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收藏》2016,(13)
正清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又一鼎盛时期,它继承发扬了数千年来传统的琢玉技艺和风尚,集历代之大成,创造出了不可胜数的优秀作品。清代玉器制作严谨,一丝不苟,它将传统的阴刻、阳线、浮雕、镂刻等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清代玉器的纹饰多以吉祥图案出现,有山水人物、神仙故事、花鸟虫鱼,还有吉祥文字,以借喻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或者高雅的情趣意境。清代玉器的种类主要有礼仪玉、装饰玉、实用玉、肖生玉(泛指一般动物型玉  相似文献   

2.
檀瑞林 《收藏》2009,(7):98-100
《收藏》志于2008年第6期推出了《聚焦齐家文化玉器》专题,刊出一组介绍齐家文化玉器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为开展齐家文化玉器的讨论搭建了一个平台,提供了齐家文化玉器多方面的信息,这对齐家古玉收藏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丁子荃 《收藏界》2012,(9):22-28
自古以来,玉在所有艺术品中的地位几乎无与伦比,而近日发生的玉器真伪的论争更是所有古今艺术品无法比拟的:一件"金缕玉衣"使几位文物界的泰斗中枪倒下,一把"汉代玉凳"揭出了玉器造假洗钱的黑幕,而最近的真假玉器之争又将"齐家玉器"推到了风口浪尖——孔圣人说的"君子"玉,正在遭遇愈来愈多的"伪君子"玉的挑战。本期"藏界视点"择录了几位玉器专家和收藏者的不同观点,并配发了来自不同圈子收藏的齐家玉器的藏品,供大家"‘齐玉’共欣赏,‘真假’相与析"。  相似文献   

4.
朱纪 《收藏》2013,(5):80-83
以精美的玉料、高超的玉雕技法,将印章、书法、绘画艺术融入玉雕中,把玉雕工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当推"古玉第一佩"子刚牌。子刚牌得名于其首创者陆子刚。陆子刚是迄今所知为数极少的在玉器上自署名字的玉雕大师。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太仓州志》载:"雕玉器,凡玉器类砂碾,五十年前,有州人陆子刚者用刀雕  相似文献   

5.
崔兴众 《收藏》2014,(21):86-90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地下的玉器遗存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从史前到明清的各个时期。玉器的种类主要包括装饰玉、礼玉、葬玉、器具等门类。西安博物院的玉器专题陈列,以“天地之灵”为主题,展示西安出土的各时代玉器精品。西安博物院藏有两件史前时期玉璧,一件是2002年在雁塔区鱼化寨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玉璧(图1),该璧较小,从单面钻孔,素面无纹,表面抛光,磨制精致。另一件是1983年在西安征集的龙山文化时期玉璧(图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6,(15)
正相信即使是玉器行内的资深人士,恐怕很多人也没有听过"琇莹玉"。这一名称的由来,其意取自中国典籍,如"充耳琇莹"(《诗经》);"琇莹,美石也。"(《毛苌传》);而其物则来自辽宁岫岩所产的岫玉。岫岩地区既有透闪石玉,如"河磨玉"与"黄白老玉",也有蛇纹石玉,而通常所说的岫玉,指的就是蛇纹石玉。岫玉历来以块体巨大而著称于世界,玉王迭出,雕刻及处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玉器用途甚多,大体可分为工具、仪仗、礼器、佩饰、实用以及葬玉等几大类。其中所谓葬玉,从广义上说,凡是埋入墓中的玉器都可称为葬玉,而这里所说的"葬玉",指的是那些专门为死去的人制作的陪葬玉器,而不是指所有埋在墓中的玉器。如古人专门为死者制作的玉覆面,以及玉衣、玉枕、玉琀、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6,(3)
正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南方的诸侯大国,也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这一时期在政治上诸侯纷争,学术上百家争鸣,文化艺术上百花齐放,这些都为楚国玉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由于冶铁业的发达和铁器的大量使用。使得玉雕工具和碾玉技术得到了改进,从而促使楚国的玉雕业得到快速发展。楚国玉器品种丰富,技艺精湛,富有流动感,尤其是"比德于玉"的思想观念在此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这标志着玉器人格  相似文献   

9.
骷髅头玉璲     
长水居士 《收藏》2009,(6):100-101
中国古代玉器名目繁多,用途复杂,有些器物的用途、定名有待探索,玉璲(su&;#236;)即其一。美国藏友携来一件,极其独特并颇具代表性,仅借《收藏》一角与藏友共析(图1)。  相似文献   

10.
藏艺阁公告     
《收藏》2006,(10):168-168
《中原奇石》;《瓷器收藏与鉴定》;《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工艺品卷》;《玉器收藏与鉴定》;《如玉——爱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阎玖 《收藏》2009,(4):149-149
甘肃庄浪县博物馆刘继涛质疑戴应新《又见齐家文化玉器》一文说:“戴应新《新见齐家文化玉器》刊一件素面玉玕和牙璋,笔者在六七年前就亲眼见到,属伪造品。”我特此向贵刊阐明事实真相。刘继涛根本没见到这两件玉器。  相似文献   

12.
冯元 《收藏界》2013,(3):44-47
玉与国人有着不解之缘。生长于亿万年前的玉在中国人眼中是至高无上的,崇尚美好品德的中国人,把玉看作民族的精魂,赋予了玉优雅、宁静、含蓄、纯洁、坚贞和正直的美好品性,提及玉的词汇、成语、典故无不和高贵、美丽、幸福、吉祥有关。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早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开始制作和使用玉器。从商周的神秘礼玉到战国的精美佩玉,强秦制传国玉玺,两汉的金缕玉衣,大唐金镶玉带的富贵奢华,宋代玉器清丽高雅,元代秋水件生气勃勃,明代子冈牌独领风骚,清代的巨型玉山子,不但王公贵族对玉器趋之若鹜,民间赏玉、藏玉也蔚然成风。一个个玉器制作的巅峰时代,使玉文化贯穿于整个中华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圆玉是指玉璧、玉瑗、玉环、玉块这四种外形相似的玉器,随着时代递进和其使用功能的隐退,现今的人们已经极少考究它们之间形制的区别,时常将玉瑗、玉环,甚至玉块都归属于玉璧的范畴,统称这类圆玉为玉璧,这种称渭混淆了中国古代圆玉的用途,忽略了中国古代圆玉所要传递的信息。关于中国古代人际交往使用玉器有明确的文字记载:“禹曾在涂山会合诸侯,  相似文献   

14.
"银泥烧出象牙白,冻玉凝脂总不如",这是后人对德化瓷的赞美。明清时期,是德化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其白瓷胎质坚实紧密,洁白细腻,透光度强,釉汁纯净,温润如玉,胎与釉结合紧密,晶莹剔透,其美妙的胎釉质感直逼玉器。赵汝珍在《古玩指南》  相似文献   

15.
南阳独山玉     
蔡辰洋 《收藏》2013,(3):74-79
南阳独山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开采和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仰韶文化早期,已有南阳独山玉器的发现。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独山玉使用的范围西至今南阳市域,东及今平顶山市。至夏商,南阳独山玉器已出现于京畿腹地的奴隶主贵族墓葬中,足见其使用时代之早与开采、加工规模之大。  相似文献   

16.
刘继卿 《收藏界》2011,(2):38-40
玉器自身的各种因素,奠定了它的社会功能基础,其社会功能又决定了它的价值地位。自新石器时期的玉石磨制工具开创了原始玉器,到原始玉器工具使用功能的逐渐衰退,继而到图腾崇拜、礼仪信仰、装饰佩带,甚至标志着身份地位的功能的确立,使玉器走完了从初创到成熟的漫长历程。  相似文献   

17.
南阳独山玉     
张帅峰 《收藏》2013,(5):74-79
南阳独山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开采和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仰韶文化早期,已有南阳独山玉器的发现。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独山玉使用的范围西至今南阳市域,东及今平顶山市。至夏商,南阳独山玉器已出现于京畿腹地的奴隶主贵族墓葬中,足见其使用时代之早与开采、加工规模之大。  相似文献   

18.
玉在中国历来是作为吉祥福瑞的象征,不仅质地优良,而且内涵丰富、寓意美好。"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便是明清时期玉文化的精髓。明清玉器千姿百态,造型各异,仿古玉器层出不穷。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的成就,集阴线、阳线、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的艺术风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糅合变通,创造并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治玉工艺,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较高的艺术造诣。明清时期玉器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日臻密切,炉、薰、瓶、鼎、簋等仿古造型的玉器层出不穷,玉质的茶  相似文献   

19.
施俊兆 《收藏》2013,(3):80-83
以精美的玉料、高超的玉雕技法,将印章、书法、绘画艺术融入玉雕中,把玉雕工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当推"古玉第一佩"子刚牌。子刚牌得名于其首创者陆子刚。陆子刚是迄今所知为数极少的在玉器上自署名字的玉雕大师。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太仓州志》载:"雕玉器,凡玉器类砂碾,五十年前,  相似文献   

20.
郝颜飞 《收藏界》2012,(11):29-33
龙集许多动物和自然现象于一身,具有超凡能力的神物,是中华民族祖先创造的,是数千年来整个中华民族崇拜的偶像。自原始社会起,就以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被用于玉器雕刻上。从早期的玉猪龙,"C"形龙,到我们今天常见的龙的样式,就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国古代玉器上最早出现的龙是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躯体卷曲,形似玉玦,头似猪首(图1)。1971年在内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