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闻 《中国钓鱼》2021,(2):73-73
古今名人多喜欢垂钓,描述垂钓的诗歌丰富多彩,闲暇细品冬季垂钓诗,从中可窥见垂钓的怡情学问和养生情趣。冬钓雪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诗写的是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寥寥20个字.  相似文献   

2.
钓情     
熊厚德 《钓鱼》2004,(2):58-58
严冬之夜,想起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名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历时干二百多年的干古绝唱,把雪中独钓的胜景,诗画并茂地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3.
寒江垂钓     
“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样的诗描绘的是一幅遗世独立的画面。不过,现在的时代,爱好寒江垂钓的可不止一个蓑笠翁了。  相似文献   

4.
王春华 《钓鱼》2011,(19):64-65
人类学会钓鱼的历史,我们没有办法去考证。就中国而言,钓鱼至少也有几千年了。“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绝句《江雪》,对钓鱼的意境渲染到了极至,说明钓鱼这一活动不仅是一种娱乐,而且有着寓意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和谐钓鱼     
《垂钓》2008,8(5):1-1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们不知道柳宗元老先生是否有钓鱼的爱好,但仅从他刨造的诗情画意来看,与钓鱼人的真实生活相差甚远。诗人毕竟是诗人,他关注的是风景,他笔下的钓鱼人也是风景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覃琪琛 《钓鱼》2005,(3):49-49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何等绝妙的山水!人们赞美诗句的精辟,向往仙境般的大自然,但并不领会“独钓寒江雪”的心境。相信多数人都会笑道这样娱乐,值得吗自从我迷上钓鱼后,也曾雷电交加瑟缩水边,也曾严寒酷暑挥手扬竿,也曾月黑风高独守渔火,但是慢慢地我了解了钓鱼人的心思……  相似文献   

7.
垂钓有感     
唐黎标 《钓鱼》2008,(16):1-1
人类学会钓鱼的历史,我们没有办法去考证。就中国而言,钓鱼至少也有几千年了。“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绝句《江雪》,把钓鱼的意境渲染到了极至,说明钓鱼这一活动不仅是一种娱乐,而且有着寓意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这幅宋代《寒江独钓图》是马远的代表作之一。此作是以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诗为题而创作的一幅渔翁冬钓之画。画面是霜寒凄凄的江面,一叶孤舟,渔翁披蓑戴笠  相似文献   

9.
古人垂钓的方式很多,但尤喜船钓,像“钓艇去悠悠,烟波春变秋。”(张乔《夜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茅屋深湾里,钓船横竹门。”(杜苟鹤《钓叟》。诸诗写的都是船钓,可见船钓是古人垂钓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而钓船也就成为古人垂钓的一个重要工具了。历代诗人除了把钓船作为垂钓工具来描写外,更重要的是从审美情趣上来审视钓船,把钓船作为点睛之景,来创造幽美动人的意境。如: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的船归。杜牧《汉江》这首诗是描写汉江春日之景的。春日的…  相似文献   

10.
钓之味     
又到了一年的春天了,在家闲着没事,把尘封了一冬的钓具拿出来擦拭整理,慢条斯理中竟生出些许感慨来……人类学会钓鱼的历史就我来说,没办法去考证,琢磨着几千年应该有了吧?仅一首唐代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四言绝句就把钓鱼的意境渲染到了极致!这足以说明钓鱼这一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娱乐,而且有着寓意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前几日教孩子念柳宗元的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伴随孩子稚嫩的声音,我不禁对诗中的老翁肃然起敬,再想起童叟皆知的姜子牙的故事以及现在正流行的“非典”,我顿时对钓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闲暇无事之时,翻箱倒柜,找出一大堆有关中医和养生的书籍,细细查看,慢慢思索,竟然也品出了垂钓的些许乐趣,原来钓鱼不仅是一项好的休闲娱乐活动,更是一条好的养生之道。垂钓有利于调精养神但凡钓鱼人都明白钓鱼并非为了吃,而享受钓之乐才是最为重要的,垂钓有三步曲:第一步是选址,或池塘、或小溪、或河流、或水库…  相似文献   

1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凝炼的笔墨描写了在漫天白雪的寒江之上,一个老翁独自垂钓的冷峻场景。诗中的意境和禅宗的悟道意境有某种契合。诗中整个画面是白色的,不论是高山,大路还是江面,都是在白雪的覆盖之中。诗中用了两个句子来突出这一点,一是空中没有飞鸟,二是地上没有行人。诗中这种洁白、光明、空旷、寂静的意境,正是禅家所推崇的混然无别、澄澈透底的心境。诗的后两句,写在漫天皆白的大地上,有一个渔翁独自在寒江上垂钓,仿佛融化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这垂钓的…  相似文献   

13.
宁映川 《中国钓鱼》2006,(12):26-26
所谓“惊扰钓鱼”,就是惊动鱼、干扰鱼,然后钓获之。你也许会说:钓鱼讲究安静,一般的垂钓高手总是寻找僻静之处,绝不与人扎堆,柳宗元就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映证,“惊扰钓鱼法”不是痴人说梦,就是狂人呓语。朋友,先别忙下结论,且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14.
垂钓是“修心、养性、健体”之道,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可,但也蕴含了人生希望与梦想的追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笑傲江湖;“严陵不从前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淡泊人生;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隐情乡野。难道有谁能说这不是一种人生的追求吗?  相似文献   

15.
李莎 《钓鱼》2006,(24):69-69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境,千百年来让人玩味不已。如今,钓鱼的乐趣依然让这项古老的运动盛行,并成为一种现代时尚的休闲方式。以“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愉悦身心”,为主题,10月21日,江苏苏友汽车俱乐部与爱涛钓友俱乐部携手首次举行了钓鱼自驾游活动,地点选在南京的淳化的毛虎休闲农庄。21日上午,当我们走进农庄时,视线  相似文献   

16.
苗连贵 《钓鱼》2013,(1):64-64
旧读柳宗元的《江雪》,以为那位"蓑笠翁",要么是个渔痴,大雪天在家闲不住;要么是位隐者,钓的是失意和寂寞,就没想他真能钓起多少鱼来。前天,乡下的舅兄邀我去度周末,我说天寒地冻的,有什么好玩,舅兄说:钓鱼呀,城里来的人多得是。一下勾起我的钓瘾:且去当一回"蓑笠翁",体味一把"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玩乐游戏之间也"的情怀。冬日湖乡,静静地,湖水泛白,寒风轻拂,微有波澜。沿湖真有不少钓客,穿得厚厚的,长篙短  相似文献   

17.
<正>钓鱼包含人生哲理,钓鱼就如人生一样存在不确定性。抛竿,抛出去的是希望;收竿,收获的也许是惊喜,也许是失望。但不管是惊喜还是失望,每一次抛竿都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钓鱼是一种大众户外活动,古今中外、男女老少,人们对钓鱼的追捧以及喜爱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古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钓的是将相王侯,钓的是一世的荣华富贵千古留名;更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老叟,钓的是坚韧与执着;还有“蓬头稚子学垂纶,怕得鱼惊不应人。”是孩童对钓鱼的专注和喜爱。  相似文献   

18.
《垂钓》2010,(10):65-65
野桑川上孤舟行,千岭松下蓑笠翁。 炫水荡出清心影,千寻玄鹤函谷中。  相似文献   

19.
垂钓点滴     
垂钓自古被高人隐士尊为修身养性、磨意而志的高雅活动,垂钓之乐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殷商妻子牙的“愿者上钩”,唐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余姚严子陵隐居富春江畔的“子陵台”——佳话美传,不胜枚举。夏秋时节,每个晴朗的傍晚,明媚的周末,姚江桥头、石栏两岸便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竿钓钩,一顶斗笠,一个精致的鱼篓,凝固成米开朗基罗凿下最美的雕塑。“垂钓是一种心境,恬淡而致远,宁静而开阔。”友人曾握一炳八尺长竿在轻风拂面的念慈桥头对我说。语调似乎有种“我佛慈悲”的空灵,于是暮色相拥的我也就有…  相似文献   

20.
群钓寒江雪     
杨家农 《钓鱼》2005,(13):48-48
“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遥思那情、那景,诗情画意,心仪已久。钟情钓鱼十几年来,寒暑往易,顶烈日冒严寒,迎过朝霞熬过寒夜,深潭浅滩、江湖塘库都已钓过,既有过丰收的喜悦,也有过空手而归的懊恼,但仍执著不已。多年来,钓过风、钓过雨、钓过雾、钓过惊雷,但唯独没有在下雪天钓过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