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以2010年ATP年终总决赛和TA年终总决赛的男、女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30场比赛录像为研究对象,对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制胜分手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优秀男、女网球单打比赛中正、反手斜线制胜分比正手直线制胜分运用更多;男子胜盘中正手后场斜线制胜分比负盘强,女子优秀运动员胜负盘中正手制胜分能力相当,优秀男子运动员中胜负盘发球制胜分能力相当,优秀女子运动员胜盘中ACE球和内角ACE球比负盘强,外角ACE球能力相当;优秀男女网球单打比赛中截击、正面截击、反面截击、高压、放小球、凌空抽击制胜分在胜负盘中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2.
对201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和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女子单打11项技术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和逐步判别分析,研究世界优秀女子网球单打比赛制胜技术关键因素,建立判定比赛胜负的判别函数方程.研究结果显示:在世界优秀女子网球单打比赛中ACE球、二发得分率、接发球得分率为比赛获胜的最关键制胜因子,并且它们对比赛制胜影响大小顺序为:接发球得分率>二发得分率> ACE球.  相似文献   

3.
郭健  韩振民 《精武》2012,(28):92-93
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8名世界优秀男子网球选手在2011年和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以及201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中的20场比赛的ACE球出现率和发球直接得分率与发球落点的关系进行分析,找出世界男子职业网球选手硬地比赛中发球直接得分率与发球落点的关系特征。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20,(8):721-72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分析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子双打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和制胜规律。分析不同性质的得失分,明确男双比赛主要得分技术、落点、线路等特征;并结合运动训练知识和项目特征对制胜规律进行分析。结论:在进攻方面杀球使用率最高;在全场技术使用率中,前场技术最高是推球和挑球技术,中场技术是平抽挡技术,后场技术是杀球技术;全场的得分技术运用分析得出:前场扑球得分率最高,中场抽球最高,后场杀球最高;世界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术变化趋势,主要以进攻下压为主。  相似文献   

5.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李娜和小威在2010年澳网单打比赛中的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了世界优秀女子职业网球选手技战术及打法特点,探寻世界男女子职业网球选手的竞技能力特征,以期为我国女子网球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铁  丁海勇  姜全 《体育科研》2010,31(1):90-92
运用现场和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优秀女子网球选手参加的国际上部分赛事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在职业化背景下我国女子网球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网球选手在发球和接发球的技术上更趋向全面化和精细化、底线型打法仍将成为主流、体能和步法也将会成为训练的重点以及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我国优秀女子网球选手要有自己的杀手锏、突出个性化。  相似文献   

7.
对世界女子主流打法弧快类对阵弧快类和快弧类打法的比赛录像进行观察,研究接发球连胜两分的情况下接发球运动员对落点的控制、正反手使用率;在第一分得分的情况下,第二个接发球技战术.结果显示:女子接发球反手使用率高于正手,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先胜一分的情况下,第二个接发球得分中,接抢段得分率明显提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反手斜线配合反手斜线、反手直线配合正手直线等是比较常用且有效的路线配合方式.  相似文献   

8.
深泽  冰沙图 《网球天地》2012,(10):135-135
大家都知道,无论是正反手击球,斜线都比直线的安全系数高。实际比赛中,你会发现,仅仅使用反手斜线球,很难一击制胜或取得较大的优势。此时,出其不意地使用反手斜线球,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录像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3年国内外重大羽毛球比赛中优秀男单选手“前场、中场、后场使用技术得分”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场得分技术主要以扑球和挑球技术为主;中场得分技术主要以杀球、挡球和抽球技术为主;后场得分技术主要以杀球为主。为中国羽毛球队备战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提供科学的训练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中国羽毛球队加强前场得分技术中场得分技术和后场得分技术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等,对我国优秀男子网球选手吴迪和世界优秀男子网球选手德约科维奇在一发和二发球速、落点、成功率、得分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找出差距,旨在为提高国内男子网球选手发球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优秀男子网球选手吴迪和世界优秀男子网球选手德约科维奇在接发球方式、落点、路线、得分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找出差距,旨在为提升国内男子网球选手接发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与统计等方法,系统分析2006年新规则下的世界女子跳马技术发展的新趋向.以"直体"完成"结构组和第二腾空均不相同"的两个动作是当今世界女子跳马动作选择的主要趋向特征;掌握"结构组和第二腾空均不相同"的两个6.5分、乃至更高A分价值的动作是众多优秀选手发展的重点;而高难度下的"高质量"还将是未来大赛制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目前世界排名前五位的女子网球选手在2012年温网和2013年澳网比赛中的比赛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几位选手的技战术特点,总结目前世界女子网球技战术的发展趋势,为女子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世界前5名优秀羽毛球女子双打运动员在2019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1/4决赛、半决赛及决赛中的发接发技战术运用进行数据分析,旨在为羽毛球运动员的多元化发展方向提供思路。方法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等。结果发球大部分以反手发网前场1号区为主,并以前场5号区、后场4号区及6号区为辅助进行技战术相结合的发球方式;接发球过程中,女子双打运动员如遇到对手反手发网前球,接发球方则以推压、扑球为主,其次是抢搓、拨及挑球,如遇到对手发反手后场球,接发球方则以杀球为主,其次高远球、吊球与之配合使用。结论运动员在加强训练的同时,也要研究其他国家优秀组合的打法,做到科学训练,让技术全面发展、娴熟多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ATP官方网站所公布的世界排名前100名的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的技术数据及总积分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统计分析,建立积分回归方程,研究世界优秀网球男子单打比赛制胜技术因素。研究表明,反映发球局的指标:平均每场比赛ACE个数、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挽救破发点、发球局胜率成非常显著性相关;反映接发球局的指标:接一发得分率、接二发得分率、成功破发率也成显著性相关。反映发球局与接发球局的指标成显著性相关的均为负相关。影响世界优秀男子网球单打比赛总积分的制胜技术因素是平均每场ACE球个数、二发得分率、接一发得分率。  相似文献   

16.
以第31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谌龙和李宗伟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谌龙网前小球使用比例最大,后场平高球较少;中场击球反应快、高;后场吊球为主。李宗伟网前小球使用次数多,后场平高球较少;中场回球变化多样;后场杀球为主。两人实力接近,谌龙凭借关键时刻制胜得分的能力、充沛的体能、强大的心理优势夺得冠军。  相似文献   

17.
《湖北体育科技》2019,(4):346-35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就中外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之间的接发球站位、回球方式、成功率、失误率以及回球线路、回球落点等方面能力上的差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与国外优秀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相比主动进攻意识和回球质量较差;接发球技术较为单一,尤其是稳定性不够高,攻击性不够强,接发球小斜线回球使用率低于国外优秀女子选手;接一发的成功率、接二发的得分率低于国外优秀女子选手,而接一发的失误率高于国外优秀女子选手。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及逻辑推理法,对郑洁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参加的6场比赛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郑洁发球失误少,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及二发得分率较高,且接发球得分率、破发成功率、上网成功率及制胜分也较高,但是其发球时速较低,发ACE球数量较少,非受迫性失误较多,这是导致其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资料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塞蕾娜·威廉姆斯参加的本届伦敦奥运会网球女单比赛的全部单打比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小威体能分配合理,技、战术运用得当,技术统计中一、二发得分率、ACE球、双误及制胜分等方面均优于对手,尤其是在发球速和破发率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这些都是影响塞蕾娜·威廉姆斯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4年澳网女单冠军李娜与比赛对手在决赛中运用的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李娜技术全面稳定,战术运用合理,在场上的统治力强;心理素质好,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和双误与对手无明显差别,但二发得分率、ACE球、制胜分和总得分均比对手高许多,经检验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这些因素都是李娜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为中国女网和广大网球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