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何咏燕 《教育导刊》2004,(15):53-54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与环境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环境意识。我们坚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活动,使科技工作、环境教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并以此创造了学校的特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主要采用渗透式,将教材中与环境问题有关的知识提出来,分散渗透到不同的学科课程里,在开展学科教学的同时,推动环境教育的发展。教师如何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科学观、价值观,关心环保,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已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培养孩子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我抓住教材内容,注重环境教育渗透,取得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国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面向每一名学生,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教育贯穿于科技教育的全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科学素质、科技意识的培养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  相似文献   

4.
马建刚 《文教资料》2014,(25):171-172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雾霾”现象的不断涌现,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师的职责,也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历史教材中蕴含许多有关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学中应注意捕捉环境与教育的结合点,向学生渗透、拓展、深化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5.
李云 《生物学教学》2002,27(10):21-2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 ,人们正面临着诸如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黄河断流、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等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这对未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 ,保护环境 ,提高全民族的环境素质 ,已是十分迫切的任务。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 ,应充分发挥学科特点 ,注意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 ,从而唤起学生环境保护意识。1 课堂教学 ,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渗透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首先要把环境教育结合于课堂教学之中。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 ,有许多与环境教育有关的知识点 ,教师只有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侯德艳 《学子》2014,(1):69-69
正科技与人才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成为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笔者就有意识地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等角度,加强对学生科技意识的渗透与培养,以增强学生的科技素质。一、通过化学史教育,渗透科技意识尊重事实和老老实实的作风,不仅是思想品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化学学科和环境保护科学联系十分密切,应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进行环保教育,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操作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化学学科和环境保护科学联系十分密切,应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进行环保教育,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开展科技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科技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1995年,我们在全市率先成立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由主管科技教育的副局长任组长。领导小组抓协调,抓指导,抓制度,组织全系统科技教育工作者辅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科技教育的领导任组长,区教育局把科技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内容之一纳入学校督导评估项目,要求学校科技教育活动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四落实。局的业务科室经常到校检查、指导科技教育工作。每年局都召开科技教育工作总结表彰会,对辅导学生获省市科技竞赛奖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并以此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宁新出管字[2014]0625号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校特色发展,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校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学校以参与科技部"少数民族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培养和试点学校建设"研究项目为契机,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培训,形成了创新骨干与团队;教师。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在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和自我表现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并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类已进入一个"高心理负荷"的时代,在当代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把心理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进行具体化的研究,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纲》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和融合到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一般的学科教师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正常的学科教学中,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因此,科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科学学科特色,在课堂教学中优化学生心理环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  相似文献   

13.
我校是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在科技教育课程推进与特色建设过程中,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大力培育科技教育特色。我们以特色科技教育活动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师生的科学素养,大力打造学校品牌与特色。
  在科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为此,我们要求教师注重实践与创新,将科学知识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和各项活动中,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增强科学素养,掌握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将科技教育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我校在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渗透科普知识的同时,努力研发以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主的校本课程,把科技教育与课程建设有机整合,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校自编了《我的家乡》《我的学校》《我的学具》《我的游戏》《我的家庭》五个板块三套校本教材,供六个年级的学生分学段使用,极大地丰富了科技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沈彦 《广西教育》2007,(7B):25-25
在我国,环境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在全国纷纷开展起来,语文、政治、地理等多个学科也渗透环境意识教育。然而很多只是注重形式,注重环境卫生和美化环境,却难以深入环境意识教育。在中学的各主要学科中,化学可以说与环境保护的话题联系得最为密切。因此,化学教师对学生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化学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加强环保意识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关系到全民族的生存、持续发展和兴旺发达,人民的环境意识如何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国务院于1996年8月在《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地提出:大、中、小学要开展环境教育。作为学校,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和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其成为保护环境的自觉参与者,对此,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一、转变“应试教育” 观念,将环境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丁彦华 《教育探索》2000,(11):72-72
我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口,对中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我们的做法是:  一、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教师的榜样作用,二是根据学科内容特点,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实施渗透。实施渗透的关键条件是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知识与能力。为此,学校通过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学,依靠特聘教师与本校骨干心理教师举办培训班等系列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水平,加强教师的人格修养,从…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中考由注重知识的考查转向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 ,因此跨学科的试题应运而生 .作为教师 ,转变教育观念 ,拓宽知识面 ,冲破封闭式的单科教学模式 ,实行开放式的多学科的渗透 ,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才能肩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任 .在解答跨学科综合试题中 ,学生往往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知识切入点而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在复习中 ,教师把学科间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复习 ,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 ,使学生从中悟出科学的思维方式 ,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实现各学科间知识的自然过渡 .本文对物理学科中的浮力、杠…  相似文献   

18.
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是当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要。保护和改善环境,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与发展意识是我国环境工作和现代物质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之一,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如何在科学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渗透环境知识,把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教学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了一些常识性的思考与探究。  相似文献   

19.
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有必要利用初中化学教材中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初中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这就我们教师在给学生各项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履行环境保护教育这一新的职能,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育之中,推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对学生品德的教育是重中之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抓住一切契机渗透德育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教师要有德育意识,要用真情来感染学生,要将德育与教学过程巧妙结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实的体验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