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中药杜仲炮制工艺的文献分析,探讨杜仲炮制后成分的变化与盐炙入肾之间的响应关系,阐述盐炙入肾的中医理论思想在杜仲炮制过程中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阐明盐炙入肾的炮制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大黄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大黄不同炮制方法对成分的影响以及在药效上的变化。结果:经过不同炮制方法会使大黄的成分含量、药效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为大黄饮片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花黄精的古法炮制方法及古法炮制多花黄精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市售黄精提取液阳性对照组(16 g/kg),古法炮制黄精提取液低(4 g/kg)、中(8 g/kg)、高(16 g/kg)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0 d。考察古法炮制多花黄精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游泳后血清尿素氮水平、肝糖原含量及游泳前后血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古法炮制黄精多糖提取液可以显著提高小鼠游泳时间、降低游泳后血清尿素氮水平、提高肝糖原含量、降低游泳后血乳酸水平并加快游泳后血乳酸降解。并与同剂量市售黄精组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古法炮制多花黄精提取液具有显著抗疲劳作用,且抗疲劳效果比市售黄精提取液更佳。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化学成分组成相当复杂,经炮制后,由于加热、水浸及酒、醋、药汁等辅料处理,使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的量变或质变。炮制对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应先了解各类成分的性质,再决定采取什么炮制方法以减少有效成分流失,提高溶出率,增强疗效;如何使有毒成分含量降低,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炮制对山楂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滴定法对山楂生品、9种不同炮制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山楂不同炮制品有机酸含量与生品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和炮制温度对山楂中有机酸成分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饮片入药、辨证施治”是中药的用药原则。随着人们“治未病”、“保健养生”意识的加强,中药饮片用量迅速增长,并在保障广大民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个别饮片的质量存在隐忧,其关建问题在于饮片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评价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国中医科学院肖永庆首席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历经十余年的系统研究,以大黄等数种中药饮片为范例,以各饮片炮制前后的物质基础及生物活性变化为切入点,将成熟经典的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揭示炮制改变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变化规律,并以规律为纽带剖析中药炮制与药性改变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炮制原理研究模式。同时基于炮制原理,建立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饮片质量评价方法,构建了具有个性特色的饮片质量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不同炮制工艺对地黄中成分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固定相为: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250*5u),乙腈-0.1%甲酸溶液(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3nm;5-羟甲基糠醛在0.5~16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法简便、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不同地黄炮制品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阐明了杜仲胶独特的橡塑二重性,概述了杜仲胶的优良单株与无性选择研究的新突破,总结了杜仲胶提取工艺及设备制造的发展情况,介绍了杜仲胶的改性以及其在应用开发领域的新进展,并对杜仲胶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大致阐述。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何首乌进行炮制,并使用高效液相对炮制后的何首乌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为固定相为USA Agilent ZORBAXSB-C18柱(5μm,4.6mm×150mm),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  相似文献   

10.
杜仲胶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杜仲胶由于易结晶,长期以来只能作塑料用。杜仲胶硫化高弹性橡胶的成功,使这一材料的研究开发进入新阶段。几年来,中科院化学所杜仲胶组以探索杜仲胶硫化过程机理为中心开展了基础研究及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从理论上发现了杜仲胶硫化过程三阶段,杜仲胶的“橡-塑”二重性及其临界转变的定量规律,以三阶段材料为基础提出了“杜仲胶材料工程学”的设想,提出了橡-塑统一材料谱概念,并根据杜仲胶在此材料谱中位置,用过渡性观点解释了它的硫化过程三阶段及其“橡-塑”二重性在应用开发方面,以三阶段材料为基础,形成了系列专利技术。在上述工作带动下,杜仲资源的综合开发,已形成了以杜仲胶为中心的,包括医药、饮料、各类功能材料的系列开发工程。为橡胶工业提供后备战略资源的杜仲胶开发,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UHPLC-DAD建立附子生品及炮制品中6种酯类生物碱成分定量的方法,并测定其在不同煎煮时间水提物中的含量,以便对中草药材附子的急性毒性进行监测和评估。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7μm)来进行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5 mmol/L乙酸铵+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甲醇(v/v:1/3);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5℃。结果 建立了附子生品及炮制品水提物在不同的煎煮时间内6种酯类生物碱成分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6种酯类生物碱成分都表现出良好的线性(R2≥0.99),并且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RSD值均小于3.00%,回收率为94.8%~103.6%,并发现炮制后附子双酯型生物碱含量降低;之后采用急性毒性试验进行验证。对于KM小鼠,生附片水提物灌胃LD50为51.783 g生药/kg,蜜附片和黑顺片水提物MFD分别为80 g生药/kg和160 g生药/kg。结论 附子生品及各炮制品中6种成分含量均有所差异,对正常小鼠都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但炮制后毒性显著降低,其中用蜂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下,女贞子中特女贞苷的含量,优选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选用黄酒用量(A)、加水量(B)、浸润时间(C)和蒸制时间(D)作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进行试验,女贞子中特女贞苷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结果:四个因素对特女贞苷含量影响大小依次为:DACB,D因素对特女贞苷含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特女贞苷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炮制工艺为A_1B_2C_1D_1,即黄酒用量15ml,加水量5ml,浸润时间0h,蒸制时间2h。  相似文献   

13.
白芷是中医常用药物,药典中对本品的描述为辛、温,该药含有较多功效,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白芷中主要活性代表成分为香豆素类,在对其药理功效成分不断研究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该药材的益处,利用白芷泡酒能够对人体产生保健作用。由于白芷酒的主要药理功效为香豆素类,因此,文中提出基于光谱图像分析技术对白芷酒炖前后香豆素类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实验。首先,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白芷酒炖前后样本中香豆素类实现光谱分析,得到在近红外区域特征吸收的波段范围,获取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白芷酒香豆素类分析校正模型;然后,通过HLPC分析方法测量白芷酒炖前后样品的化学值,根据红外光谱数据和样品化学值对样品类型进行筛选,获取筛选数据后将白芷酒香豆素类炖前后的数据进行成分含量比较,实现检测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医用药的两大特色:一是复方配伍,二是炮制。中药入药必须进行炮制。炮制是一门古老的中药加工技术,在大生产条件下,如何让这门古老的技术焕发光彩,是炮制从业者要研究的重点之一。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是中药炮制教学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白芍炮制方法的各个时期炮制理论进行了整理和探讨,并进行了初步考证,然而现今仅沿用酒白芍和炒白芍两种。因此,提出应在继承古代炮制经验的基础上,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筛选其合理的炮制方法,制定统一的炮制质量标准并科学地阐述其炮制机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以不同方法炮制的女贞子对CCl4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各试药组小鼠分别灌胃女贞子生品、酒蒸品、清蒸品水提物和醇提物1.8g·kg-1·d-1,连续8d,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女贞子对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炮制方法的女贞子醇提物,能不同程度对抗肝损伤模型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升高及肝脏指数升高;水提物作用不如醇提物作用显著。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女贞子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近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康健教授主持的“日本‘杜仲 12 0’生产技术与仪器、设备引进”和唐德瑞研究员主持的“美国黄松优良种源家系及快繁技术引进”两个科技推广项目通过了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管理办公室的验收。“日本‘杜仲 12 0’生产技术与仪器、设备引进”项目引进了日本岛津LC -10At高效液相色谱仪一套和标样 ,并在北京、西安接受了日本岛津株式会社的技术培训 ,该仪器已在杜仲产品和植物有效成分测试中得到应用。在综合日本和我国设备特色的基础上 ,项目通过消化、吸收 ,研制出“中草药三步连续循环提取浓缩机组”(专利号 :…  相似文献   

18.
略阳县位于陕西南部,地处秦岭南麓,属北亚热带北缘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侯,发展杜仲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80年代中期,县委、县政府为改变山区人民的落后面貌,大力发展杜仲生产,并把杜仲、蚕桑、食用菌确定为发展县域经挤的三大主导产业,实行产业化开发,提出“打好杜仲牌,高唱杜仲歌”口号。到1997年底,全县杜仲面积已达3.2万公顷,地存杜仲8300万株。全县60%以上的杜仲树进入收益期,年产杜仲皮370吨,产叶2500吨,产籽30吨,实现总产值1858万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血塞通注射液的生产工艺上应用超滤技术,使其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安全性等方面有所提高。方法:以动态浊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检测超滤前后血塞通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含量及药品成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采用不同节流分子量的超滤膜参与血塞通注射液的生产,对比原生产工艺和应用超滤技术改进后的生产工艺对血塞通注射液中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原生产工艺相比,经超滤膜超滤后,有效成分保留率的关系为70k Da50k Da30k Da10k Da。结论:应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70k Da的超滤膜的改进工艺与原生产工艺相比,主要成分指标保留完好,损失较小,并对产品中细菌内毒素有较高的去除效率,可以提高注射液的生产效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乌云塔娜,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助理、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经济林栽培育种与林业生物技术创新研究,是全国木本油料学会理事、中国经济林协会杜仲分会副会长、中国仁用杏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杜仲产业促进会副秘书长、《经济林绿皮书》主编、《杜仲产业发展绿皮书》副主编.主持完成了我国特有天然橡胶和木本药用植物杜仲的全基因组精细图绘制,完成了仁用杏、鲜食杏、西伯利亚杏等8个蔷薇科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建立了的仁用杏基因库和长柄扁桃异地保存基因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