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课程和教学改革使教师的角色和教学行为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到目前为止,学科老师的角色定位仍然被深深打下“学科”的烙印,其教育教学行为也更多地受着学科的局限。为打破学科教学的这种局限性,我们提出“日常化学科教学”理念,主张“学科教学日常化,日常生活学科化”。  相似文献   

2.
“教学品质”指的是通过教学行为和教学作风所彰显的学科思想、知识贮备、个人修为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等教学实质.它是一个表达境界的词汇,其核心是教育良知和美的渴求,它代表着人格的尊严及高境界的教育生活.教学品质有“学科特征”“文化特征”“人性特征”以及“美的特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品质内涵及特征的呈现来提升学科教学的品质,从而使学科教学回归本原——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已经在各科教学中灵活运用着,教师们从自己的学科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身心和学科特点,逐渐摸索着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适用的教学方法众多,比较常用的有“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等等,而笔者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学科味”与“生活味”一直以来就是课程实施的一对主要矛盾。“学科味”是由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积蓄而成的。它是学科教学的本质,是学科教学个性的体现。语文学科有着自己的“语文味”,数学学科有着自己的“数学味”……不同学科的“学科味”,展示着不同学科的价值和特征。由于学科知识的产生主要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或自身的矛盾运动,因此...  相似文献   

5.
在由“应式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改革中 ,小学自然也由“知识型”学科向“育人型”学科转变 ,“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育心” ,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自然学科教学中孕含着不少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 ,自然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阵地。1 运用认知心理设计教学过程 ,形成科学态度1 1 通过教学过程能使学生积累一些典型的认知经验 ,就自然教学来说 ,要使学生积累一些典型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经验 ,为此 ,应做到教学过程与科学探究过程相统一。1 2 教学过程要与认知过程相统一 ,以便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发…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学是什么”的“教学本质”追问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制约着教学论学科研究的空间。既有教学论研究框架的形成有三个来源,一是被机械化的马克主义哲学,二是既有教育学的学科研究框架,三是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简单移植。这三个来源使教学论学科发展具有先天性的不足。关于“怎样”的教学论研究将带来教学论学科的“向上”和“向下”的两个路径的转向。其向上发展的路径是思考教学“应当怎样”的教学伦理研究,其向下发展的路径形成描述或解释取向的实践教学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领域的一个新型概念,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运用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教学发展趋势,意味着教师要将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通过探索有效的教学路径来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现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已经体现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师要围绕着“如何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课题来展开有效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当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空洞的说教,干巴巴的讲解,学生只是奉命而学,绝达不到这样的境界。究竟如何实现“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呢?  相似文献   

9.
左强 《教育》2010,(3):38-39
教师的跨学科教学,是一些地方和学校里较为常见的现象。在一些乡镇、农村学校以及民办学校里,教师兼任几个学科的教学任务,或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或不时调换学科的情况都是屡有发生的。教师“跨学科”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是是非非。  相似文献   

10.
《湖北教育》2005,(7):66-68
有这样一句名言:“人,涛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语文,原本就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是一门需要教师在课堂演绎诗意之美的学科。生活中的李伶看上去是那么普通。然而只要走上讲台,她便在课堂上绽放着一位语文教师的美丽,绽放着语文教学的美丽。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一眼清泉,李伶便以她的“美丽”让学生生命的激流在课堂上涌动,一路欢歌,携着学生身心的愉悦,奔向“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之河。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科教学论”课程中存在着理论特征弱化、高水平师资缺乏等问题。“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强化教育基础理论,并加强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拓展以“学科教学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既具有中小学教学实践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学历教师。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科教学论”课程中存在着理论特征弱化、高水平师资缺乏等问题。“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强化教育基础理论,并加强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拓展以“学科教学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既具有中小学教学实践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学历教师。  相似文献   

13.
赵春长 《考试周刊》2012,(15):32-33
阅读课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诸如,知识灌输的教学观念仍根深蒂固,阅读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语文课堂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把语文看做纯工具性的学科,重各种阅读技能的操练,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是高中课程的重要学科之一,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是高考的必考科目,所以,高中语文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教师教得太死板,不能把高中语文这池春水搅“活”.  相似文献   

15.
传统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先辈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传统技艺承载着重要的学科思想与方法,通过深度挖掘工艺中的化学资源,以“揭秘丹泉酒的酿造工艺”为项目主题,拆分项目为“了解丹泉酒的历史”“分析丹泉酒的酿造工艺”“认识蒸馏的实验原理”“领会蒸馏的实验操作”“寻找解酒密码”五个子项目任务,结合化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工艺的酿造过程和化学反应原理.有助于推动传统工艺与化学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学科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非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是研究学科教学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教育学科。“学科教学论”与课程论、教学论并列,同属于教育学的三级学科。“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建设,要从自身学科内容的优化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两方面入手。“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注重制定规划,分层培养;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形成集体优势;对“学科教学论”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等。  相似文献   

17.
赵敏 《教育探索》2001,(6):56-57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深入研究学科之间相互联系 (即“科际联系” )已提上了日程。本文试就高中化学实施“科际联系”教学的缘由、策略和方法等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实施“科际联系”教学的缘由   1.物质世界存在着普遍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宇宙间的每一事物都同周围事物互相制约、互相联系。同理,高中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也必然存在着普遍联系,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学要实施“科际联系”。   2.当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   自 20世纪以来,边缘学科与横断学科…  相似文献   

18.
魏建峰 《教师》2011,(30):106-106
美术教学作为高中学科中的一门辅助学科,在实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学校将教学工作重点放在了语、数、外等主要学科上,使得美术教学始终处于“冷门”学科的状态,造成了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很不利的。  相似文献   

19.
刘耀斌 《教育与职业》2007,(36):118-119
“学科教学论”已实现了从传统教学论向现代教学论的转变,但现有课程体系仍然存在着不足,在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重建“学科教学论”的课程体系意义十分重大,必须从调整课程结构比例、拓展课程类型、整合课程内容、深化课程实践、开发潜在课程等方面,探索“学科教学论”课程的重建途径。  相似文献   

20.
钟启泉 《上海教育》2001,(10):34-36
“教学的重要本质就是一系列的沟通”。克林伯格说:“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性沟通现象,都是语言教学。没有沟通与语言的学科教学是不存在的。”因此,从教学中的沟通与语言的视点重新审视学科教学理论,求得学科理论的范式转换,是势在必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