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江 《新闻世界》2008,(7):23-24
“请不要对灾区的孩子们说:你要坚强”,“请不要在采访中让受伤的人们再次心理创伤”,“请不要在报纸或电视上过多出现血腥的画面报道”——在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的时候,专家们开始呼吁对灾区群众和关心灾区的人们进行更多的人性化关怀。  相似文献   

2.
2005年6月10日,对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的村民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沙兰中心小学的105个孩子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吞噬。灾难考验着灾区人民,同时也考验了去灾区报道的记者们。  相似文献   

3.
王文涛 《兰台世界》2007,(1X):50-51
清末民国时期秦东地区频繁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侵袭,灾区内外人民展开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民间救灾活动。从事救灾活动的既有灾区内外的各种民间组织,也有灾区许多的个人,还有灾民的自救。  相似文献   

4.
“5·12”特大地震使灾区图=f5馆受到重创,本文以绵阳市图=恬馆为例,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大难面前以人为本,快速反应,坚守阵地,流动服务,关爱少年儿童,争取社会支持,抓住发展机遇,努力提升灾区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新闻出版局为昔阳灾区捐款十万元近日,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山西七农业开发局、山西省商检局、山西省气象局和山西省农机局组成慰问团,专程到昔阳灾区举行捐赠仪式,慰问受灾群众。今年以来,昔阳县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严重的灾情深深牵动着全省人民的心,也引起...  相似文献   

6.
“绊(中文为情义)”是在日本东北部灾区看到最多的一个字,抱着不同想法来到灾区的志愿者,却最终都汇聚在了这个字下。这背后是日本自1995年阪神地震的志愿者元年开始,日渐成熟的民间救助力量。  相似文献   

7.
汶川大地震重创了灾区社会经济系统,灾后重建最急需的是智力援助,灾区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应该并能够有所作为:创新办馆模式,贴近灾区,为灾区社会经济系统重构提供多方位信息服务,同时,广集灾区信息,构建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区域文献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8.
九八之夏,我省军民众志成城,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在洪水肆虐过的红土地上至今仍有一支生力军和灾区人民一起担负着重建家园发展经济的重任,他们没有震天动地的号子声,也没有以身堵险的壮举,却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把汗水洒在乡间的小路上,把脚印刻在尚未干透的土地中。他们就是省帮助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发展经济工作组。10月初,江西省广播电视厅遵照省委、省政府发出的“机关干部到灾区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依靠当地干部,依靠广大群众重建家园发展经济”的指示,在两天内从机关处室及电台、电视台抽调8名…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2009,(2):F0004-F0004
由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国广播网和中央台驻四川、重庆、陕西、甘肃等记者站组成的中央台2009年春节灾区慰问报道小组于1月21日至31日分四路赴灾区进行采访、慰问,在报道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和灾区群众春节生产生活情况的同时,带去中央台全体职工对灾区人民群众的新春问候。  相似文献   

10.
新闻窗     
报道员问灾区献爱心本刊讯林杰、士新报道:济南军区某部五名新闻报道员除积极参加部队组织的向灾区捐助活动外,当他们了解到灾区群众过冬物质匾乏时,纷纷找来大量过冬衣物等生活用品,用最快的方式寄往灾区。他们表示:虽然不能同抗洪一线的战友们一起参加抗洪战斗,但他们的心时刻与灾区群众在一起。本刊讯蒋洪林报道:济南军区某部报道员杨尚军心系灾区,8月上旬,主动向灾区捐出了自己平时积错的530元;月底部队组织捐款时,又毫不犹豫地捐出100元津贴红;九月初,刚刚收到的45元稿费也寄给了灾区。本刊讯许本权报道:长江、松花江流…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世界》2008,(7):17-20
当大地剧烈抖动过后,当死亡的阴霾还没有从灾区上空散去的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迅速向遍布不可预知危险的地震前线进发。记者们没有丝毫的迟疑,甚至没有来得及打点自己的行囊。无数记者就这样形色匆匆而又步履坚定的踏入了险途,为我们传递着灾区的第一手信息,以一种悲悯的视角引领我们近距离观察……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后,灾区的各种文献资料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有必要对灾区的艺术文献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并充分利用这些艺术文献为灾区各项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牛年春节过后,武汉晚报用11个整版的篇幅,加一版头条消息配言论,强势推出6位记者到四川地震灾区与灾区群众一同过年的特别报道——《春到汶川》,成为春节过后新闻淡季时的一大亮点和卖点。系列报道一经推出,立刻激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一千多条短信和800多个电话,称赞《春到汶川》专题报道,稿件精彩、极富人情味,图片真实、细腻、感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2010,(9):I0001-I0001
在通信不畅的情况下,为了让灾区群众第一时间获知外界信息,中央电台连夜从深圳调集了5000台收音机,于8月8日安排专机将其运往甘肃兰州,在兰州由部队专车运往灾区。奋战在灾区一线的武警官兵、灾区群众收到由广播人带来的全国人民的帮助和祝福。  相似文献   

15.
四川汶川县发生的里氏8级大地震,对陕西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与四川毗邻的汉中地区最为严重(宁强县青木川镇距离四川青川县仅3公里)。在此次报道抗震救灾的新闻战役中,《西安晚报》从领导到员工,多部门共同协作,各地记者站密切配合、互相联动,采写了一大批高质量稿件。尤其是在汉中一线灾区采访的记者,连续坚守岗位20多天,不但将陕西灾区的新动态及时传递给读者,  相似文献   

16.
~~情义山东 心系灾区 帮灾区人民建个家 山东电视台抗震救灾报道实录~~  相似文献   

17.
工作动态     
心系灾区人民,真情奉献爱心。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吉林省档案局(馆)的广大干部职工及离退休老同志,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向灾区人民捐款,支持抗震救心系灾区人民,真情奉献爱心  相似文献   

18.
《浙江档案》2008,(6):8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省档案局(馆)和全省档案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时刻关注灾区,情系灾区人民,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纷纷以实际行动援助灾区人民。全力做好支援灾区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应急广播电台的建设非常必要,意义重大,能够及时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给灾区人民,把温暖送给灾区人民,特别是能够科学、有效、及时地指导灾区群众做好次生灾害的防范。  相似文献   

20.
汶川大地震一年后的灾区,一切都在废墟上艰难重建。重建的不仅有制度与建筑,还有入心与家庭。结婚、离婚、再生育、流产、夭折……灾难过后,这些“家变”主题大规模地在青山绿水和残垣断壁间上演,大劫之后收藏起大恸,重新幢憬和建设来来的生活,是灾区民众普遍的心愿,而最能安抚他们受伤的心灵的,正是我们成长的母体、元数人奋斗的终极——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