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体育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训练学生的形体美、动作美、仪表美,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塑造理想美、竞争美、协同美、意志美和心灵美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美术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美术教学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美术教学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如何完善《医学美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美容临床实践的美学技能,掌握人体美学测量技能动手能力,深入教学改革尝试和探索实施,以供同道参考。方法:实践教学中通过采用理论基础实践教学;实践测量操作实施教学:主要人体整体美,头面部的美,颈、躯干与四肢的美等测量分析与评价技能方面实践技能训练;融入临床实践教学等。让学生充分动手设计与精心测量等学习方法进行实践教学。结果:在《医学美学》课程实践教学中,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美容临床实践技能的素质,提高了学生对人体美学测量技能的动手能力与掌握运用。结论:《医学美学》实践课程中人体美学测量技能的教学,强化了学生临床人体美学测量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医学美学实践工作的素质,体现了美容临床实践教学中美学技能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音乐素养。而要实现音乐课程目标,则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创新。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创新小学音乐教学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金孟权 《现代语文》2005,(10):74-75
高中新教材第三册中诗词占了三个单元,如何完成诗词教学任务,成了该册教学的重点.诗词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诗词中的美学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就诗词的形象美、声韵美、含蓄美、意境美四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审美情感与体验在诗词教学中的渗透问题.  相似文献   

6.
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验证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摄影教学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外拍实践、搭建实践平台、举办摄影展、建立交流平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摄影作品赏析能力,同时也能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美,记录美。从课堂走出去,注重实践,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权笑 《江苏教育》2024,(5):89-90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等美育理念运用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并大力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以此强化学生自身的审美认知能力,使其在体验中理解美术内涵,增强其欣赏美、表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大力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笔者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别论述了在摄影鉴赏与创意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作法。  相似文献   

9.
姚天红 《学周刊C版》2024,(17):149-151
审美能力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关键素质,也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点内容与目标。首先概述了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内涵与价值,接着从创设教学情境、融入生活元素、坚持以生为本、立足小组合作、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着手,论述了教师要从多维度、多层面、多视角开展审美能力教学,激发学生较高的审美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感知能力、个性化的审美鉴赏能力、专业的审美评价能力、全面的审美创造能力。进而以美为本,助力学生享受美的生活,创造美的未来,推动学生积极阳光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徐红梅 《华章》2007,(7):120
篮球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单纯的提高技术,增强人的体质,同时也造就人的心灵,篮球教学中美育的实施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它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促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遵循以美促教的教学原则,篮球教学才能健康、顺利地实施美育,才能培养出学生感觉美、理解美、实践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篮球教学中实施美育,是培养学生成人能力和学生外在美、精神美和内在美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范阿兰 《天津教育》2022,(14):129-131
<正>音乐具有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让学生通过欣赏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享受音乐艺术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接下来将探究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策略,发挥音乐对人们思想品质与审美情趣的涵养价值,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通过各种自然美的感受、艺术美的鉴赏和社会生活美的实践,培养学生认识美、见证美、追求美的人文情怀和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通过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对小学美术教学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能力是解读、品析和创造文学语言及文学作品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语文素养组成成分之一。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成分。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能力是解读、品析和创造文学语言及文学作品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语文素养组成成分之一。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成分。  相似文献   

16.
高师院校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存在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社会实践能力较弱等问题。夯实学生产品设计基本功、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多种途径提升学生内源"美"是提升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先从“美育”的定义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强调了在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性.美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教材蕴含的美,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是语文教师亟须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工作主要有三方面: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将美育落在实处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美育应把握这样几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鉴赏物理规律美,深化其对美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物理实验美,提高其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将对美的仰慕转化为追求美的动力,最终培养其审美的能力;以美引善,以美导真,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材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组成,它们呈现出美的意境,反映了美的形象,提供了美的语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倾心赏美上下功夫,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都有积极的意义。语文教学实践表明:美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文学习内涵,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高平 《教师》2012,(13):37-37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爱美的情趣,是语文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的教学对像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孩子,我们的教材更是蕴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艺术之美。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教学实践已表明,成功的教学,无一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也无处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美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手段三方面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