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专书词汇研究可使我们对专书所处时代的语言词汇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为大型辞书编纂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因此,研究《史记》双音动词可使我们了解代表秦汉时语言面貌的《史记》的一些词汇状况,而以其研究成果与诸如《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历时汉语辞书比勘,则可发现此等大型辞书在编纂时大量吸收《史记》双音动词词汇,如本文所讨论的同素并列逆序双音动词;但亦发现存在一些可商榷的问题,如词条失收、书证滞后等。  相似文献   

2.
专书词汇研究可以使我们对专书所处时代的语言词汇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可为大型语文工具书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因此,研究《史记》双音动词就可使我们了解代表秦汉时代语言面貌的《史记》的词汇状况,且以其研究成果与诸如《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历时汉语辞书比勘,则可发现此等大型辞书的某些释义存在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3.
《史记》是反映秦汉时期语言实录的宏篇大作。从汉语词汇史角度看,它是大型辞书编纂所选秦汉语料的必选专书,因而《史记》在诸如《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编纂修订上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文章以《史记》双音动词为例,从新词新义、增补词条、提前书证等方面展示《史记》在《汉语大词典》编纂修订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动词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重要组成部分。《史记》不乏表示军事行动的动词,考察其军事动词,不但可以了解上古时期的军事文化,也可初步了解上古军事动词的特点。文章以《史记》征战类动词为讨论对象,对其进行初步分类浅析,以为研究上古军事动词提供一些参证。  相似文献   

5.
《史记》是秦汉时期语言实录的一部宏篇巨著,其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大型历时性辞书编纂的角度看,《史记》必当是辞书所选秦汉语料之一,如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就大量以《史记》为语料而设定词条及义项,又大量引之为书证。但就该辞书所收词条看,仍存有不少词条失收问题。今就所检《汉语大词典》失收《史记》双音动词数则作一些简要考释,以期对读者阅读、研究《史记》及辞书的再次修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卢腾 《现代语文》2013,(1):50-53
汉语词汇在同一语义下会出现词汇更替使用的现象,表示同一语义的词增多,增多的同时,旧词或者旧义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通过考察《左传》和《史记》位移动词中表"渡水"、表"到达"、表"去"的用词情况,可以进一步印证词汇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史记》是反映秦汉时期这一断代语言实录的一部宏篇大著,因此其词汇在汉语词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大型历时性辞书编纂的角度看,《史记》当是辞书必选秦汉语料之一,比如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就大量以《史记》为语料而设定词条及义项,并引为书证.但就该辞书收词角度看,仍存在不少失收词条,仅以《史记》词汇考核之,就可发现其漏收词条问题.今就所检《汉语大词典》失收《史记》词语数则考释如下,以期对读者研究及辞书再次修订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史记》是汉语史的重点研究对象。它不仅在词汇方面富有特色,而且在语法方面也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马氏文通》早就指出:“《史记》往往同一句法,‘於’字有用有不用者。”本文在对《史记》全部名词性补语作了一番考察的基础上,试图说明《史记》“‘於’字有用有不用者”的句式特点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史记》的实录精神不仅是良史之德,也是难能可贵的诗学传统。《史记》的实录精神呈现出有别于《诗经》和汉乐府的三个特点:批判政治生活的倾斜性,反映时代民生的宏观性,揭露社会问题的自觉性。《史记》的实录精神深刻影响了汉魏六朝的诗歌创作,汉魏六朝诸多反映时事民生的直笔之诗,慨叹历史现实的曲笔之作,揭露社会问题的诗史之笔,都是对《史记》实录精神的继承与取法。  相似文献   

10.
刘道锋 《现代语文》2009,(10):23-25
《史记》“嫁娶”类动词共有6个:“嫁,妻,适,娶(取),尚,聘”。在《史记》中,以“嫁娶”义动词为谓语的句子呈现出以下语法特征:一般说来,婚嫁活动中的男主人出现在主语位置上,女主人出现在宾语位置上;如果主语、宾语或双宾语中的间接宾语(指人宾语)已分别被当权者和男主人所占据,那么女主人只能屈居于直接宾语(指物宾语)、状语、补语等句法位置上。本文描述了这一语法现象,并揭示了深层次的文化动因:《史记》中“嫁娶”类动词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句法特征,正是中国古代男权社会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观念在语法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5年高频高稳态词表,采用计量研究的方法,分析单双音节动词对在词频、同素与同义关联上的特点:词频上,单音节动词仅在最高频的小范围区域内占数量优势,单双音节动词在高频词范围内的分布,其比值与词频正相关;词形和词义上,高频的单双音节动词同素与同义关联现象突出且均有高频效应,词频越高的单音节动词同素关联与同义关联能力越强。文章通过穷尽性考察,归纳了高频单音节动词的同素关联能力等级表和同义关联能力等级表,将为汉语的动词分类教学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2.
唐人对《史记》广为重视,既有学习与研究,也有实际应用。学习的方式以师徒相授最普遍,研究的内容涉及各个领域。朝廷还以《史记》作为选拔官员的选考书目,在讨论包括礼制在内的大事以及劝谏帝王时,《史记》常常是征引的重要依据。唐人著作以及考察官制沿革等亦均引用到《史记》。  相似文献   

13.
牛运震《史记评注》作为一部点评《史记》的著作,在清代《史记》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其书对说解《史记》的旧注批驳甚多,多言之有理,内容涉及到体例、文字校勘、典章故实、词语训释等多个方面,形式上有批驳其讹误之处者、有辨司马氏之未明者、有可两说并存者、有个别司马氏不误而牛氏误者等四种情况。本文以其书对司马贞《史记索隐》的点评为对象,辨析其纠驳内容与形式,总结其学术特点,以期对清代《史记》学研究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单双音同义名词的主要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所面对的同义词范围远远大于母语使用者所感受到的同义词,单双音同义名词在使用上也常常有偏误产生。本文筛选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185组单双音同义名词,通过对比释义和考察应用实例,来探寻单双音同义名词在词义、色彩、功用等方面的差异,希望为对外汉语的同义词教学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辨析角度,减少学生词汇使用偏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并存并用着大量含同一语素的同义单双音节动词,在汉语双音化趋势下,与单音节动词同义的双音节动词已经产生,为什么单音节动词还保留在现代汉语体系中?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词化程度的高低并不是这类同义词并存并用的主要原因,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之间的差异才是其并存的真正原因.另外,双音化趋势在导致融合的同时,也会导致分化,这是他们并存并用的又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是《史记》发扬光大的时代,俞樟华的《唐宋史记接受史》充分揭示了史记对唐宋史学和文学的影响。该论著将《史记》的接受史与学术史结合起来研究,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唐宋人接受《史记》的重心所在,唐人侧重《史记》的作文之法、文字考证、注音释义、奉为史书之首等,宋人关注《史记》编纂体例、班马异同、史记选本、人物品评等方面。《史记》不仅影响了唐宋文学作品的本身,而且还影响了唐宋文人的文学观念等,唐宋史学和文学的繁荣与《史记》的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论语》双音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汉语双音词少,单音词多;现代汉语单音词少,双音词多。汉语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大变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本文对《论语》的双音词进行专题研究,统计总结双音词的数量及其分布.双音词的构成方式、结构分类以及双音词的词类,并对有关词双音化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桑下饿人故事见于《史记·晋世家》,《左传》《公羊传》《吕氏春秋》《说苑》以及汉画像中亦有记载.但是在这些典籍中故事文本的情节、内容有一定差异,桑下饿人的姓名、身份也模糊不清.笔者认为,《史记》中这则故事的撰写依据了《左传》等早期史料,但司马迁误解了主人公的真实姓名,同时对故事的改写也有不合常理之处.本文试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材料来证明.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司马迁与班固两位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出身与遭际及各自史学才能之不同,因而《史记》和《汉书》中的相同的类传虽记述时代、内容基本相同,但评价却大为不同。表现在对西汉王朝的看法上,《史》多讥剌之辞而《汉》则代之以雍容圆滑的记述。在道德评判上,《史》往往冲破伦理道德的束缚,而根据人物的具体情况定其优劣;《汉》则自觉地以统治者的代言人自居,处处以统治者的正统思想来绳墨历史。在义利观上,《史》重利但不排斥义;《汉》则重义而轻利。《史》、《汉》类传之异鲜明地体现了两位史家的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