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巧转后进生     
李亨 《学周刊C版》2010,(10):29-29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疼的是转化后进生。所谓“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差的“双差生”或只有一方面差的“单差生”。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如何做“差生”工作——班主任工作艺术之一四川省汶川县威州中学吴开秀一、何谓“差生”任何一个班都免不了有“差生”。所谓“差生”主要是指学习差和品德差的学生。严重者则是这两者兼而有之的“双差生”。只要我们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双差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双差...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差生问题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减少差生,有效转化差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关系到能否圆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问题。一、差生的心理特点一般来说,差生可以分为单差生和双差生,单差生又可分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又称学习困难学生)和纪律差的学生,双差生是指成绩或纪律都差的学生。本文的差生是指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差生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具有以下心理特点。1.缺少远大理想、学习动力不足 部分差生学习成绩低下,不百因为他们的智力水平低,而是由于他…  相似文献   

4.
差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建设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教好每一个学生,尤其要教好“差生”。 “差生”也叫后进生,一般可分为单差生和双差生。单差生主要指学习成绩差,双差生是指学习成绩与纪律都差的学生。这里主要指学习上掉队的差生,我们通过谈话、座谈、观察等方法,了解他们的心态,分析其成绩落后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差生的智力是正常的,造成他们成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问题。 1、盲目心理 不少差生学习缺乏正确而强烈的动机,多数是被动的,是在家长的压力、社会舆论的“威逼”之下上的初中。因此,人在教室心在外,根本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 2、厌学心理 由于基础差,上课听不懂,作业做不出,再加上有些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对头,单靠拼时间,学生负担重,产生不想学习、讨厌学习的心里。而越不想读书,学习成绩越下降,成绩越差,就越没有信心,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差生,是指中小学校里智力正常、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成绩好、品德差的学生是不称为差生的;而品德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依然难免一顶差生帽子。至于品德、成绩都差的差生人们又称之为双差生。大家都说差生是客观存在的,无法避免的。差生,是让人头疼的、讨厌的,校长...  相似文献   

6.
差生,是教师最伤脑筋、最感头疼的教育对象。所谓差生.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思想表现较好、学习成绩较差或学习基础较好、思想表现较差的“单差生”;第二类是思想表现和学习成绩都差的“双差生”。他们的共同点是:或是缺乏动力,或是好玩多动,或是意志薄弱等。对差生的教育,一般的新教师或新班主任大概都有望而却步之感。  相似文献   

7.
差生一般指中、小学生中学习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而对那些不仅学习差,而且品德也差的学生又称双差生。双差生最难教育,最容易引起教师、  相似文献   

8.
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方面表现较差,或学习成绩较差,或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两方面表现都较差,缺点较多的学生。也就是通常被许多教师称为“差生”或“双差生”的这些学生。  相似文献   

9.
老师: 您常教育鼓励我们要争取当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生,您也常批评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差的“双差生”。可是,从您的言行中我们看出,在您的心目中还有一种“三好生”,也有一种“三差生”。您心目中的另一种“三好生”就是长相好、穿着好、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您心目中的“三差生”就是长相差、穿着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令我们  相似文献   

10.
让“双差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刘锦林“双差生”也叫后进生,是指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化一个后进生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学习差先于品德差笔者设计了四个问题,对初中56名双差生用特尔斐法(背靠背)进行问...  相似文献   

11.
“差生”往往并不“差”李玉文(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传统意义上,人们习惯于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将其划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如果学生在其中任何一方面的表现比班上其他同学差,通常就被列入“差生”的行列;如果两方面都差的话,则被称为“双差生”,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下大力气转化的对象。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5000万人;也就是说,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这一总数大约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数。这些学生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是家长…  相似文献   

12.
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孙亚东所谓后进生,即差生,是指学习成绩差、品德修养也差的学生。造成“双差”的根本原因是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动力。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觉得差生工作难做,即使做了,也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育方法不对路。...  相似文献   

13.
柳文茂 《河北教育》2002,(12):11-11
后进生即通常所说的“差生”,一般是指在某方面或某些方面表现不好或不够好,由于后天原因造成的品德行为、学习成绩或心理倾向差的学生。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差生”这个词并不可取。把这个词强加于某些学生身上,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差生”的行为,只是程度不同。有的多些,有的少些。例如,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可能思想品德好,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关心班集体,乐于助人;有些学习成绩优秀的“优生”,学习成绩好,但可能不关心集体、不爱劳动。这就是说,表现较好的学生也有“差生”行为。前苏联的布隆斯基指…  相似文献   

14.
每一个班级,不可避免地会有少数学习成绩差,纪律观念不强的学生,即所谓“差生”。“差生”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头疼。笔者从教多年,在“转差”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来转变差生,这是“转差”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转变差生,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差生大致可分为双差生(指成绩和个体品德都较差的学生),单差生(指成绩较差,个体品德还可以的学生)。其中单差生大体还可分为以下几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 ,常把一些表现差、成绩差的学生称之为“双差生”。这些学生一旦打入“另册” ,就更加肆无忌惮 ,影响班级、集体、学校 ,成为众矢之的、害群之马。其实 ,双差生的产生 ,首先是教师失职 ,他们没有去承担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工作 ,有 1%的希望而没有作 10 0 %的努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歧视和排挤差生 ,最起码就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双差生”的提法 ,就是我们教师歧视学生的表现。教师要端正对差生的态度 ,理应改变对“双差生”的称谓。很多有远见的学校明文规定 ,教师不准喊“双差生” ,应称他们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天,我在某中学三个班抽了50名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50名学生中有47名学生不愿接受“双差生”或“后进生”这个名字,占被调查人数的94%。这充分说明“双差生”或“后进生”这个概念的使用,严重伤害了一大批学生的自尊心,影响着许多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所谓的“双差生”或“后进生”只不过平时比较顽皮、淘气,不大听家长和老师的话,有时甚至产生与家长和老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这正是他们个性的反映,其中有可能蕴藏着创造潜力。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关系,学习成绩差的也并不一定没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实现差生的转化是减少流生,转变班风、提高班级凝聚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持续出现“普高热”以及技工学校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得技工学校的招生出现很大的困难,大量学习成绩差、思想表现差的双差生进入到技工学校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爱迪生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是老师眼里的差生,甚至曾被学校要求退学,可是后来却成了伟大的发明家。李白少年时贪玩成性,无心向学,如果不是“铁棒磨成针”的老奶奶循循善诱,可能就成不了伟大的“诗仙”。老师,你的教鞭下有爱迪生,你的冷眼里有李白!在现实生活中,老师眼里的差生,很多长大后都大有作为。在一般人心目中“后进生”似乎什么都差,是所谓的“双差生”,是“朽木不可雕”。然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放弃这些所谓的差生,不能使他们今后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应正确地对待他们,帮助他们,做好转化工作,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合格人材。为转化后进…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于把学生划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和“差生”.把学业成绩处于两头的称之为“优秀生”和”差生”.如果学业成绩差,道德行为表现也不如一般同学的话,那么那位同学就被称作“双差生”.其实,所谓差生,就是后进生,是相对而言的.当然,差生会对学校、社会和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成绩差的会拉低平均成绩.降低升学率、合格率和毕业率;道德行为差的会影响课堂纪律,破坏公共财物,惹事生非,有损集体荣誉,给学校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治安.另外,差生的出现还是导致流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法的贯彻执行的一大障碍. 再有.差生对于家长来说,精神压力也大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