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笔者以自己的阅读视野,不断去丰富课文,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外的文本,去吟咏、品昧、思考,让阅读占据学生的理智和心灵,使学生略显寡淡的生命演绎多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应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小学高年级处在一个关键的位置,所以让孩子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低年级阅读教学相对高年级来说,一直比较滞后,多数情况下按照高年级的方式操作,使得孩子的阅读处于被动思考的状态。"符号阅读"可以调动孩子阅读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圈圈画画实践活动中,悄然进入文本,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学会自能积累运用、感悟检验,有效提升思维能力。这个过程,也正是学生自能读书的自我萌发阶段,让学生真正学会读书。  相似文献   

4.
读书,是人生中一项最伟大的工程。亲子共读,是积淀人生最直接、最具长效性的课外阅读方式。要使孩子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亲子共读中,要以引导、激发孩子的兴趣为起点,唤起孩子阅读的自主性、创造性,把阅读作为"孩子的个性化行为"。  相似文献   

5.
阅读让孩子随着书本文字的描绘去体会不同的人生,感受新鲜、刺激,带来快乐、满足,孩子才会对阅读充满兴趣,愿意持久地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把孩子领入课外阅读的大门,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指导和强化,使他们大量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达到提高阅读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以及沉重的学业压力,使我们的孩子愈来愈“没时间”读书。而与此同时,功利性阅读,正影响着中国孩子的阅读品位和胃口,甚至可能造成他们对读书的怨恨。另外,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的兴起,也使新一代青少年学生越来越“不习惯”传统的阅读方式——文本阅读。在网络时代,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手捧一本书?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让网络与文本阅读相结合,让孩子获得更大的闰读收获?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人的成长总会遇到各种困惑,而一本好书,可以让孩子在困惑的时候,找到一扇门。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如果孩子真能喜欢阅读、爱上阅读的话,那他一定会从中受益。而父母能给孩子的,除了养育,最好是给他们终身受益的习惯,譬如阅读。而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和老师的有效引导非常重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尽早在每天固定时间给孩子读故事。这对培  相似文献   

8.
刘燕 《广西教育》2013,(13):36-36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核心,读书的过程是孩子认识人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如果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必将主动、积极地去阅读。所以教师首先要营造氛围,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但也很容易失去兴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创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近文本,享受阅读。让学生养成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良好学习习惯。从阅读中感知生活、认识世界、陶冶情操,通过阅读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愉悦自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从"阅读"走向"悦读"。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深远目标是让孩子爱上阅读,孩子一旦喜欢上阅读,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学习。当前的教育体系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的规律。基于此,针对"快乐读书吧"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这些至理名言揭示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小学低年级阅读是增加学生识字量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低年级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以文本为依托,深入阅读感悟利用课本文本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出感情。课堂教学中的阅读要分层次、形式多样,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首先让学生在朗读中认识字,然后,朗读中要边读边  相似文献   

12.
<正>“快乐读书吧”是教材中的一个特别的环节,它根据不同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在整体阅读中开拓视野,丰富阅读量,扩充课外的文学储备。编排“快乐读书吧”的目的在于树立起学生自主读书的意识与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与一般文本不同“,快乐读书吧”注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阅读。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以《中国民间故事》为落脚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感受到中国古代的民俗、民风与民间智慧,进而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真正爱上读书。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阅读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和老师,希望孩子多读书并养成读书的习惯。的确,阅读不仅关系到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还关系到孩子理解能力的发展,甚至还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爱上阅读"是家长和老师的一个美好愿望,我们要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  相似文献   

15.
"阅读可以改变人生.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当我们的孩子已经热爱读书,并学会了如何读书,在阅读中快乐成长时,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知识,而是人生的智慧,是精神的体悟,是生命成长与延伸.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16.
书籍、杂志、报刊是孩子的朋友,家长应该引导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多读一些。我的体会是,对于在校读书的孩子来说,多阅读课外读物,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促进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激发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如何让孩子爱读书、读好书呢...  相似文献   

17.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愿望,让学生在强烈兴趣的促使下进行全程自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老师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  相似文献   

18.
修订版课标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重视课外阅读,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落实课标精神,如何实现课外阅读指导,是需要广大教师用行动来回答的。让学生爱上读书,就要还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就要给学生一段充裕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提升阅读品位,教师的有效引导不可缺失。本刊约请学者、专家、课外阅读先行者,从多个角度探索课外阅读,旨在更新观念、开拓视野、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19.
绘本阅读是低年级学生初步了解生活、认识世界、感知生命的一扇窗户。只有打开这扇窗户,才能让孩子看到窗外的大千世界。在低年级的绘本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他们才能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指引他们从阅读走向"悦读",让阅读伴随他们成长。  相似文献   

20.
一、呵护学生读书的自由与兴趣 整本书阅读一开始不必苛求学生读的效果,可以先让他们找到阅读的乐趣,正如陶渊明所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可能有的教师和家长会担心,怕学生看到"少儿不宜"的情节,或者读了一些对学习没有帮助的课外书白白浪费时间.有个学生家长来咨询笔者,说孩子喜欢看金庸的小说,问要不要让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