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壶说     
壶是佛,壶是禅,壶是福。壶佛一体,壶禅一式,壶福一相。得壶得佛,入壶入禅,納壶納福。"世间金玉何足珍,且如阳羡山间一丸土。"这丸土化作宜兴丁蜀的一把壶,于是壶便和天、日、人融在一起,壶天同寿,壶日同辉,壶地同存,壶人同生。自古道:壶小天地大,壶中日月长。金木水火土,壶是五行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9,(7)
尹祥明《天曲组壶》天曲组壶"天曲组壶"为一壶五杯六件套。由著名紫砂壶艺大家、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尹祥明设计监制,工艺美术师周婷制作。以紫砂独有的五色土(与奥运五环相吻合)为基调,壶身为概念性的鸟巢形态,壶钮为神的开心果小鸟,整体造型似鸟巢中孕育出的一只神鸟,极富活力。"天曲"代表想象无限的天空和美妙悠扬的歌曲。气势回荡,震撼五洲。  相似文献   

3.
展讯     
《收藏》2012,(22):20-21
葛韬紫砂作品展在京举办2012年11月3日"君子不器,壶以载道"葛韬紫砂作品展在中外首工美术馆开幕。此次紫砂展览是对葛韬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既有造型简约、风格独特的传统壶式,也有形态繁复、引人入胜的现代壶型,反映了葛韬的创作历程。通过西安法门寺顿生灵感的"壶中塔情"、对爱情歌颂赞美的"倾心佳侣"、取材于上海世博盛会的"相拥世博"、被胡锦涛总书记用来招待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六国元首的"元首壶"、荣获首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金奖的《孔明扇壶》、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佳创意奖的"清明上河图"等作品精  相似文献   

4.
大师论道     
《收藏界》2009,(3)
吴云根(1892—1969年)又名芝莱,宜兴人。代表作品有"春亭壶"、"觚菱提梁壶"、"双色竹段茶具"、"线云壶"等,为紫砂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陈茆生 《收藏界》2013,(7):53-56
宜兴紫砂壶,在明正德年间由金沙寺僧供春滥觞,而经万历时大彬完善,逐步向"文人壶"发展,至明末天启、崇祯年间已广受文人雅士的欢迎。能拥有一把名匠制作的紫砂壶,两三友朋把玩品茗,一人一壶,旋瀹旋饮,真是其乐无穷!当时有一把名匠制作的紫砂壶,先由一位知名文人收藏,后又割爱赠予一位锦衣卫将军。这位儒雅将军爱不释手,请人将壶图绘"肖像",并命之曰"陶宝";于是引来许多文人题诗赞咏,写下了许多首《陶宝肖像歌》,演绎了一出精彩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2,(17):189
顾惠君简历:中国著名紫砂艺术家,一代紫砂宗师顾景舟的嫡系传人,从事紫砂艺术40余年,集紫砂壶艺、陶艺、微雕、书画于一身。曾长期与顾景舟等紫砂大师共事于宜兴紫砂一厂紫砂研究所,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2002年作品"神韵福寿壶"、紫砂微塑"蟋蟀盆"、紫砂陶艺树皮"生命之源"3件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式收藏。2004年"金玉满堂壶"被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收藏。2005年作品"包拯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1996年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顾惠君陶艺精品展",作品"金石齐寿壶"被该馆收藏。其紫砂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宾。2008年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监制了建校90周年纪念壶90把。2009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紫砂作品展,是目前唯一在联合国举办过作品展的紫砂艺术家。公元2012年6月16日到6月29日,中国航天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确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健康返回"的总目标,对于实现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阶段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谭文诚 《收藏界》2013,(7):57-62
宜兴紫砂花货壶具造型丰富变化无穷,其文化特征体现了民间艺术的巨大影响。历代紫砂艺人常常喜爱以树木瓜果飞禽走兽制作花货,春竹秋葵,冬松夏莲,睡狮劲牛,硕鱼威龙,无不摹仿得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以这些动植物形态制出的象生壶具,兼实用性与观赏性为一体,深得人们的喜爱。"文革"时期,紫砂花货的产品壶也遵照这一艺术法则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8.
改之 《收藏》2012,(9):123-125
从紫砂壶诞生的明代开始,紫砂装饰就已出现。紫砂壶"花货"从壶身到壶嘴的多部位皆有采用仿生原理制作的;"光货"与"筋囊器"则是通过立体线条对紫砂进行装饰,此点现今也成为鉴别与考量一把紫砂器物优劣的标准。除了壶体自身的紫砂装饰外,另有几项技术,于外在对古朴、淡雅的紫砂器进行装饰。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09,(2)
紫砂壶艺的希望是传承与创新,五千余年陶文化绵延至今,传统文化艺术宜兴紫砂陶艺不断在单一的传统壶艺方向发生着质的变化,一些学院派的中青年陶艺家向往着一种尝试和跳跃,他们尊重传承又不拘泥于传统,注重设计求创新是这些年轻壶艺工作者内心的向往与追求。2008年11月10日来自江苏宜兴丁蜀镇中国陶都陶瓷城"陶都风紫砂会所"的蒋春音走进《现代快报》江苏都市网直播室与喜爱紫砂艺术的朋友零距离对话"当代壶艺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西安半坡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新石器时代红陶人头壶,为一级文物。1953年出土于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灵口镇焦村遗址,属仰韶文化。1977年6月,西安半坡博物馆为筹办"原始社会史"展览,在洛南县文化馆征集到该件文物。展览结束后,红陶人头壶便深藏于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文物库房里,鲜为外界所知。  相似文献   

11.
辛友 《收藏界》2012,(10):127-128
七月的江阴,夏日炎炎,闷热难当,当我迈进江阴宝壶斋茶具博物馆时,凉气伴着茶的清香扑面而来,顿觉神清气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一米多高的紫砂壶,容量达1250升,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华第一壶"的称号。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紫砂壶了。古色古香的博物馆陈列着千姿百态的名品紫砂壶和各式茶具,  相似文献   

12.
笔者收藏紫砂壶多年,尤其对蛋包壶这一壶型情有独钟。蛋包壶这一造型始于何时,无确切文字记载,我们见到的最早的传器是邵大亨蛋包壶。邵大亨是宜兴川埠上袁村著名壶艺人,清高熙《茗壶说》载:邵大亨所长,非一式而雅,善  相似文献   

13.
吕晓涢 《收藏界》2012,(9):51-52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庚子和辛丑是两个不平静的年份,那一年"拳匪"作乱,八国联军进北京,两宫西狩,至翌年与洋人签下不平等条约答应了巨额赔款,才终于得以回銮。但纷纷攘攘的国是,似乎并没有影响草民平静的日常生活。在景德镇的瓷器作坊里,瓷绘艺人依然在瓷上画着他们心里的雪月风花。手中的这两把残壶,竟仿佛就是那段岁月的见证。其中一把购自去年初春,到我手中的确切日子是二月一日。壶是海棠形,流与柄均已不存,惟有壶身是完整的。壶上画一凭窗而坐的思春女子(图1-1),另一面有题字:莺花催意绪,蝶梦恼情怀。作者许达生,署款辛丑秋月(图1-2)。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20,(6)
正侯母壶是1977年3月至1978年10月曲阜鲁国故城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一件西周青铜重器(图1)。该器略呈卵形,平口直领,圈足,两侧有四系,上两系作兽首衔环形,壶身纹饰分四区,最上饰夔纹,次为三角纹,再次象鼻纹,下饰三角纹,圈足饰垂鳞纹,盖作蟠龙形,盖沿两侧各一系,盖沿和壶领有对铭,各一圈十五字:"侯母乍侯父戎壶,用征行,用求福无疆"。根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该器通高39厘米,口径10.2厘米,腹径27厘米,足径19.3厘米,口壁厚0.5厘米,重6.8千克。  相似文献   

15.
魏柏平 《收藏》2009,(7):120-121
2007年7月的一天,有减友发来短信称“收到好壶一把”。乎生最爱壶的我,听到此消息十分激动,当即决定与上大学在家休暑假的儿子一同前往观壶。 到藏友家一看,果不其然,是一把非常漂亮的好壶。细看此壶,馒头形造型,给人一种圆润而稳重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正>一、案例描述在一次跳绳课上,平时爱说爱笑的Y一改常态,情绪低落,在练习跳绳时竟然哭了起来。她是优秀干部,也是我的得力助手,今天怎么了?我不明白原因,赶紧问个究竟,原来Y不会。我顿时明白了,Y太好胜了,这是急哭了。我问:"怎么了,协调性不好就要放弃吗?"不说不要紧,一说她哭得更厉害了。"老师,你看你哪壶不开提哪壶。"我本来想安慰她,却触及了她的伤疤。我赶紧解释  相似文献   

17.
程龙伟 《收藏》2012,(9):102-106
宜兴紫砂壶兴起于明代,明晚期至清代中前期走向兴盛,受到宫廷的重视。故宫旧藏的万历时大彬款紫砂胎雕漆壶,就是以紫砂为内胎、外罩雕漆的宫廷用品,也是世界上仅存的此类传世珍品。旧藏中还有一部分明代宜钧制品,以紫砂为内胎,外罩仿钧窑窑变釉。因明代紫砂尚属初创阶段,器表粗糙,为显示宫廷华贵气象,明代进入宫廷的紫砂茗壶都是以紫砂为内胎的雕漆或挂釉制品,尚未见光素无饰的本色紫砂茗壶,故宫收藏的这件明万历时残缺的雕漆提梁壶(图1)已经算是非常素雅的了。还有一件宜钧"祥符铭"茶叶末釉葫芦瓶(图2),也只是用紫砂为内胎。  相似文献   

18.
贵族的游戏     
正投壶,原本不是游戏,是国家的礼仪。《左传》记载:晋昭公大宴诸国君王,举行投壶盛仪。壶中满盛红小豆,使箭不能跃出,每投一次,不得重复,可以轮回。这里所描述的情景,明确指出投壶是为国礼。投壶成为游戏,是战国后期才开始的。此等游戏,圈子很小,古代仅在皇家筵宴,士大夫、文人们宴饮或雅集之际。人们从容安详,讲究礼仪,吟咏诗文,款款戏耍,是一种极有修养的贵族游戏。人们站在距"壶"一定距离之处,一手拿一支无镞之箭,投向"壶"口,以矢投入  相似文献   

19.
养壶     
徐学平 《收藏》2007,(3):45-45
壶的保养一般称为养壶。养壶的目的在于使其更能够涵香纳味,并使壶焕发出本身浑朴的光泽。一把新壶从开始泡第一泡茶的时候就和你结缘了,你就要细心地呵护它。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较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2,(21):184
滴水穿石荣誉:仁海十八式斗茶壶规格:12×19×8 cm专利号:201130142327.6版权号:13-2011-F-1347限量:18件原始首发价:18万元起/件品酒斗茶——酒醇茶香:千秋乐事!谈古论今——成就伟业:滴水穿石!你一定听说过"愚公移山"的传说,却不一定有万里跋涉、一步一个脚印的经历;你一定听说过"铁杵成针"的故事,却不一定有坚忍不拔、虽万死而不辞的意志。当你端详这把斗茶壶,端详它上面的题字"滴水穿石";当你观赏这把斗茶壶,观赏它茶盖上的滴水涟漪;当你提起这把斗茶壶,轻轻松松却又举轻若重:你岂止想到千年名茶培育不易,你岂止想到千古茶道形成不易,更会想到千载兴替,悠悠往事,都写着"成如容易却艰辛"的大字!茶道、人道——同一理!滴水穿石——古今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