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钓鱼》2007,(14)
在苏州漕湖,“台钓”损失子线是家常便饭。1号母线配0.6号子线,断!改成0.8号还是断,就是换了1号也不顶事。子线涨,母线也跟  相似文献   

2.
大鱼横着牵     
严实 《钓鱼》2006,(23):38-38
在苏州漕湖,常熟昆承湖,“台钓”普遍使用4.5米手竿,可是中鱼后连鱼影都没看见钓线就断了事几乎天天都有发生。大鱼挣断钓线不可避免,为什么不用粗,或者强度高一点的子线昵?以钓鲫为主,子线当然不会太粗,然而从0.6号开始,0.8号、1号、1.2号,到1.5号就不敢再高了,因为再往上断竿风险大了,谁愿意为一条鱼损失钓竿呢?  相似文献   

3.
邹思全 《钓鱼》2007,(10X):44-45
春天钓鲫鱼时,有几次遇到大鱼咬钩,钓组被拽去了几副,也没钓上一条大鱼,就有了改装内置橡皮筋钓竿的打算。回家把“世钓灵”找出来,根据光盘上的介绍,改装在一根4.5米超硬调手竿上,内置橡皮筋1.6米。改装后竿长4米,齐竿线,主线直径0.24毫米,子线0.2毫米,伊豆5号钩,配“钓鱼郎”一号钢脚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钓鱼》2012,(14):61-61
“劲磨”是由湖北定龙钓具生产的高档手竿线,定位于竞技钓和高端休闲钓。主线0.3~5.09,子线0.1~3.0号,50米/盘。这也是定龙钓具15款钓线中销售最好的一款。  相似文献   

5.
杨毅 《钓鱼》2009,(2):19-20
我在钓50克左右的鲫鱼是常用0.5号的主线,子线会准备0.15号、0.29两种,2~3号的袖钩。子线长度一般是15cm。这种小鲫鱼线组,可以在最开始拿0.159的细子线过来,探摸一下钓位上的鱼情。有小鲫鱼时安心钓小鲫。遇到150克以下鲫鱼也是从容应对。但是,线组上的8字环,最好是利用那种带有快速环线功能的别针环,不要用鸭嘴环。这样做可以灵活的根据鱼口的大小变化,灵活的更换子线。  相似文献   

6.
王路桥 《钓鱼》2006,(24):56-56
10月初,我出钓两次,用的饵是试用龙王恨公司的新品饵——麝香蓝鲫。所钓野塘约6亩面积,水深1.2米,金鱼草茂盛,野生鲫鱼多,有白条、鲤鱼、草鱼、黑鱼、杂鱼。白条数量众多。所使用的钓组为4.5米台竿,1号大线,0.4号子线,新关东0.5OC钩。两次出钓气温为21℃,水温约19℃。风向为北风1级。所选择钓位为坐西向东。  相似文献   

7.
宿聚生 《垂钓》2010,(10):39-39
在我看来,竞技钓主线并不难选,只要是品牌钓线差不多都能胜任.而子线,本来能出产0.20号以下细线径子线的品牌厂家就不多,而其中又有涨号的、质地难尽如人意的,想选到一款可心的、放心的竞技子线比较不窑易,因此,本次东美评测产品我申请了东美“幻影”竞技线子系0.20号。  相似文献   

8.
邹思全 《钓鱼》2012,(21):30-31
2011年10月9日,我在南沟水库,钓3.5米水深。钓获4条鲢鱼、7条鳙鱼,个头都在2.5千克以上,最大一条鳙鱼重4.6千克。10月19日,在鸡关峪水库西岸的浅水滩处,使用4.5米手竿,所钓水深2米,本来是去钓鲫鱼的,却因是连续三四天22摄氏度的高温,遭遇到鳙鱼群的“攻击”,就换上一根二八调性的硬竿子,2.5号主线、1.5号子线、0.6号新关东钩,钓获2千克以上的鳙鱼27尾,2千克左右的鲢鱼11尾。10月25日在南双泉池塘,使用4.5米手竿、1.5号主线、1号子线、新关东0.4号钩,  相似文献   

9.
输给凯夫拉     
吴芜 《钓鱼》2007,(1X):22-23
如果给个选择题;钓尾重0.5—1千克的鲤鱼,该选择0.4号、0.6号、0.8号还是1号子线?相信大家会在0.6号和0.8号之间选择。然而在漕湖。用1号子线都嫌嫩,那里的鲤鱼野着哩。  相似文献   

10.
渔典     
之晔 《钓鱼》2006,(1):25-25
漂游钓法由台湾钓手创造的应对离底和半水罗非鱼的一种钓法。它的钓组特点是悬坠上移,从坠下子线、坠上母线变为母线穿坠而过并能自由定位,并使系接子线的转环脱离铅坠。这样,子线的长度相应缩短,但坠下母线的摆动依然能使运动中的子线呈剪刀式,只是摆幅比转环紧挨着铅坠时小了  相似文献   

11.
汤梦君 《钓鱼》2014,(10):26-27
冬季因为低温,目标鱼基本以鲫鱼为主,所以用竿、钩线搭配、饵料等方面完全可以只针对鲫鱼来制定专一的钓法。去年一个冬季,我用0.8号的主线配0.4号的子线和0.6号的主线配0.3号的子线两套线组,用2~3号无刺金袖钩作钓,钓获的鲫鱼个体在200~500克之间,并且有过几次尾数破百的丰收记录。  相似文献   

12.
姜姜 《垂钓》2013,(8):40-41
罗汉果的困惑: 此次征战碧流河,我被欠风狠狠闪了一下腰,突然觉得自己不会钓鱼了。当日风力较强,至少5级以上,我把钓位选在了一处小湾子口的凸起部位,我坚信这是个黄金钓位。南面是一座矮山,北面较空喊水下多岩石,最北处水深约1.2米。我使N3.6米超硬手竿、2号袖型钩、0.5号主线、0.2号子线、1号枣核标,薄铅皮作坠。这是我在池塘钓小鲫鱼的惯用钓组,适合钓小型快鱼、轻口滑鱼。饵料采用比较松散的香甜型商品饵。  相似文献   

13.
杜新财 《钓鱼》2009,(13):50-51
三、手竿钓法 手竿钓。线组的总长略短于钓竿,以长度4.5米的手竿为例,主线的长度不能超过4米,线径则应倍数于子线,以防猎物将饵钩拖入石缝,或是子线缠绕了海藻的根茎,致使主线断损累及钓组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4.
姚兵 《钓鱼》2009,(19):55-55
一、浮游矶钓:不同于沉底钓法,钓组为悬浮未触底。采用浮标包括阿波、阿达力、直立式浮标、乒乓浮标等等,对象为黑毛、白毛、黄鸡、黑鲷、水针、白达仔、黑达仔、臭肚等等浮游性鱼类,夜钓则目标主要为白带鱼。钓法种类多样且多变,钓场为矶岩海岸或防波堤甚至蚵棚。一般矶钓竿在钓场大约从0号竿到2号竿左右,离岛钓场用到3号或4号,卷线器选用1000型到3000型左右,母线一般采用3号到6号浮水线,子线用1号到59碳纤线。另外购置太空豆、转环、水中浮标、夜光珠等等小配件。浮游矶钓可再细分成多种钓法,一般矶岩、防波堤、船矶、筏钓都有相当的差异,是一种钓法最多样的钓游方式。  相似文献   

15.
夏钓鲢鳙     
一、浮钓。是擒拿鲢鳙的主要钓法,适用于手竿、海竿和插竿。手竿以4.5~6.3米硬调竿为佳;海竿为1.8~3.1米硬调竿均可;插竿常用2米左右的硬竹梢。钓线主线径为0.4~0.6毫米,脑线为0.35-0.5毫米。钓钩为长柄宽腰锐钩,常用的是伊势尼11~14号,挪威钩12~16号。  相似文献   

16.
邹台龙 《钓鱼》2007,(1S):52-54
我们常看到一般钓友在垂钓时发生钓组缠线的情形,就是说子线与母线或浮漂互相缠在一起。如果是轻微的缠线还好,万一严重的话,可能整组报销,重新再来是件麻烦事,一天之中发生个几次,相信你的钓兴一定会大打折扣。所以说要减少这类事情发生,我们必须从装备上改进,从整个钓组上改进,从浮标与母线上改进,这都非常重要,绝不要偷懒或图省事,这是钓技改进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一、钓竿:3.6~4.5米,其中以3.6米为最佳。二、钓线:母线2~2.5号;子线1.5~2号。三、其它:钩以伊势尼6号为佳,绑好双钩后子线的长度为24~34厘米为适宜。浮漂选用达摩漂,调六钓二,用快速别针将母线与缚好钩的子线相连整个钓具完成。抄网选用直径35~45厘米的质地较轻、操作自如的大口抄网为好。在到达钓场后,将颗粒饵料用鱼池的水泡开拌以香精、酒、蜂蜜使之能一捏成团下水后约2-3分钟即散,如粘度不够可加人少许面粉。在做完饵后便可以选择钓位了。我选位是找鱼星,找到鱼星后便在鱼星处撒一把配好的饵料,但不能撒得太多有拳头…  相似文献   

18.
韩卫东 《中国钓鱼》2004,(11):10-10
一般采用1.5~2.1米的硬调海竿,安装叉齿型手拨绕线轮,根据钓取鱼的大小和钓场水域的面积配备直径0.25~0.4毫米,线长50~200米的强力柔性钓线。钩为高强度且钩尖锐利的12~20号大钩。坠必须为通心,且坠在钓线上滑动流畅,视抛投的远近选择20~50克。线穿过坠直接系单钩,在距钩20~30厘米处的线上用医用胶布缠绕成结,以限制坠向钩方向滑动,但不能限制坠向线上方滑动。施钓时应使用保持钓竿水平或  相似文献   

19.
金和锵 《中国钓鱼》2006,(12):21-21
一、钓具的选择。冬季鱼儿活动较少,行动迟缓,摄食动作也比较轻。因此,在选择钓具时应要求:线软、钩小、坠轻、漂短。如钓鲫鱼可用1~2号伊势尼钩,主线一般用0.8号或1.0号的;钓鲤鱼则可用3~4号钩,主线则可用1~2号。  相似文献   

20.
为了多钓鱼和钓大鱼,我下了不知多少功夫,可谓“垂钓十多年,钓法换百回。”如今我摸索出了一种适合在大水面钓大鱼的方法,自诩为“大水面台钓法”。此法使用的钓具是:“飞鱼”牌6米硬调手竿,“富司达”3.5号强力线做主线,2.5号线做脑线,“狼王”12号浮漂,伊势尼8号钩。钓饵除用蚯蚓外,主要是“龙王恨”系列鱼饵、碎饼、碎米、玉米粉与面粉拌和而成。施钓时一般采用调四目钓三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