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电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教学实践和思考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光学工程本科课程体系的现状,对光电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案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光电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构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科享誉全球的声望与其本科课程体系的独特性密切相关。从其课程体系的核心要素来审视,具有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设置弹性化、课程实施人性化、课程考核科学化等特点。其注重通识教育,强化课程的基础性、扩展性和研究性以及自由选择的实践逻辑,对于我国一流学科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课程体系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暨南大学围绕学校办学特色,强化人才培养定位,以目标导向理论为指引,系统管理统筹课程体系,开展本科课程体系的优化。本文主要结合课程体系优化的改革实践,深入分析本科课程体系的宏观设计与理论构建,旨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全面协调发展方面做些理论探索与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新工科背景下工业生产对新型运维人才的需求,对现有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作出相应的探索与改革,提出了机械类“智能运维”方向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法。该课程体系可为制造业培养高素质的“智能运维”人才,也可为其他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科课程的国际化建设是当前高校本科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在国内高校各专业的建设经验之上,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提出了完整的建设方案。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普遍存在的课程体系陈旧、本土与国际内容不能有效结合等突出问题,指出信管专业的本科课程国际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团队等四个方面全面开展。文章针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合国外大学的模式和经验,提出了一套具体可行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及实际办学情况,对河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以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核心,以培养多元化创新性人才为目标,构建了覆盖光电信息学科主要领域的课程架构,面向新生增设了专业学习概论课程,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形成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对于相关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现代大学课程体系改革经历了19世纪末科学与实用型专业课程体系建立,20世纪20年代后通识课程的兴起与革新,60-80年代过度专业化、职业化和碎片化,21世纪前后整合连贯化等四个阶段。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学课程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老式"两层楼"、90年代通识"修补"下的"三层楼";进入21世纪迄今的"新三层+个性选修"。中国当前一流大学本科课程改革注重广博基础、跨学科学习和个性化培养,但也存在改革不彻底、通识核心课程学分受限、课程纵向梯度较小等弊端。基于对美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实践的分析可见,中国塑造一流大学的一流本科教育应当以课程体系建设为优先项,其基本架构需深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结合国情现实形成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8.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在于以高质量本科课程体系作为支撑。美国布朗大学的开放课程体系在教育哲学的引领下赋予学生“做自我教育的建构者”的学习自由,以课程系统为实施环节、评价系统为反馈机制、建议系统为提升路径,构建了较为完整灵活的本科课程体系,各部分形成合力,有效保证了布朗大学一流的学术水准。立足于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需求,布朗大学开放课程体系对我国高校完善课程、评估与建议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在机器人工程和自动化等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文章以江苏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机器人技术基础为例,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等四个方面论述该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机器人工程等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和高校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师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与初步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也是改革的难点。审视高师原有课程体系的长处和不足 ,根据我们对高等教育发展趋向的认识和培养 2 1世纪基础教育合格师资的要求 ,重新构建了高师本科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