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等教育向"普及化时代"迈进之时,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职业困惑。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作为一种人职匹配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职业测试与职业规划领域。文章运用该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性格测试,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性格培养的状况,为探索高校大学生职业性格培养提供信息、寻找路径,也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能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论的理论要点,及如何利用该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选择与职业设计,认识和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使大学生习得和拥有胜任某职位或职业并保持和发展相关职位和职业的个性特征、技能特长等特质,胜任力是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体现。建设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5.
任怡 《中国轻工教育》2014,(1):13-15,32
本文使用修订的《中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对来自本科和高职的两类大学生进行了测量,基于班杜拉的三元交互作用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以新行为主义理论为依据,探索了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步入职场,便进入了职业生涯发展的起始阶段.要使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里成功发展,就必须在大学学习期间搞好想应的职业教育,就人力资源课程而言,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意识,着重讲授识人技术、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理论、职业生涯设计方法、职业发展成功理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职业观的问卷调查,经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了大学生职业观的几个基本特点,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现阶段的职业观,进一步研究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职业观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理论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8.
构建主义教育理论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忽视和误区造成大学生职业能力,职业品质与社会就业要求脱节,也成为“高学历,低就业”现象的一个原因。本文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并对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出本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观点,进而引出职业锚理论,并对社会转型期运用职业锚理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季立新 《黑河教育》2011,(10):40-40
运用职业锚理论开展职业能力测试,使大学生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分析,有助于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澹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208-208
职业选择是大学生对自己未来事业发展方向及社会定位的选择,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为大学生提供了准确的自我分析和职业定位的方法,对于有效地指导大学生职业选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水平总体偏高的背景,从目标管理的内涵、特点出发,阐述运用目标管理创新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现实意义、具体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为探索和改进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综合运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积极心理学、生涯发展相关理论,设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咨询方案,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提升其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自我效能感、职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形成模式,分析了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行为的影响,并对应用职业自我效能感理论优化大学生职业行为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质和文化背景,综合运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团体辅导理论,设计出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辅导方案,以提高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从而增强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涯建构理论,构建大学生职业偏好定型、探索、准备等职业适应行为与职业承诺的中介假设模型。通过对1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检验假设模型。结果表明:适应行为中的职业偏好定型、职业探索与职业准备均对大学生职业承诺有正向影响;准备部分中介定型对职业承诺的促进作用;准备完全中介探索对职业承诺的促进作用;最后,定型比探索对大学生职业承诺的促进作用更强。提出在大学生生涯指导工作中,应将重点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而非普及职业常识上;此外,需为大学生提供各类职业的基本技能清单和获取技能培训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准备。  相似文献   

17.
赵朝霞 《考试周刊》2013,(74):139-139
<正>大学生职业素质是大学生在就业时应具备的与职业有关的性格、知识、能力、品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大学生的职业素质高低将直接关系大学生职业选择成功与否,是大学生在职业岗位上稳立足、求发展的内在基础,也是检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需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研究课题。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念尚未成型,具有相当的可塑性。分析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现状,然后分别从职业价值观教育主体引导、设定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及要求我国高校切实加强就业指导的视角,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教育提出比较可行的方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做人与成才的品位,形成天下为己任的职业责任。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的职业指导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活动,清楚职业决策效能感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相互机制是一个有效的着力点.研究发现职业规划探索的失败是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一个主成分,而相应的干预研究也证实了改善职业决策的有效性.文章通过大学生职业效能感和职业决策困难的相互机制分析来探讨干预大学生职业困难的新途径,即提高大学生职业效能感从而降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水平,为进一步提出应对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论就业艰难时期的大学生职业态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态度作为人们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它对于一个准职业劳动者的在校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大学生现在学习和提高、将来实践和发挥职业技术的重要保证。新时期大学生职业态度教育,仅有理论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努力探索切实可行、有操作性的教育途径,充分利用和创造职业态度养成的措施,才能真正培养和训练在校大学生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