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喊一声--母亲.   ……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感知、认识整个世界,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和内心体验,使他们热爱美好的生活,同时尊重他们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朗读能力则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很好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要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我们必须加强朗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发展思维、积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语文学习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古代先哲的这些读书治学的经验,我们理应有所继承,有所发展。现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阅读是有目的的,更是讲究方法的。在教学中,阅读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读通初读课文,对文章作整体感知,并在生字词和疑难句子下面画出不同的符号作为标记;二读懂再读课文,对文章重点、疑难、精妙之处达到领悟的程度; 三读熟反复阅读以达到积累字、词、句的目的;四读好即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从而加深感知、领悟,直至应用。以上四步,重…  相似文献   

4.
许多人关注较多的只是如何以读促写。这虽是正确的,却只谈了问题的一半。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就要既以读促写,又以写促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读促写与以写促读是一个整体,是读写结合的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大致有以下四个环节:一、读一文写一文。在引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时,就引导学生从这篇课文的整体构思以至语言的运用等方面留心在意,在授课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就是明确地指出了学语文就是会用语文!一、以读写结合为主线,贯穿作文教学过程实践告诉我们,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那么应该怎样做到读写结合呢?  相似文献   

6.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指出:“读书破刀卷,下笔如有神。”上海的“扩大阅渎,课吋分段式”的教改实验(见1989年第7期《语文学习》),教师每周划出两课时开设阅读课,让学生在扩大阅读面的基础上,提高写作水平,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这需要良好的教学条件。在一般的城镇和乡村边远地区,教学条件较差,要推广这些经验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那么,在图书短缺、无阅览条件的情况下,如何使学  相似文献   

7.
良井中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曾取得过辉煌的成绩。借着素质教育的春风,我校的校园特色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对如何在这种形势下实现"以读促学、以读促教"的办学理念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平时语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看法,比较、分析后整理自己的阅读感受。但是多数学生对课文的写作目的和具体内容的理解,流于直观表面而深入不了。鉴于此,我认为关键是培养学生对生活与学习的思考态度。要落实这个想法,就应研究教材具有的价值和学习目标,加强读写结合的训练。我采取的方法是,指  相似文献   

9.
<正>读和写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会读,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而且还必须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思想内容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词造句的妙处。这就是说阅读教学本身就应该包括写作教学的因素。固然,两者各有各的重点,但不可能截然分开。读先于写,所以扎实地抓好阅读教学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就如杜甫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写,讲究实效,一定会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阅读理解文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上难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课堂教学中要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读中放飞学  相似文献   

11.
以读为本 以引促读黄生建(崇义县城关小学)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一味地让学生大段大段地朗读课文,名曰加强朗读训练,实则为读而读,不求甚解;一种是抛开朗读,只顾繁琐地讲解分析,到头来学生仍所知甚少。这些状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语文教学碎片化严重,学生对课文没有完整的文本概念,阅读仅仅是随意地让学生读让学生说,课堂气氛是活跃了,但学生却没有完整的文本概念。真正的语文课堂追求的不是热闹,而是落实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进文本,做到赏读兼顾。一、阅读,抒发内心情感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根据语境完善抒情的机会,也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像山那样思考》节选自美国环保先驱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面对生态环境岌岌可危,其土地观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篇文章在彰显生态价值的同时要做到不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的艺术,朗读是这门艺术的有声体现。正如古人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文章七分读”。由此可见,朗读在川、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它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一种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正确处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做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对于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理解第四、五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是《麻雀》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这是小语大纲对阅读教学的两层要求,而目前的教学现状普遍重视第一层,忽视了第二层教学,这样必定会影响作文教学的质量。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应明确,阅读是为了写作,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没有「...  相似文献   

17.
景协民 《甘肃教育》2014,(13):49-49
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只要多阅读,多加思考,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语文知识的广泛性和内隐性要求我们,只有通过多读来领悟其中的要点和妙处,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与道理,达到心领神会的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过去"满堂包讲"的教法,让学生"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一、通读感知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要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是最自然不过的。对课文进  相似文献   

18.
吴云贤 《考试周刊》2014,(81):76-76
数学阅读是思考、理解、是收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开发数学阅读材料,加强课堂教学中数学阅读的指导,把数学阅读真正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形成"讲读练"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数学阅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新的生长点和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乐读。  相似文献   

19.
倪斌 《成才之路》2013,(35):77-78
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浓厚的情感特点,是一个始终贯穿着情感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对学生的阅读状态、阅读效率和阅读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下面我就正确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这一问题,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写作知识,处理好读写相互渗透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不仅要学习字词句、人物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