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普通限流法压裂加砂量低,薄差层动用较差等不足,提出了井组对应精细控制压裂技术,现场试验表明与普通限流法压裂相比,表外储层厚度动用比例提高46.78%。油井平均单井日增液32.5t,日增油8.2t,增液强度为常规井3.5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重庆某区深层页岩气水平井为例,针对储层高温高压、高应力、高水平应力差异等特点带来的施工压力高、加砂困难、缝网形成难度大等难题,以实现"加的进砂、形的成缝网、保持好支撑",保障裂缝复杂程度和总SRV为目标,建立了设备装备升级提高加砂压力窗口、"大液量、低粘度、大排量、小粒径、大砂量、密切割、多模式加砂"体积压裂缝网改造模式,取得了ZX03水平井的改造突破,为深层页岩水平井储层改造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国内外控缝高压裂技术的控缝机理、技术分类及应用现状,分析了瓦窑堡油田的地质背景,油层特点。针对瓦窑堡油田部分油藏存在底水活跃、油层段与底水相连且中间无明显隔层的地层特点,进行了控缝高压裂技术的工艺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制订,并对其施工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全年应用控缝高压裂技术施工23井次,有效期内平均单井净增油146.04吨,远高于全年挖潜旧井的平均单井净增油值51.07吨,同时也明显高于其他旧井挖潜措施井的净增油值,创造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控缝高压裂技术在瓦窑堡油田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XWx6井低渗储层特点,开展了大压裂规模优化,控制缝长在220240m,优选了低伤害的羧甲基瓜胶压裂液体系,降低压裂液伤害,并进行支撑剂组合研究选择了40-70和30-50目陶粒的组合,压后效果和裂缝监测结果表明,通过压裂工艺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不断提高,水平井的增产效果日益体现,特别在特殊油藏中,效果尤为明显。但同时由于水平井水平井段长、井身轨迹复杂、施工费用高等难题,一直成为水平井提高其产能的瓶颈。为此,进行了大量调研和研究了水平井低成本空套管分段压裂技术。其关键问题是一段压裂后,由于重力、压力及冲刷作用,造成砂塞坍塌,难以形成有效隔离。根据这一情况,本文提出了以砂塞暂堵为主导隔离措施的分段压裂工艺。该工艺在纯75平1井上成功实施,施工中砂塞暂堵隔离效果明显,施工后初期日产达14t,增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苏军荣 《内江科技》2011,32(2):101-102,105
本文根据史127-平1井完井条件、储层情况、改造要求研究出限流压裂是该井最合适的分段压裂工艺。结合该井改造的要求,优化了射孔方案、压裂液技术以及该井的压裂施工方案参数;现场施工以及压后裂缝参数分析证明对该井压裂技术研究和参数设计是合理的;压后获产能15吨/天,是一般直井压后的2~3倍。该井压裂的技术研究和成功实施为同类油藏水平井压裂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纯梁油区低渗透薄互层地质储量丰富,该类油藏具有渗透率低、物性差、层多、层薄、层间地应力差异大、单井产量低、稳产难度大等特点。在笼统压裂时经常出现部分压裂目的层打不开、支撑缝长短、缝窄、加砂困难等问题。直井机械分层压裂技术针对性强,改造充分,是类储层改造的理想技术,但是存在层间易压窜,管柱结构较复杂,存在砂卡风险等难题。经过对施工参数、井下工具的不断改进,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实现了低渗透多薄层油藏的有效开发。为低渗透多薄层的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应力剖面解释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地应力解释技术在压裂中应用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在对以往井压裂施工进行分析总结时,我们发现高应力部位射孔是导致许多井压裂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海拉尔两口典型井失败与成功经验的分析总结,结合对这类井现场处理及试验,总结出高应力部位射孔问题的预防、识别及处理方法。形成了针对高应力部位射孔引起的近井高摩阻问题的预防、识别技术和包括增加低砂比段注入时间、粉砂段塞及控缝高技术在内的高应力部位射孔处理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高应力部位射孔造成的低砂比砂堵问题。  相似文献   

9.
酸压是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的重要手段,但往往改造效果不好,国内外对碳酸盐岩储层加渺压裂进行了尝试,由前期效果不理想到近年取得了较好效果。笔者总结了碳酸盐岩储层加砂难点,并就难点从提高小型测试压裂的评价指导作用、降低压裂液滤失,提高压裂液效率、主压裂之前的前置酸处理+Na2CO3溶液液垫技术以及优化施工工艺和研制新型压裂液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并在青海油田成功应用4井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军  张庆  宋有裕 《内江科技》2014,35(10):46-47
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及岩心裂缝特征描述,应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古地磁裂缝定向等测试技术,对甘谷驿油田顾屯探区长6储层裂缝发育形态及裂缝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谷驿油田顾屯探区长6露头裂缝发育,方位以东西向为主,薄层状地层中裂缝发育程度高,岩心上以水平裂缝为主,可见部分高角度裂缝,裂缝宽度2 220~60μm,面密度为0.1~0.3 cm/cm,平均0.2 cm/cm。古地磁定向结果表明,高角度裂缝的走向以北东—南西向及近东西向为主,裂缝缝面充填程度低,裂缝有效性好;结合人工压裂裂缝与北东向天然裂缝方向基本一致,建议采用矩形井网线状注水方式进行开发,利用裂缝优势,提高水驱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井楼油田七区机械防砂井的汽窜治理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结合氮气泡沫调剖机理,开展了氮气泡沫调剖工艺参数优选,找出了最佳使用浓度、汽液比等参数,现场应用17井次,平均油汽比由措施前的0.32提高到0.36,措施增油610t。  相似文献   

12.
张秀舟 《内江科技》2007,28(7):131-131
本文针对孤东油田绕丝防砂井一段时间后绕丝筛管堵塞严重,采用拔绕丝处理方法作业费用高、占井时间长的问题,开展了绕丝脉冲解堵技术研究,通过研制射流解堵器进行旋转水射流,解除绕丝堵塞问题,从现场应用6口井看,见到了较好的提液增油解除堵塞的效果,该工艺的应用为孤东油田解除绕丝堵塞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实现水平段均匀动用、提高开发效果为目的,开展注采管柱优化,提高蒸汽热利用率和水平段动用程度,并确定蒸汽腔横向扩展阶段"提压扩腔"和"低压控温"的新政策以及对常规手段难以调整的井组开展增产辅助措施。应用实施后,重1井区全区核实日产油水平由6 17 t/d提高至8 95 t/d,为实现SAGD高效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酸化是油水井增产增注的一项技术措施。原理是通过酸液对岩石胶结物或地层孔隙、裂缝内堵塞物的溶解和溶蚀作用,恢复或提高地层孔隙和裂缝的渗透性。临南油田自2012年来采用有机酸、复合酸、土酸、CLO2复合酸共酸化26井次,累计增加注水量24万立方米,统计至目前有效率81.25%。2012年至今共实施油井酸化解堵21井次,施工有效率100%,增油有效率83.3%,到目前继续有效的井有15口,累计增油19433t,有效井到目前平均有效期494d。  相似文献   

15.
彭利 《内江科技》2013,(6):133-134,145
南断块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后,目前已进入了高含水开发期,主力砂体水淹严重,注采井网破坏严重,水驱控制程度低。综合分析油藏潜力认为潜31层系有注采调整潜力;潜32层系有细分层系及提液潜力。利用数值模拟并结合油藏特点制定了合理的细分层系及提液的技术政策。南断块细分方案是潜31层系不变,潜32层系细分为潜321+2及潜323-6两个;潜321+2及潜323-6的单井合理排液量为95t/d及65t/d,合理注采比为0.8~0.9。潜32油组的两个层系共部署油井9口,2口水井,老井利用转注2口。成果应用于矿场,单元生产指标变好,单元日产油量及含水稳定。  相似文献   

16.
王峰 《内江科技》2013,(12):79-80
针对低产油井应用实心柱塞抽油泵技术存在泵内流动阻力大,杆柱失稳弯曲造成杆管偏磨等问题。采油院开展了实心柱塞抽油泵的优化及配套技术的研究,通过对实心柱塞泵结构优化,以及防偏磨、防砂技术的完善配套,形成了适用于不同井况的低产油井高效举升技术。现场推广应用42口井,平均泵效提高8.6%,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驱是以聚合物水溶液为驱油剂的一种三次采油技术。为了改善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桩106南开展了聚合物驱矿场试验。该单元经过堵水调剖、归位射孔等前期工作后,于2003年10月正式投入聚合物驱油开发。2007年6月已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日产油水平由146t/d上升到184t/d,综合含水由92.7%下降到88.8%,累积增油81260t,反映了注聚见效的特征,为下一步该单元的三次采油扩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多级注入深度酸压+闭合裂缝酸化"组合工艺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同时采用的-种较新的酸化工艺.即先采用前置液造缝,再交替注入酸液和前置液段塞,提高酸液有效作用距离,随后在裂缝闭合的情况下注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溶蚀裂缝壁面,形成高导流能力的流动通道,而达到增产的目的.虎16X井目的层渗透率低,酸蚀矿物含量较高,适合多级注入闭合酸化工艺,现场成功地应用了该项技术施工后喜获889.98m3的高产工业油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此文为该项技术的现场深入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清玉 《内江科技》2011,32(6):103-104
滨657块共投产油井14口,累产油3.8755万t,累产水1.1373万m3;水井7口,累注水2.7915万m3。目前该块油井14口,平均日液9.9m3,日油7.8t,含水21.4%,动液面1343m。单井日油7.8t/d,没有达到预定值。该块投产水井7口,由投产初期的日注203m3/d,下降至目前的109m3/d。平均单井日注能力仅15.6m3/d。为了深挖开发潜力,从提高水井措施工作量入手,加强滨657块油藏的精细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小层渗透率,促进块区产能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碎石化是一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处治技术,在国外已有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利用专用破碎设备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打碎、压稳后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彻底解决加铺层的反射裂缝问题,而且具有经济、实用和高效的特点。本文简要介绍了旧水泥路面碎石化再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及碎石化再生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应用条件、施工设备、施工要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