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闲中书趣     
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是一部专门核对名实的巨作。在“全梁文卷四七”章次,核对郑文焯《半雨楼丛钞》中“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生之涯”一语的发现,这句话原来并不是出自陶弘景之笔,而是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时说过的话:“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安能悦有生之涯”。 也许文人在世总是不如意的,所以往往在意志隳颓之时,而将精力放在那些虽无补于世却益于自我身心的玩物之上。“古玩”,就是这个意思吧。项鸿祚《忆云词》丙稿自序说:“嗟乎!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将一个“悦”字易为“遣”字,不觉平添了一些凄凉。  相似文献   

2.
收藏是太平盛世的一种文化现象。当今收藏界藏品之多、种类之繁,可以说浩如烟海、五花八门、难以计全。在五彩缤纷的藏品中,我对地图收藏情有独钟。地图,它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地图的存世量是无法估计的。我的地图收藏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我在农村插队当知青,那个年代农村的文化生活十分贫乏,能看的书籍了了无几,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1983,(4)
“开卷有益”,是一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意思是说,只要你常常打开书本读下去,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开卷有益”是一句成语,原出自宋太宗赵匡义之口。据宋人王辟之所著《渑水燕谈录》记载:“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所提《御览》,系指《太平御览》,为宋初四大类书之一。该书由宋太宗亲命大巨李昉等编篡,自太平兴国元年(977)开始,历时7年方完成,初名《太平总类》,或称《太平类编》。全书共一千卷,引书浩博,多至1690种。其中汉人传记百余种,旧地志两百余种,皆为当今佚书,  相似文献   

4.
大约于1763或1764年,也就是短暂的太平年代乾嘉盛世,一代英才曹雪芹即在贫病交加中赍志而殁,身后只留下相对完整的前八十回《石头记》,或许还有些后四十回的残稿及写作提纲。其后,又经高鹗和程伟元续写后四十回,并对全书进行修订和刊行,于是,我们就有了洋洋一百二十回的全本《红楼梦》了。  相似文献   

5.
大约于1763或1764年,也就是短暂的太平年代乾嘉盛世,一代英才曹雪芹即在贫病交加中赍志而殁,身后只留下相对完整的前八十回《石头记》,或许还有些后四十回的残稿及写作提纲。其后,又经高鹗和程伟元续写后四十回,并对全书进行修订和刊行,于是,我们就有了洋洋一百二十回的全本《红楼梦》了。  相似文献   

6.
1 为什么要修《四库全书》 盛世修书,这是中国的传统。宋太宗命令大臣学士修《太平广记》500卷、《太平御览》1000卷、《文苑英华》1000卷。宋真宗进一步继承这个传统,修《册府元龟》1000卷。称为宋代四大书。明代永乐皇帝诏修《永乐大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非常值得骄傲的一部大书。清代康熙皇帝诏修《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康熙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成亲王胤祉让他的门客陈梦雷修了一部10000卷的大书《古今图书集成》,雍正四年用铜活字排印5020册。  相似文献   

7.
人间情怀     
杨诚勇先生的《盛世微言》放在我的案头,扉页有他的签名,时间是2000年11月。书是2000年10月刚刚出版。可以看出,送书是在他拿到样书不久。时间之快,让我感到了其中的浓厚情谊。 这是诚勇兄送我的第二部书。1998年,他煌煌30万言的《晓阳杂文集》出版后,也是很快赠我一本。接到《晓阳杂文集》后,即有为文集写点文字之意,后来终于搁下了。想要说的话,最后变成了一封短信,而且我记得,其中提到的,还是后来收入《盛世微言》的《善待下岗》。因为,我是深深为该文的情怀所感动,差不多到了几乎不能自己的程度。 《盛…  相似文献   

8.
2月4日的《新京报》上有则新闻,标题为“第四次群众安全感调查:九成公民认为有安全感”。假如仅看新闻标题,还真有一种置身“太平盛世”的感觉,可仔细读新闻的内容才晓得,原来对于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是否感觉安全的问题,认为有安全感的九成公民中,选择“基本安全”的竟占近六成。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还有9.16%的公民选择了“不安全”。  相似文献   

9.
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由河北《承德晚报》选送的通讯《华美金凤鸟:欣逢盛世我出山》,最终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聂震宁:出色的复合型人才聂震宁出生于江苏,求学于北京,成长于广西。在80年代,以青年作家而知名,发表过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及诗歌、散文、文学评论作品,出版过小说集《去温泉之路》、《暗河》、《长乐》等,并以短篇小说《长乐》和中篇小说《暗河》等作品赢得过荣誉。特别是《长乐》至今仍是当代小说选本的常选作品。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中国,作协会员,首届庄重文文学奖获得  相似文献   

11.
《传媒》2005,(6):37-37
在第十五届全国书市上,资深新闻人张建星最新力作《传媒的运营时代——从媒体经营到经营媒体30讲》面市,同期出版的还有张建星的散文集《历史的从容让我们感动》。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捎来特别的鼓励编辑同志:不久前,我意外地收到一份四川省的《新闻界》杂志,我并没有订阅,怎么回事呢?按图索骥,一个电话追问到《新闻界》编辑部,回答说:“涪陵日报社为部分通讯员订的。”写新闻两年多来,我偶有“豆腐干”贴在“报屁股”;虽涉足过消息...  相似文献   

13.
刘炎 《新闻传播》2007,(4):25-26
本文不是写我自己,而是追忆上世纪50年代曾在《哈尔滨日报》共事已故的两位老同事。时逢盛世,那个不正常的年代已成历史,可是故人身影依然不时浮现脑际。  相似文献   

14.
何素芳 《大观周刊》2012,(22):178-178
在五(4)班上“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系列中《我就是太阳》这篇心理活动课时.当进行到说说自己最擅长什么的环节时.课堂上发生的一件事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  相似文献   

15.
杜福全小说集《城堡》出版 昭通新锐作家杜福全小说集《城堡》近日出版,共收录小说七篇,其中《哭泣的房子》讲述了中国时下低收入阶层的艰难和寒酸,故事情节感人,直击人心,其力量不亚于《蜗居》。  相似文献   

16.
说来凑巧,从《西安晚报》上读了陈仓先生《盛世需要危言》一文不久,便从一文友那里得到一本《陕西杂文精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精选》)。陈先生的文章,说的是作者自己对~杂文作家荣获全国大奖的感慨。他将当今中国称为“盛世”,将杂文喻为“危言”,纵论了”盛世”与“危言”二者互为作用、相得益彰的关系。待读完《精选》之后,  相似文献   

17.
“朕生平最憎‘虚诈’二字”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他的父亲康熙,可以说是雄才大略,平定三藩,统一台湾,稳定边陲,为大一统的清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康熙在晚年,由于“太平盛世”而滋长了政宽事省的思想,这时期他处理朝政的原则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由此,在朝野上下的官僚队伍中,虚诈、迎合、粉饰、浮夸等种种腐败之风严重泛滥,已经直接威胁着“盛世”的存亡。  相似文献   

18.
《图书情报工作》45周年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父母早年毕业于武汉文华图书馆专科又多年从事图书馆工作,受此影响,在个人职业变化的重要时刻,我又毅然选择了图书馆工作。鉴于以上原因,从1981年起《图书情报工作》就成为我家庭订阅的刊物之一,至今已经有20年的历史。可以说,《图书情报工作》是我必阅的专业期刊之一,也是我从事图书馆工作20多年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9.
今年7月是《中国广播》杂志创刊20周年,作为她的读者、作者和被报道过的新闻人,20年来我真切地见证了《中国广播》忠实记录新时期中国广播发展的历程,感受到全国广播界从业者业务思想理念的进步与飞跃。如今,手捧一期期新出刊的《中国广播》,精读那一篇篇理念新颖、思  相似文献   

20.
荣誉     
大唐盛世勇夺广告实战案例银、铜双奖在由中国广告协会和《广告人》杂志社主办的2009广告人·实战案例奖中,天津大唐盛世广告有限公司选送的《今晚报》滨海版本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