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给学生们布置作业,希望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情感,并将这一过程记录下来,同时邀请自己的妈妈对这一天的表现写一个反馈。学生们用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爱意:按摩、干家务、写感恩信、做游戏、对妈妈说"我爱你"、买钥匙链、做贺卡等等。  相似文献   

2.
你是不是最怕和孩子一起逛商场,玩具店?他总是纠缠着你买个没完。也许你会想:要是孩子知道大人赚钱不容易,那该多好!更让你头疼的是,你给孩子买的越多,就越会勾起他的购买欲望。"物质小孩"的欲望似乎是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你面对他的"贪得无厌"束手无策…… 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只要我们正确引导,他们很快就会改掉"贪婪"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家穷,看见别的同学有新衣服、新文具,我也向母亲要,母亲总说“明天就买”,可这承诺一次也没兑现,于是我对母亲说:“你不给我买新书包,下次我就考不及格!”母亲果然怕了,从箱底摸出10元钱去了集市。  相似文献   

4.
这位母亲:你好!许多母亲在新家里任劳任怨,就差点把心掏出来了。可是结果呢?孩子只是表面温顺,等到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还是生疏和不接受,让后妈心寒和委屈。遇到这样的情况,怎样防止造成恶性循环呢?建议你这样做:1、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要自己以阿姨的身份去家长会就答应她。不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一个8岁小姑娘的后妈,前几天孩子他爸出差了,学校要开家长会,我只好参加。谁知一向温顺的孩子居然说:“拜托,你就告诉老师你是我的阿姨得了!”前几年,我和她的父亲结婚了,当时她还是个4岁的小姑娘。这么多年为了这个家,我呕心沥血,差不多把心都掏…  相似文献   

5.
正婷婷从小性格急躁,自尊心极强,但从不娇气,她善于帮助别人,常常以大人自居。作为孩子的母亲,我从不溺爱她,只要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我就会鼓励孩子自己去完成。很多时候,孩子的姥姥总是替孩子去做,这便给孩子创造了偷懒机会。很多次,孩子总是问我:"妈妈,为什么你不喜欢我啊?"其实,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我知道俞敏洪,俞敏洪不知道我. 新东方校长俞敏洪谈起对孩子"延迟满足"教育的必要性时说:"不能让孩子吃住你.我在给孩子买东西时,会分析她要的东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 就坚决不买,如果合理也不能轻而易举地给她买,我必须让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才给她买.我女儿班上每个人都有笔记本电脑,再不给她买也不对.我就告诉她,爸爸一定给你买,但你要知道,这个世界没有白得来的东西,你现在是一个大孩子了,需要付出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如果你能背下三十篇新东方的励志 文章,就给你买.结果不到两个星期,她就背的滚瓜烂熟了,她如愿得到了笔记本电脑.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孩子学会了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又把孩子欲得到的事物化作做一件事的动力了."  相似文献   

7.
讲老舍的《我的母亲》,课前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母亲,几个学生被点名后说"不会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把这道题目留做课后作业,以示惩罚。学生有些不服气,建议老师先来谈谈自己的母亲。这又怎么能怪学生呢?面对无私的母爱,又能用什么语言能传达这份情意呢?我何尝不是多少次提笔,却始终说不出一句呢?人类的语言是多么苍白无力啊!  相似文献   

8.
田园  朱应臣 《高中生》2011,(16):6-7
我爸是很古板的人,从不会表达感情。我妈告诉我,上次她给我爸买了个杯子,他却说:"怎么只买一个?给我姑娘也买一个一样的。"我妈说:"你姑娘不喜欢这种样子的。"我爸说:"不行,一定要买,我要跟她用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成长     
快开学了,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要换个新文具盒和书包,你给我买吧!" 以前,我要什么,只要跟妈妈一说,妈妈肯定会立马答应我,可这次不一样——"啊,你那书包、文具盒不是上学期刚买的吗?女儿,你要知道赚钱不容易!买书包、文具盒可以,你要自己赚钱买!"啥,我自己赚钱?不会吧,赚钱可是大人的事,现在都轮到我了?我觉得不可思议,很不开心地对妈妈说:"妈,你也太小气了吧,不就是一个书包、一个文具盒,至于吗?你不给我买,我找爸要去!"  相似文献   

10.
幽默与漫画     
再见妈妈约翰在超级市场买东西,有一位老太太对他看了又看后说:“哎呀,你太像我去世的儿子了!我真想念他,你能不能对我说一声‘再见,妈妈’。”约翰觉得老太太很可怜,便说了声:“好的。再见,妈妈。”“唉,再见,孩子。”老太太大声说着走了。约翰买好东西刚要走,营业员叫住了他:“喂,先生,你母亲的账你还没付呢。”夸耀一个人向朋友夸耀:“你根本想象不到我的妻子手有多巧!她居然能用裁自己晚礼服的余料为我做了一条漂亮的领带。”“那算不了什么!”朋友答,“我的妻子用给我裁领带的余料为她自己做了一件漂亮的晚礼服。”别紧张医生对病人说:…  相似文献   

11.
一碗炒面片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这是很正常的。身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如果漠视他们这种欲望,那么我们和孩子之间难免会产生对抗。上一个星期天中午,女儿突然吵着要吃炒面片。我说:“那好,妈妈给你做。”女儿说:“不,我要自己做。”于是,我和好面放在盆里,然后就  相似文献   

12.
<正>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有一点我搞不懂,为什么许多中国家长喜欢在公众场合训斥自己的孩子?我想说的是,家长应该先学习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是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小女孩几乎都喜欢粉粉嫩嫩的颜色,而我女儿过12岁生日时,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请你以后不要再给我买任何粉色的衣服了,也不要那些亮晶晶的装饰。我长大了。"某种意义上,她就这样发表了"独立宣言",彰显了小小自我的审美观。作为母亲,我的所谓"知名度",给孩  相似文献   

13.
《365则寓言》中有一则《曾子杀猪》的故事,说的是曾子的妻子上街买东西,小儿子又哭又闹,做母亲的只好哄他说:“一会儿我给你杀猪吃。”小儿子就不哭了。当曾子的妻子回来时,看到曾子正准备杀猪,她就责怪说:“我是和儿子闹着玩的,你怎么当真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要学父母的样子,你这样做不是欺骗孩子吗?将来怎么能教育好他呢?”说完,曾子便把猪杀了。做父亲的曾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有过亲身体会。那时我正上幼儿园,星期天,妈妈和爸爸正在家里剥玉米,让我做数学题。事先说好了,做完题就让我和小伙伴…  相似文献   

14.
孩子     
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不能成为家,没有孩子的家像是一株不结果实的树,总缺点什么,必定等到小宝贝呱呱堕地,家庭的柱石才算放稳,男人开始做父亲,女人开始做母亲,大家才算找到各自的岗位.我问过一个并非"神童"的孩子:"你妈妈是做什么的?"他说:"给我缝衣的." "你爸爸呢?"小宝贝翻翻白眼:"爸爸是看报的!"但是他随即更正说,"是给我们挣钱的."孩子的回答全对.爹妈全是在为孩子服务.母亲早晨喝稀饭,买鸡蛋给孩子吃;父亲早晨吃鸡蛋,买鱼肝油精给孩子吃.最好的东西都要献呈给孩子,否则,做父母的心里便起惶恐,像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一般.孩子的健康及其舒适,成为家庭一切设施的一个主要先决问题.这种风气,自古已然,于今为烈.自有小家庭制以来,孩子的地位顿形提高,以前的"孝子"是孝顺其父母之子,今之所谓"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  相似文献   

15.
抱抱母亲     
<正>那天带孩子回家,母亲正坐在小院的阳光下,做小衣服。看我们进门,母亲笑着说:"马上就好了,等我一会儿。"她眯起戴着老花镜的眼睛,面带微笑穿针引线。母亲一生为我操劳,我有了孩子后,她又开始为我的孩子忙碌。她把她的爱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里,让我和孩子都享尽了宠爱。突然在那一刻,心生柔软。我环抱住母亲,撒娇说:"别忙了,歇歇吧!"母亲忙着推我:"这孩子,都当妈的人了,还长不大!"我不松手,说:"妈,今天是‘三八节’呢,女儿送个礼物给你吧!"母亲呵呵地  相似文献   

16.
早上接待幼儿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向我反映说,老师,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懒,让他帮我做一些他能够做的事情,简直比登天还难,要不然就是提交换条件,帮我做了什么事情,必须要满足他的要求,否则就不做。孩子这么小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你们老师替我好好说说他。家长把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似乎孩子这种行为的形成与自己平时的教育毫无关系。楠楠妈妈就向我讲了一件发生在她家的事情。有一次,楠楠妈妈在家里搞卫生,蹲在地上久了站不起来,就让5岁的儿子帮忙端一张凳子过来,可他就是不愿意,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妈妈说:“楠楠,如果你帮我的话,我请你去吃肯德基。”孩子马上就答应了。虽然孩子帮忙端来了凳子,可是从那次以后,每次让儿子做事他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否则不干。其实许多做母亲的,当要求孩子做事的时候,经常会用利来诱导孩子,比如:你帮我,我请你吃肯德基,我给你买玩具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认为工作很辛苦,必须用食物或玩具作为补偿。因此,这样的做法是不会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的。那么我们家长该怎样去引导呢?首先要让孩子尽全力去工作,他就会很高兴地帮你去干活了。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一起做家务,一开始他可能不愿意,可能...  相似文献   

17.
杜红琳 《家长》2012,(11):42-43
@都说婆媳难相处,我想,只要大家互相忍让一点儿,互相理解一点儿,又有什么能隔断婆媳之间的感情呢?@自从生了儿子之后,我又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一天,老公突然跟我说:"把妈妈接过来帮你带孩子吧!"是啊,把婆婆接过来帮我带孩子,我自然是轻松一大截。可是,我又有些顾虑,毕竟婆媳关系不好处,我怕到时候自己是轻松了,家里却要爆发"战争"了。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而在我的眼里却是:母爱如山,父爱如水!山——高高的,很宏伟,你举目就能够清晰地看到;水——清清地,没有污浊,但你却不能轻易地看见它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大家最喜欢的大多是自己的母亲,因为她会照顾你、体贴你、和你说悄悄话;而父亲呢,有的时候会发脾气、会打你、让你非常的气愤!母亲的爱会每天都在你的身边环绕着,那父亲的爱去哪里了呢?父爱——就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我和很多的孩子一样,喜欢自己的母亲,但自从经历了一件事情之后,我便对自己的父亲彻彻底底  相似文献   

19.
[主编评点] 母亲"缝制"对我的爱,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题目和景象啊!作者通过对母亲缝布鞋的行为描写、语言描写,描绘了这一温馨的景象,也较好地表达了这一温馨的题目和内容.习作的不足之处是,"我"对母亲"缝制"的爱究竟是怎样感受的,记叙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在"记得有一次考试"后,为什么看到新布鞋就会"所有的不愉快和痛苦都烟消云散了",表述不充分,让人觉得有些语焉不详.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更有益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孩子如果经常处于乐观的情绪中,就容易培养他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但孩子的年龄小,自我控制力很弱,情绪自我调节能力也很弱,因此,家长应该教给孩子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  家长要教给孩子如何把感情表达出来妈妈可以对孩子说:“你对弄坏你玩具的小朋友说,你把我的玩具弄坏了,我没办法玩了,我很不高兴。”这就是在教孩子怎样去表达。孩子年龄小,未必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另外,也要让损坏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