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与时代特征,其内容结构严整而又开放,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又具有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战略,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任何一种发展模式。它的提出结合了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新形势、新问题的最新认识,同时它也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基础之上。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既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它必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和平与发展事业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验,它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在这一伟大实验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征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中国特色范式的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主动型“内生式”特点的发展道路,文章从以上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它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历史意义以及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这一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中国提出的每个理论几乎都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痕迹,包括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世界思想。它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的逻辑演绎。从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世界历史与和谐世界追求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探讨了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和谐世界思想的构建逻辑。  相似文献   

5.
“中国模式”的实质、普适性及未来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模式”是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一种解读,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一发展道路既是本土的、独特的,又是世界的、普遍的。对于“中国模式”的普适性问题,应当避免把中国发展模式或发展道路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与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普遍性的启示意义和价值对立起来。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是孤立的,而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中国要真正崛起,还有漫长崎岖的征程,政治民主化较之工业化而言,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则是更大的考验,中国现代化道路还面临着自身文化、文明是否为世界认同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各国都在探讨“中国模式”。但西方学者不愿承认“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模式”首先应当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它包含了学习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与和平发展等一系列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领导人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理念,表明了中国愿意担当负责任大国的角色,在积极融入现有国际体系的同时,推动国际秩序的变革。和谐世界观是对前三代领导集体国际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对于推动新时期国际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和谐世界建设的总目标下结成最为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不仅有利于实现中国自身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8.
翻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卷,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优秀传统师德纵贯华夏三千余年,源远流长。它的产生不仅早于西欧和世界其它国家,而且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浓厚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师德,是全面推进上海师德建设工程的迫切需要,它对于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师德体系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的智慧结晶。它经历了一个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它具有科学真理性、继承创新性、开放发展性等三个方面的特征。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给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这一理论体系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文明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创建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 ,它创造性地阐明了中国现代化的性质、条件和动力及发展道路 ,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