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表示"追逐、追赶"这一义位,先秦主要用单音词"追"、"逐"来表示,"追"、"逐"在用法上存在一些差异。西汉时,"追"在文献中数量大增,且用法灵活,口语中"追"已经开始了对"逐"的替换。历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最晚南朝梁时,口语中常用词"追"实现了对"逐"的替换。  相似文献   

2.
表示"非真"义,先秦多用"伪",现代汉语则说"假"。"假"对"伪"的替换是逐步完成的,南北朝时期,"假"已经在口语中替代了"伪";在书面语中的替换要晚一些,大致在宋代完成。  相似文献   

3.
表示"(人和动物)吞进……(食物)"义在中古时期一般用"食","喫"作为一个古代口语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在口语中替代"食"频繁使用,"吃"在元明时期开始与"喫"出现混用,最终在明清时期"吃"完成了对"食"在动词义"(人和动物)吞进……(食物)"的历时替换。拟从词义演变的角度,通过定量和词语搭配方面的分析方法观察"吃"对"喫"与"食"的历时替换问题,以期更好地探究常用词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4.
“其”字不能当“他”字用吾三省在口语里,"他"是第三人称代词,连呀呀学语的幼儿都会说。可是,说不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报刊文字中流行着一种怪病,那就是把"其"字当"他"字用,明明嘴里说的是"他",可一落笔偏要写成"其"。"其"字是个文言虚字。关于文言虚...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常见的数字连接词有"又(有)、单(丹)、零"。"又(有)"主要用于上古汉语中;"单(丹)"最早见于唐代,存在但并未用于专业的数学著作中;"零"最早见于南宋时期的专业数学著作中,在明清时期进入口语,并开始替换"〇",出现在专业的数学著作中,经历了由行业用语到口语,再到书面语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教师口语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职业工具,方言区的幼儿教师口语表达规范和标准度对幼儿语言学习影响较大。在口语表达中,名词是重要词类,本文主要针对四川方言区,从词缀"子、头、些"、叠音、儿化韵、"杆"字、普通话中的方言词掺用等几个方面,针对常见错误进行了分析,让四川方言区的幼儿教师以此为鉴,规范自己的口语表达中的名词运用。  相似文献   

7.
有效的口语交际必须基于学生学习、生活中真实的问题,任何与学生实际生活无关的话题都不可能引起他们的兴趣,都会使口语交际成为无源之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是万事之本,口语交际成功的前提也在这"活"字当中。把握好"活"的尺度,口语交际课就会精彩无限。  相似文献   

8.
蓝越 《现代语文》2009,(11):55-57
“喫(吃)”,是继“食”和“饭”之后“食用”类词的又一成员,它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时基本活跃于口语之中;五代时在口语中完成了与“食”的义位替换;到了宋朝,“喫(吃)”字大体上确立了在“食用”类词中的统治地位;在现代汉语中它已发展成为“食用”类词的核心。本文拟从词义演变的角度,通过统计的方法观察“吃”在“食用”语义场中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教学中,口语是一个薄弱环节,"说"没有得到如"听""读""写"一样的重视,导致了学生应试能力强、开口能力差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象,就要从我国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开始,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为了把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纳入中学英语常规教学当中,本文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探讨:鼓励学生开口;科学地进行语言输入;针对口语能力的课堂设计;针对口语能力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0.
张亭立 《文教资料》2012,(13):29-31
在山西灵石方言中,"圪"字的用法十分丰富:"圪"字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可以构成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拟声词等,每种词性下"圪"字词还有多种组成格式;"圪"字不仅可以做前缀,还可以做中缀;"圪"字词表现出很浓的口语色彩和方言色彩。本文主要对灵石方言中的"圪"字词进行整理和分类,对其语体色彩作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刘周全 《语文知识》2012,(1):126-127
"豕"、"猪"二字都表示猪,但两字的竞争却贯穿了汉语发展的整个过程。"豕"字在甲古文中已经出现,并被大量使用,而"猪"字尚未出现。在先秦时期两字就开始竞争,同时语体差异初显端倪,直至隋唐以后,语体分化已见分晓,"豕"向书面语发展而"猪"朝口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着"字从动词向时体助词演变的过程到宋代为止已基本完成,但在"V着"形成后的数百年间并没有现代"V着"这么多的类别,现代"V着"的一些类别是经过较长的演变过程才定型的,因此考察"着"在宋、元、明时期主要口语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可以让我们看到"着"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着"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针"的古字"箴"与"鍼"在《说文解字》中有音同义近的现象,部分典籍中也提及"箴"与"鍼"字的同源关系,但辅证的资料极为匮乏。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考古发现、古代文献典籍的整理以及现代研究成果,已经为"针"与"箴"和"鍼"的流变与替换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针"字的流变过程是汉字承载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汉语中,表"用刀斧砍、砍断"义的"伐""斫""砍"是一组同义词,它们存在着历时替换关系。先秦两汉时期,主要用"伐""斫";魏晋时期,"砍"字出现,"伐""斫""砍"三者并存;明清时期"砍"基本完成了对"伐""斫"的历时替换,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5.
:元明时期,原本表示“附着”义的“着”字已经语法化,产生了许多新的语法、语义功能,这些新的功能在《老乞大》中是有所体现的。本文通过对《老乞大》中“着”字用法的浅析,试图反映出元明时期口语中“着”字用法的新变。  相似文献   

16.
"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版块内容,应和识字、阅读、习作版块受到同等的重视,但现实情况却不是如此,特别是一些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课如同虚设。对什么是"口语交际"课,相当部分语文老师也是一脸的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口语交际"课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对目标把握不准。笔者搜寻了老师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些"镜头",问诊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丁莹 《考试周刊》2011,(20):128-129
随着社会对综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更新,很多高校开始对英语口语教学予以一定的重视,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仍存在问题,使得学生在整体上很难提高英语"说"的能力。当前对于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而言,口语学习是一个"软肋":绝大多数职校生口语能力低下,且害怕口语学习与交流。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本文作者认为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着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表示"等待、等候"这一意义,"俟、待、候、等"的历时演变情况是:先秦用"俟"和"待",汉初始用"候";魏晋南北朝时期,除沿用先秦用例及仿古外,"俟"在口语中几乎不用,主要用"待",其次是"候";"等"表"等待、等候"义,始见于晚唐五代时期,此后的宋元时代,"待、候、等"一直处于竞争中,直到明代,"等"的使用比率才在口语化较强的文献中占绝对优势,表明"等"在口语中已基本替代"待"和"候"。"等"之"等待、等候"义产生是方言进入通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让每个师范生都学会说普通话──银川师范口语课教学实验银川师范赵琰为了提高师范生的口语表达水平,从80年代初开始,学校将口语课从语文课中分列出来,使之成为一门新课。学校采用了"语言室实验法"和"实地实验法"进行教学实验。通过十多年的实验,口语课的教学质...  相似文献   

20.
"名其动"结构在甲骨金文中大量出现,到西汉时期基本消失。"名之动"结构萌芽于西周,普遍运用于战国和西汉。春秋战国时代,"之""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自由替换,这导致了"名之动"对"名其动"的取代。"名其动"结构和"名之动"结构是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一组同义结构,它们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