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闻遐迩的杭州“楼外楼”菜馆扩建后恢复营业,次日上海两家报纸同时分别作了报道。这里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两篇消息的导语。一条是:以烹制西湖醋鱼名插中外的杭州第一名莱馆楼外楼,今天在一片“名不虚传”的赞扬声中度过了它扩建后的第一个营业日。另一条是:蜚声中外的百年老店杭州楼外楼莱馆扩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本月17日恢复营业。  相似文献   

2.
八百多年前,南宋偏安江南一隅,造成杭州一百五十年的繁荣局面。几经修葺的西湖,比前朝更美。统治者带头游乐,使民风奢靡。每年春游,几乎倾城而出,以至堤上无插足之地,湖上无行舟之路,其热闹景象,不难想见,难怪当时爱国诗人林升作诗叹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却把杭州当汴州!"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1日19时,一档全新包装的新闻栏目<新闻楼外楼>在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亮相,由影视频道和杭州电台交通91.8频率在每晚7点同步推出,四位电台主持人亮相电视荧屏,由此带来的"名嘴效应"在社会各界引起不小反响.  相似文献   

4.
梅雪争春     
92年11月,杭州,楼外楼水上餐厅。浙江广播电视厅厅长方文问我,有没有听说杭城“空中大战”?我说昨日刚到,还未听说,愿闻其详。他说,一个月前杭州台新开一套“西湖之声”节目,一下子把听众吸引过去,不但各电台受挤,连电视观众也锐减了。这时,立在一旁的服务员小姐情不自禁地问道:“我可以说几句吗?”“当然”。她说:“我们家过去每晚都看电视,现在不看了,连电视报也不买了。两只收音机对着‘西湖之声’,几个人轮番拨电话,想跟主持人说话哪!”小姐谈话过程中,方悄悄招呼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年底以来,江浙地区涌现出多档以新闻评论为主要内容诉求的新闻节目,如江苏广电开辟了《新闻夜宴》,浙江广电的《九点半》和《谁支持谁反对》。城市台中,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率先推出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楼外楼》,杭州综合频道对原有的《十分关注》进行了相应的改造。  相似文献   

6.
吕芳 《声屏世界》2009,(11):71-71
随着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发展,杭州电视台明珠&#183;影视频道的新闻制作已经完全从线性编辑转到了非线性编辑,《明珠新闻》《阿六头说新闻》和《新闻楼外楼》已经实现了素材共享的网络化制作,实现了非线性制作系统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7.
西湖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轻巧悦目,式样美观携带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杭州西湖绸伞始创于1932年,由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研制成功,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11月5日,省记协在"深化走转改、宣传十八大"颁奖典礼上颁发了第九届浙江飘萍奖,共有10人获得这一浙江省新闻界人物的最高奖。他们是:丽水日报丁子洋,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卫视王俊,杭州文广集团西湖之声孙俊明,浙江科技报吴伯正,浙江日报报业集  相似文献   

9.
上海滩最早的游乐场,应是1912年造于"新新舞台"屋顶上的"楼外楼",而日后的"新世界"和"大世界"等的涌现,则一举奠定了游乐场在都市娱乐文化中的显赫地位。与舞厅、电影院和咖啡馆等单项经营的"泊来品"相比较,既有欣  相似文献   

10.
11月15日,美籍华人招思虹女士捐赠中国近现代文献史料及华侨文献仪式在北京国家图书馆举行。招思虹代表"《金山之路》读者慈善团队"和"旧金山涵芬楼外楼"等同仁,将一批流落海外的中国近现代文献史料及华侨文献无偿捐赠给国  相似文献   

11.
"八千卷楼"是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此楼建于1888年,在晚清杭州盛极一时,对杭州历史文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西湖,这颗东方明珠,不知吸引了多少名人雅士,不知倾倒了多少海外游客.我们老一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十分钟情杭州,喜爱西湖.毛泽东生前把杭州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家",周恩来曾多次陪同外宾到杭州参观游览,邓小平也先后十多次来到杭州,他十分关心杭州旅游业的发展,曾关切地对省委书记李泽民说:"像杭州这样的风景旅游城市,在世界上可是不多的",一定"要把杭州的旅游业好好发展起来".在此撷取小平同志关怀浙江名胜的几朵花絮,捧到亲爱的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3.
在1949年以前,曾经有众多的外国人拍摄过杭州和西湖的照片。在所有这些曾经给老杭州和西湖拍过照片的专业或业余的西方摄影师当中,西德尼.甘博可能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位。《西湖百象》通过展示他于1917-1919年间在杭州拍摄的一组总数为176张的老照片,来探索甘博根深蒂固的杭州-西湖情结,以及他在表现这个古老城市人文景观时所采用  相似文献   

14.
面向西湖而住,即使不是春暖花开,也是人间天堂.1905年前清进士广东刘学询在杭州西湖丁家山下建"刘庄".三面临湖,一面靠山,芳草萋萋,古树参天.因环境优美,建筑精致,陈设典雅而被誉为"西湖第一名园".刘庄日后成为西湖国宾馆,更是因为一连串改变中国甚至世界的命运事件发生于此  相似文献   

15.
林逋和他的山林隐逸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有两位诗人的名字是同杭州西湖分不开的。一位是苏武,他曾两度在杭州做官,有不少吟咏西湖的佳作,其中最著名的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一,因其中的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使得西湖得了个西子湖的美名。另一位是早于苏武的宋初的林道。他是杭州人,隐居于西湖的孤山,终身不仕,以种梅养鹤为伴,人称“西湖处士”。他以一种疏淡的笔致,写了不少描写西湖山水的诗,其中尤以写西湖梅花的最为著名。他的文学成就当然不能和苏城相比,名气也没有苏武那么大,但他的梅花诗在当时和后世都非常有名,影响也不小。林…  相似文献   

16.
丁丙(1832-1899),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家世经营布业,富于资财。其藏书室称"八千卷楼"(沿用其祖旧名),另辟"后八千卷楼"、"善本书室"等,总称"嘉惠堂"。咸丰十一年(1861),由于太平军  相似文献   

17.
流沙 《新闻世界》2007,(9):47-47
一家企业出钱组织了一批农村低保户到杭州旅游,西湖荷花盛开,芳香四溢。这个时节,正是西湖一年之中最为"娇艳"的黄金季节。西湖的荷花,极其有名,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不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杭州市  相似文献   

18.
由杭州文广集团、《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和浙江传媒学院主办,西湖之声、余杭广播电视台承办的"2008全国广播媒体整合发展与崛起方略研讨会"5月14日~16日在杭州召开。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副秘书长张聪、浙江传媒学院  相似文献   

19.
夜,已经很深了。杭州却还没有消停下来。该亮的灯还在亮着,该有的故事还在上演着。西湖的怀抱总是被那些缠绵多情的人霸占,一圈圈地漫步免费西湖,仿佛是要把100年的爱情一个晚上走完似的。我靠在西湖的岸边,一个人,一杯茶,一首可以掉泪的音乐,然后开始酝酿写一个人。  相似文献   

20.
《北京档案》2012,(8):2
正颐和园的西堤是一条人工筑垒的景观带,长约2300米。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到杭州,遍访西湖名胜,尤其钟情"苏堤春晓"的景色,于是让随行画师描绘下来这美景,到京城后,决定在昆明湖西侧开一湖,仿照杭州西湖苏堤的景致建一长堤,堤修六桥,取名为西堤,就是颐和园现在的西堤六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