间歌舞特色,表现出藏区人民对家乡、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向往。通过剖析此曲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及其演奏诠释,我们一方面可以窥视出作曲家借藏族音乐特色来抒发个人情怀的用心,另一方面也能对此类"地方性"音乐风格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20.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他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更是古往今来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会出现在许多大型演奏比赛和专业院校选拔考试中,而其中巴赫无伴奏小提琴曲的重要地位。今天所介绍的这首《g小调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就是其中的一首非常耳熟能详的作品。我主要从对作者的介绍,他作品的风格,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品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三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