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德州及周边鼓乐班器乐曲目的应用及其文化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目是传统音乐传承的重要表现载体,同时,也是民间艺人和乡民思想观念的体现。本文分三部分:一、鼓乐班的表演形式及曲目统计;二、鼓乐班的常用曲目分析;三、民间曲目的文化观照。笔者认为:1、大部分优秀的民间吹打乐曲没有失传,它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顽强的传承下去.2、反映了两千多年礼乐制度的继承和新时期的“礼”“乐”重构现象。3、流行歌曲吹打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德州鼓乐班器乐曲目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州鼓吹乐是山东鼓吹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德州鼓吹乐的恢复和发展,使优秀的民间吹打乐曲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顽强的传承下去。目前德州鼓乐班不仅可以演奏传统曲目,还可以表演流行的现代曲目,它不仅继承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礼乐制度,而且正在重构新时期的“礼”与“乐”。  相似文献   

3.
以新乡这个特定环境为背景,介绍了在此地产生的众多的鼓乐品种及大型鼓群,并就鼓的命名、鼓牌名称和形象的口诀谱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论述,揭示了新乡民间鼓乐的丰富内涵和浓厚寓意.  相似文献   

4.
我校民族鼓乐进课堂教学已经十多年了。欣喜的看到一届届学生对民族鼓乐进课堂的热情之高,学习鼓乐的兴趣也越来越浓,鼓乐演奏水平也越来越高。由各班挑选的精英组成的校少儿鼓乐团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屡获金银奖。但在鼓乐进课堂的教学与乐团的排练中也出现了一些困惑与问题,通过多年的摸索,更是寻找到了一些相应的策略与方法。接下来我就简单说说。  相似文献   

5.
以新乡这个特定环境为背景,介绍了在此地产生的众多的鼓乐品种及大型鼓群,并就鼓的命名、鼓牌名称和形象的口诀谱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论述,揭示了新乡民间鼓乐的丰富内涵和浓厚寓意。  相似文献   

6.
西安鼓乐在历史传承中,民俗活动表现突出的庙会鼓乐活动是不可忽视的传承途径。源远流长的庙会文化生活,为西安鼓乐增添了传承的活力,增加了鼓乐艺人习乐的动力,成为西安鼓乐主要的表演场所、展示才艺、助兴表演的地方。庙会文化活动对西安鼓乐传承起了重要作用。研究庙会文化,对于探讨西安鼓乐获得生存和继续传承的活力,推进西安鼓乐的研究等,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鼓乐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枚瑰宝。如今的龙都娃娃鼓则是通过把鼓乐的表演过程加工、改编、定型为十三个步骤,从而适合儿童玩耍,成了龙都人的至爱。南京市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进一步分析学校所处区域特有的文化优势,逐渐将鼓乐文化融于学校的育人理念之中,提出了"传承鼓乐文化精髓,打造艺术特色校园"的发展思路,将传统鼓乐文化作为龙都小学校园文化的一块奠基石。  相似文献   

8.
鼓乐徽章     
我决定争得鼓乐徽章。每天晚上,我都要花时间来练击鼓。我喜欢鼓乐《斗牛士》,它能鼓舞士气。为了提高自己的击鼓速度,我反复练习。有时连续击鼓5分钟,不停手。咚咚哒……我打得手发酸,终于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2008,(9)
我厂是专业生产少先队鼓乐的企业,自成立以来秉承"服务,发展,创新"的理念,凭借优良的产品质量和信誉以及自己独有的专利项目(大;小鼓腹托,大鼓鼓角为我厂专利项目,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产品行销全国的20个省市自治区,并多次为国家大型活动提供用鼓,其产品受到专家及领导赞许。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与各级辅导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新学年开始之际,北京七色光鼓乐厂愿与各位辅导员老师共同携手,为少先队鼓乐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许多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目前,西安鼓乐在政府的扶持下,其发展速度虽然较解放初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本文通过梳理西安鼓乐历史发展及现状,探讨在非遗保护前提下,西安鼓乐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并以西安鼓乐与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运用数字化转换等融合发展新思路,让西安鼓乐带动西安文旅创新,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承民间音乐文化,开发音乐教育的新课程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音乐教育有责任充分开发与利用民间音乐文化中的乡土资源,设计好传承民间文化的音乐课程,引导学生认识民间音乐文化存在的价值以及传承家乡乡土文化的意识。文章介绍了利用民间音乐文化中的乡土资源,开发音乐教育新课程资源的具体流程,以及开发与利用乡土音乐课程资源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和音乐文化的繁荣,促进了蒙古族民歌与不同音乐体裁和创作方式的逐步结合,孕育、产生了以蒙古族民歌为题材、具有蒙古音乐风格的器乐曲。蒙古族民歌的器乐化发展,既保持了民族音乐的内涵和普遍的表现形式,又融合了当今中西音乐的多种创作技法,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将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族声乐艺术风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传统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民族声乐种类极为丰富,风格多样。"风格"由审美情趣、文化特征、生命状态等内容构成,是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它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是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它的民族性、语言性和发展的包容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以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从而形成一种不失民族风格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14.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多民族的省份就具有多民族的音乐文化.在贵州这片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土地上,苗族民间音乐成为了贵州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一枝奇葩.研究和保护贵州苗族民间音乐时于贵州乃至全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民族声乐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中西混杂、特色模糊等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民族音乐理论的边缘化,民歌在现代社会的式微,声乐教育的技术本位,对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科学性缺乏系统总结,民间与音乐院校缺乏和谐有效的协作等。  相似文献   

16.
试论民间音乐艺术在旅游产业中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间音乐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传统农业文明日渐衰落,民间音乐形式正渐渐在真正意义上的“民间”逐渐消失。全文从商品经济的视角,结合本土文化,把民间音乐融入旅游产业文化进行探究,使其更好的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南通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具有南通品味的民间音乐,其中南通原生态民歌极其丰富,南通号子、海门山歌、吕四渔号是南通民歌的代表。在民间歌舞音乐方面,海安花鼓音乐较为突出;戏曲方面南通僮子戏是南通广大农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近几年来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多民族、多文化的世界,需要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以中国民族音乐为本,弘扬保护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了解学习世界音乐文化"是中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原则。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观"需重视:转变教师观念,改革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尊重审美规律,用美的音乐来说话;紧扣时代脉搏,融入时代元素。  相似文献   

19.
音乐多媒体教学能够打破传统单一枯燥的讲授方式,辅助使用音乐图像学、音乐考古学、民俗音乐学等多种研究方式,比较直观的展示音乐史上比较重要的乐器、乐谱图片资料等,有效的提高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保定易县后部村“十番乐”是民间的一个地方乐种。通过对其音乐和化的考察、分析,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化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