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食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国民学习与掌握饮食有关的知识,培养正确的饮食选择能力以及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一种教育。开展食育活动,要求将健康饮食的观念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态度和饮食习惯。文章以日本为例,通过探讨食育活动中所蕴含的对于幼儿身心发展以及教学工作开展的独特价值,对我国进一步推行食育计划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2.
《师道》2011,(Z1)
食育,即饮食行为教育,每个人通过愉快、简单的教育,把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变成自己的饮食习惯。食育在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比较流行,尤其是日本,更加注重食育,2005年就通过了《食育基本法》,在全民强制推行食育,旨在培养健康的下一代。长期食用高脂肪垃圾食品,会诱发多种慢性疾病已广为人知。专家调查发现,学生饮食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如片面追求饮食  相似文献   

3.
冯晓洁 《动漫界》2022,(20):78-79
食育,即以食物为载体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的过程.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启蒙基地,是教会幼儿识别各种食物,养成良好、健康饮食习惯的第一站,因此在幼儿园开展食育课程非常重要.我园一直努力通过食育课程对幼儿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和生活技能,促进幼儿的人格养成、兴趣及情感提升.  相似文献   

4.
“食育”虽在国家课程层面没有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进入小学教育,但在2022年版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劳动等课程标准中处处都有“食育”的身影。本文提出以融合为基础,结合相关学科教学内容、传统文化、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和学校教育特色,充分挖掘“食育”课程资源,通过开展项目式“食育”主题活动,从“学餐桌礼仪”“探饮食文化”“践劳动之行”“育美好品质”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饮食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形成良好的饮食观。  相似文献   

5.
季红珍 《成才之路》2020,(3):102-103
3岁~6岁是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通过开展食育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有关饮食的知识,具备选择饮食的能力,培养幼儿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理解和传承饮食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教师要善于将食育主题活动与生活教育、环境创设、礼仪教育、传统文化相结合,培养健康、文明的幼儿。  相似文献   

6.
食育,最早见于日本养生学家石冢左玄于1896年写的《食物养生法》一书,除了饮食习惯、饮食卫生,还包括通过饮食活动开展的相关教育。食育贯穿一生,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一环。成都市盐道街小学528校区积极开展“中国美食”相关学科项目化学习,通过融合教材内容和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探索饮食背后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食育是以食物为载体的全方位教育管理理念,是涵盖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教育.依托高校食堂开展好食育工作,对改善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培育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食育侧重的饮食营养、饮食安全、饮食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对高校食堂开展食育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并就开展食育工作提出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日本通过十几年的食育践行活动,国民的饮食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绘本是幼儿阶段食育教育践行的一个重要手段,值得我国食育研究者引起重视。本文期待所探讨的内容能够对国内食育教育工作者和绘本创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食育”即饮食教育,饮食教育应从儿童抓起。广西实验幼儿园积极开展“食育”活动,了解幼儿在家的饮食情况和家长对“食育”的困惑和需求,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期深入开展“食育”,进一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构建幼儿园膳食科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前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教育重心由重分数向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转移。在如今幼儿园、小学都设立食堂的大背景下,"生活即教育"与"做人,做健康人,做幸福的健康人"的教育思想理念渗透在各个领域。本文将陕西关中儿童食育礼仪、文化传承与小学实践类课程及社团活动结合,着力于让孩子通过一系列的食育活动,了解关中食文化与相关礼仪,在文化熏陶与传承中培育健康的饮食理念,形成良好的饮食礼仪,进而学会选择食物、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全的人格。"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本文旨在以儿童食育为抓手将传统食育礼仪文化融入于儿童生活中。  相似文献   

11.
祖桂枝 《福建教育》2023,(16):54-56
<正>幼儿园的食育,即与饮食活动相关的教育,以食育之、寓教于食,主要包括饮食教育和饮食教育过程中所涉及的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包含生理满足、习惯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传统的饮食文化等内容。食育不仅能改善幼儿的健康状况,还能培养其良好人格和生存能力。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与落实,越来越多幼儿园开始重视并尝试开展食育,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育新幼儿园食育环境的创设、食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健全合理饮食与健康管理的方法等方面的阐述,探讨有效的食育实践策略.让食育进入生活课堂,形成幼儿园师幼健康理念,均衡饮食,科学规范卫生保健,并促进幼儿动作协调发展,产生愉快情绪,养成良好习惯,让幼儿能自主、自在、愉快地获取营养,做自己和生活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13.
许卉 《动漫界》2022,(8):88-89
幼儿园食育课程,指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基础而设计和实施的一系列针对幼儿的饮食活动,最终目的是促使幼儿掌握一定的饮食知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实现健康快乐成长.我园以项目学习的形式开展了食育课程,在幼儿园真实的情境中,基于幼儿感兴趣的主...  相似文献   

14.
<正>食育,即饮食教育,是指人们通过与饮食相关的活动与教育,学习食物、食品相关知识,习得正确的饮食行为,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节气饮食养生文化是我国传统食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心态与身体和谐的道理,也生成了  相似文献   

15.
<正>“食育”是日本医师石塚左玄(1851~1909年)于1896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体育、智育、德育即食育”。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李里特教授将“食育”理念引入中国,并扩大了“食育”的内涵: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饮食安全、饮食文化等饮食知识教育,让学生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和选择“食”的能力,培养具有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有传统饮食文化理解力,有良好饮食习惯的人。从幼教实践看,3~6岁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开展“食育”课程,不仅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芳 《成才之路》2022,(4):104-106
食育是指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幼儿园开展食育课程不仅有助于解决幼儿的吃饭问题,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进餐礼仪和习惯,让幼儿懂得食物的来自不易,学会爱惜粮食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有效开展食育课程.文章从依靠相关教学、实施食育课程,借助游戏形式、开展食育活动,通过家园共育、...  相似文献   

17.
食育是指饮食教育以及通过饮食相关过程进行的各方面教育,其目的不仅是促进学生的健康,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保持健康的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独立处事能力、爱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8.
陈粮宜 《福建教育》2023,(14):22-24
<正>食育即关于饮食行为的教育。食育以食物为载体,以与食物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同时关注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传统文化的传承、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是一种可以融合“五育”的综合性教育。食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关乎着祖国的未来。2021年9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要加强食育,引导儿童科学均衡饮食。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等健康问题愈发严重,这与部分学生缺乏饮食知识,保持不良饮食习惯不无关系。同时,“双减”政策推行之后,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25):181-182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食育"的内容相当丰富。本文作者巧妙地将"食育"与自然角探究活动、生活体验室活动结合,三者一气呵成,寓"食育"于自然之中,寓"食育"于生活之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断激发幼儿对萝卜的兴趣,并及时抓住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以生活体验室为着力点,设计符合幼儿兴趣、需要的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现况,指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合理饮食及为营养课程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幼儿食育教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查阅文献及专家讨论的方式自行设计问卷,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6个班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较低,在改变不良饮食行为的态度上不积极,三餐进食不规律及膳食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鉴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不容乐观,应将儿童营养相关课程纳入幼儿教师培养方案,并通过各种措施改善学前教育学生营养素养,通过提高自身营养素养,为将来入职后更好的进行幼儿食育教育,改善幼儿营养状况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