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照方抓药,以验证为主。学生在做实验时.经常是按部就班地照课本中的实验步骤去做,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不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会主动去思考换一种方法实验。这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不相适应。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努力深化实验改革,倡导科学素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照方抓药,以验证为主。学生在做实验时,经常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老师讲解的实验步骤去做。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不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会主动去思考换一种方法实验。这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动物学实验多为根据上课讲的内容,按照实验指导,去观察研究一种动物,即是所谓的验证性实验,这样的实验对巩固课堂所讲的知识有一定的作用。但对灵活运用课堂所讲的理论知识去识别、鉴定一种未知的动物却还有较大的距离。而在科学研究中要做的工作却正是这样的工作。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进行这种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近两届学生的动物学实验中,我们开展了有一定探索性、实验指导上也没有的浮游动物和土壤动物的鉴定、分类实验。1 做 法 先由老师讲授浮游生物和土壤动物采样方法和观察方法,学生分组用浮游生物网去…  相似文献   

4.
化学实验教学包括教师的课堂演示和学生的分组实验两种形式。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和我校的具体反映。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实验教学模式也是按“问题——原理——结论——实验证明”的程序教学的。然而学生实验又是按照指定的步骤、要求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中被动大于主动.实验材料,实验步骤是设计好的,实验时间是已定的,一切都是按老师的指令进行.学生在实验中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  相似文献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教好化学课的关键,新教材对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的数量都大大增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化学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  相似文献   

6.
<正>一些教师认为考试不考具体的实验操作,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简化甚至取消学生实验。即使开展化学实验也只是口头讲述一下,或者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和死记硬背相关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化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渐渐地对化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要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并以此为抓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实验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学生实验,在实验形式上为验证式实验;在教学顺序上全部安排在学生学完有关章节之后;在实验内容上是重复教师在课堂上已演示过或已在教师指导下做过的实验。这样的安排方法,使学生只能按照教材所讲的内容或模仿教师的演示去进行操作,结果往往使学生只知道实验应该怎样做,而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笔者依据现代启发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对学生分组实验做了一些改革,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8.
经济落后地区如何尽可能地多做学生实验,同时让每次的学生实验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校领导和师生要正确认识、积极争取实验的进行;教师课前要准备充分,重视操作,强调规范,适时指导,答疑释惑,适当变通一些实验以提高效果;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安全、合理分组、容量适中、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实验是化学的立科之本,也是学生学习化学、探究化学的重要方式。作为一名年青教师在实验教学时既要紧扣新课程标准,又要创新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发挥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为此,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中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10.
1 变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化学实验是一种操作技能 ,只有亲自动手练习 ,才能学会、娴熟和提高。初中学生都喜欢观察化学实验。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动手实验机会 ,将演示实验变为边讲边做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 ,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动机。如镁条燃烧、硫磺燃烧、锌跟稀硫酸反应、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溶液酸碱性用指示剂检验等比较容易操作的实验 ,教师边讲授边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探究实验结论。通过转变课堂演示实验方式 ,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相似文献   

11.
[背景分析] 现行科学教材在每节教学内容中都安排了大量的观察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学到知识、训练技能.因此,实验效果必然是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在平时的实验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几个普遍的不足现象: 1.教师对实验课的要求低.教师往往只满足于学生动动手,对实验教学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如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程度、实际操作水平、实验能力等等,教师很少去思考.因此,学生就把做实验当成是看热闹、做游戏,根本不懂要从实验中掌握什么,自己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怎样从实验的角度去思考科学问题.由于教学的低要求,一堂课下来,学生对实验目的不明确,对实验过程描述不清楚,对记录单填写不完整.在这样的情况下,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就成了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2.
化学分组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不良现象分析与教学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科学的形成、发展、各物质问的相互转化关系,理论的推断,化学概念的形成,知识的巩固,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培养都需要化学实验的验证或发现。由此可见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学生在进行分组化学实验中,由于出现某些不良的现象,实验效果往往不怎么理想,以致不能完成预定目标、实验目的,甚至导致发生事故。因此,需要教师在实验前、实验中及实验后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下我就对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可能表现出的现象及矫治的方法做一介绍,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功效。也希望通过本文,能与同仁们在实验教学方面共同探讨与反思,达到“共鸣”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很多物理知识,光靠讲解,总是耳闻不如眼见,眼见不如实践,更不可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做演示实验时,总有一部分学生着急想看,有时坐在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下课后就带有一种扫兴的情绪,多次这样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的实验,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顺着老师的讲解听的条条有理,可稍停一会儿让学生自己讲解时,却颠三倒四地说不清楚。如果这些实验让学生亲自去做,不仅积极性高,而且会印象很深。如比热这一概念的引出,在初中物理中是一难点,教师边实验边讲,学生总觉得感受不深。这一实验留给学生分组做…  相似文献   

14.
化学实验可以提供丰富而真实的学习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以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转换角色,当好“导演”.笔者就高中教材第二册《苯酚》一节,把苯酚性质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尽可能地与学生实验合并,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的教学设计介绍如下,供同行商榷。(注:本节课在实验室上,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15.
化学是一门实证性学科 ,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采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去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和实验的兴趣 ,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动手、去思考、去探索 ,做到手、眼、脑并用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意志倾向 ,是强化素质教育和彰显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一、激发实验兴趣 ,培养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化学实验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来自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实验成功的体验 ,完成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和教学计划中的学生分组实验是教学的…  相似文献   

16.
彭文胜 《教师》2013,(24):96-96
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下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许多中学(包括示范性中学)能不做实验的尽量不做,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更不用说探究性实验了。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①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普遍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答题就行。②受学科本身限制,许多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  相似文献   

17.
2013年高考正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回顾历年来的高考化学学科实验试题,不难发现试题体现了《考试大纲》提出的"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思想,强调了化学实验题对能力考查的作用.一、引导学生要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学会对知识的归纳、迁移、创新在高考化学实验后期复习中,引导学生要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从深层次上提出问题.同时,要从大的方面去归纳整理,对一些细小的地方也要进行归纳和整理,切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方祥原 《山东教育》2003,(21):106-10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多,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所展示的化学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去探索和思考。然而高中化学众多演示实验中,先有结论,后演示验证的占大多数。验证性实验可以说是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具体翻版,即教师讲,学生做;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越来越多地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从实践中获得知识,从操作中锻炼能力,尤其是理科,实验也由以往的结论性实验变为如今的探究性实验,而在实验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动手探究就必须充分利用资源、给学生创造条件并给予其探究的天地,不死扣书本,不教条主义,该放手就放开手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去探究,去思考,在做和思中大胆设想、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20.
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学化学教学应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学生能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再经过大脑的思考,会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有许多学生在做实验时,只注意现象的变化,没有透过现象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通过实验现象去思考,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加强记忆的效果呢?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