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生就业情况更是不容乐观,这与高职生就业能力比较薄弱密切相关。校企合作在实现就业、提高素质、确立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对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意义重大,高职院校可以从校企合作视角在专业建设、师资建设、教学管理三方面寻求提升高职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各高职院校越来越关注辅导员的胜任力,尤其是校企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辅导员胜任力。具体而言,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主要包括角色、知识、技能、能力及素养五个方面的应然向度。但在具体的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高职院校辅导员呈现出职业角色定位模糊、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专业实践技能短缺、关系协调能力欠缺及综合人文素养不足等实然表征,影响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成效。基于此,需要明晰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校企协同育人中的角色定位、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关系协调能力、涵养综合人文素养,这是提升辅导员胜任力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3.
以专用技能人力资本为视角,探讨了学生作为主体在高职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影响。基于800份问卷调查的回归分析发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个体专用技能人力资本水平,但个体专用技能的提高未必能为企业换回稳定的雇佣(稳定就业或稳定实习);建立学生个体、企业与院校三方可信的契约承诺与违约机制可以避免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后个体技能所有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要保障校企合作稳定性,要将学生个体纳入校企合作签约主体,建立学生主体、合作院校、合作企业三方的可信契约承诺与违约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业高职院校应该优化学科结构,深化校企合作,建立职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衔接制度,全面推进双证书制度,设置“冠名班”,推动农业技能大赛、农业行业技能大赛工作,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农业发展的水平,进而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如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分配不均、校企深度融合不足以及注重学生技能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养成等制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在分析慕课助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优势基础上,从三个角度对慕课助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侯静 《文教资料》2014,(13):105-105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最重要一环,是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作者针对某些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缺位的现状,以从业学校为例,从多年的德育教学、工作经验出发,谈谈如何发挥德育在提升五年制高职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无边界职业生涯是一种新的职业生涯变化趋势.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来临,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职院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应对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挑战,要着力增强个体的就业能力,重新定位高职的培养目标;培养个体掌握多种技能,赋予高职专业群以新的职能;提高个体生涯管理的能力,实现高职职业指导的创新;以个体生涯发展为导向,推动高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创新,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改革的重点。但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不健全,尚未形成,这严重制约着创新型才培养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就业。本文通过对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试图在新形势下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生就业能力,以促进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9.
鼓励与扶持高职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新时期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一种必然趋势.调研不足、盲目追求热门项目以及创业资本短缺是目前制约高职生创业的主要瓶颈.由此,应建立推进高职生自主创业多方协作机制,设立高职生自主创业中介性组织;高职院校应紧贴市场需求设置课业,逐步培养学生的创业认知能力、创业规划和协调能力,以及动态的市场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点。本文首先对就业能力的定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对高职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从调整教学内容、培养职业道德、加强就业指导和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活动四个方面入手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