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静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20(3):241-245,262
2005年3月1日,是国际著名声学家、我国现代声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马大猷先生九十华诞,谨以此文表示庆贺。一国家栋梁马大猷先生祖籍广东潮阳,1915年3月1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市)。1926年高小毕业于北平第二十一小学,1932年高中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36年获北京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清华大学电声学留美公费生。1937年12月赴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物理系攻读声学专业研究生,师从Knudsen教授;1938年6月转入哈佛大学物理系,师从Hunt教授继续研究生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声学是一门研究声音的发生、传播、接收以及声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声学进入了各个应用技术领域。在现代工业、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无不和声学发生联系。因此声学是一门渗透性很强的学科。 声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首先要归功于声波的物理特性。声波是机械振动在物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  相似文献   

3.
对国际核心声学期刊从影响因子、期刊WoS领域分布及期刊共被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声学中有影响力的期刊主要集中在与医学相关的超声学领域,如《IEEE音频与语言处理汇刊》、《美国声学会志》以及《声学与振动杂志》都具较高的影响.声学的WoS分类集中在听力与语言病理学、放射医学以及核医学等领域.期刊的共被引分析则更为细致的探测到了声学涉及噪声与振动控制、超声学以及听力及语言声学等7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展现了声学研究各个领域之间的类群空间分布及其关联.  相似文献   

4.
马大猷小传     
<正>马大猷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声学家,中国现代声学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和声学研究所创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他主要从事物理声学和建筑声学的研究,极大地发展了房间声学中的简正波理论,他所提出的简洁的简正波计算公式和房间混响的新分析方法已成为当代建筑声学发展的新里程碑,并已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7,(2):F0002-F0002,F00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主要从事声学和信号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特色研究领域包括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音频信息处理技术,声学智能制导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数字音视频和宽带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6.
声学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本文着重就当前活跃的分支学科,如:物理声学,海洋、大气及地壳中的声,超声检测、评价和成像,声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环境声学和与人类信息文化交流有关的声学等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最后,对我国声学研究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章奎生,1937年生,浙江上于人,1962年同济大学数理力学系建筑物理专业本科毕业,1962~1998年在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科研室声学组工作三十六年,1998年并入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工作,2000年领衔成立章奎生声学设计研究所,至今一直在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章奎生声学设计研究所工作,47年来长期从事建筑声学、厅堂音质及噪声控制工程的设计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李启虎。水声信号处理和声呐设计专家,浙江温州市人,出生于1939年,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启虎院士长期从事信号处理理论和声呐设计、研制工作。结合我国浅海声传播的特点,创造性地应用信息论、数字信号处理、水声工程等理论,解决了一系列水声信号处理中的问题,为我国水声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通过经历的高校有关声学的建筑工程案例,对高校的声学建筑设计进行探讨,针对其不同功能要求的声学建筑,围绕声学重要指标提出建议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超声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40多年。在超声学的普及和推广方面也做过努力。如下是我在超声物理领域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苏丹 《科学中国人》2006,(12):46-46
专家小传赵仁兴江苏江阴人,1945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学术带头人。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长期从事环境声学、环境影响评价教学以及废水处理及资源化等研究。历任河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党委书记。1996年至今在河北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18(2):119-120,161
1首席科学家侯朝焕中国科学院院士,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1958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58—1978年从事声学工程及信号处理研究;1979—1997年从事延时估算、DFT算法、自适应基阵处理、高分辨率频谱分析、被动声源定位、数字系统、超高速信号处理器、VLSI信号处理以及专用DSP芯片等领域的应用研究;1995年至今从事通用DSP结构-RNIW和通用DSP&CPU芯核的研究。在并行处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信号处理应用等领域成果卓著。上世纪80年代即开展并行阵列处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e-Science(科研信息化)的最新发展,分析e-Science的主要构成,提出在海洋声学观测领域对e-Science的迫切需求,并研究e-Science在海洋声学观测领域建设的主要问题,为促进e-Science在海洋声学观测领域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声学定位原理和定位模型两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重点针对风的因素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修正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声学定位法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经典的线性声学理论与非线性声学理论以及一种非经典的非线性声学理论即基于接触作用的非线性声学理论.通过数值方法验证了接触非线性声学理论对于定量评价材料内部裂纹形态及损伤程度的可行性,并将数值试验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索新的测量棉纤维中的麦克隆指数的方法.研究原因:乌兹别克斯坦新出台的关于棉纤维指标的规定,同时应对世界范围内对于棉纤维质量的要求.方法:通过声学原理和声学控制装置测量麦克隆指数.结果:根据不同的棉纤维表现出的物理学性质测量出不同的麦克隆指数.结论:声学方法测量的麦克隆指数更加精确和有效.  相似文献   

17.
我于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冻土研究。我主要在青藏高原上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从音乐声学的角度,通过响度、动态范围、谐音时域能量、非谐波成分、频响曲线等方面,对人工皮二胡与蟒皮二胡的音强与音色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经历的高校有关声学的建筑工程案例,对高校的声学建筑设计进行探讨,针对其不同功能要求的声学建筑,围绕声学重要指标提出建议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应用声学>在20多年的办刊实践中,从期刊的定位、主编和编委会对稿件的把关、依托主办单位的学科优势组稿、约稿,以及编辑部通过期刊栏目的设置和调整,刊物的宣传等方面,将最新的声学研究成果、前沿的声学动态及时地传送给读者,使之更好地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