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又见伪书     
伪书者,盗用已有影响或畅销的图书书名,或假冒某个著名作者为写书人,鱼目混珠,误导欺骗读者上钩。假冒的对象,中外的图书和作者都有,但伪造国外的为多。这是因为,国外的图书,读者不大熟悉,马脚不容易暴露;同时,也是利用市场上的一种崇洋心理以售其奸。几年前有本拼凑起来的蹩脚书,盗用美国风行的图书《没有任何借口》为书名,"狐假虎威",疯狂地进行虚假炒作,销量一时窜到200万多册。  相似文献   

2.
《出版参考》2011,(19):7
《中国青年报》报道: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负责人曾表示,"伪书"的普遍做法有三类:伪造外国作者及虚假评论;盗用国外已有影响或畅销的图书书名及相关信息,包括原外文名字及所获得的荣誉等,而中文图书内容则完全或部分由自己编写的;假冒中国的著名作者。  相似文献   

3.
一、伪书的界定及其危害性与以往人们痛恨的“盗版”不同,“伪书”是一种新的出版违规表现形式,是指包含虚假信息、对读者构成欺骗的正规出版物。它们都出自正规出版单位,有的还是知名的出版社,销售也都是通过正规的新华书店等渠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第一类,伪造外国作者及虚假评论。如伪造所谓哈佛等外国著名学府的教授或外国畅销书作家,伪造国际知名媒体、人物的评论,伪造国外图书畅销信息。第二类,盗用国外已有影响或畅销的图书书名及相关信息,包括原外文名字及所获得的荣誉等,而中文图书内容则完全是由自己编写的。上述两类图书的内…  相似文献   

4.
图书的营销包含很多因素,其中最先发挥作用的营销要素就是书名。无论是书店进货还是读者选书,第一眼看到的往往只是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因素,而在书店或读者对其作者和出版社不甚了解的情况下,书名就成为最主要的销售力了。书名不仅浓缩着全书内容的精华,其本身也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5.
这几年出版的图书品种多了。打开报纸的图书广告,林林总总,缤纷五彩。像《中国图书商报》等的图书广告,经常整版十几家竞相宣传,读者徜徉其间,如人书林,令人兴奋不已。遗憾的是,不少广告上的新书,只列书名而无作者名字,不免令读者失望。特别是看到有足够的版面空间可以列上作者名字的时候,更有替作者不平的感觉。有的图书广告有书名、开本、字数、定价和内容说明,唯独没有这本书的作者名字,就更使人大惑不解了。还有的图书广告赫然写着:为作者出好书,为读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 ,图书品种和数量增长很快。即使是同类或是类似内容图书 ,其书名也足以令人眼花缭乱。要想让图书书名得到读者的瞩目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文艺作品中 ,利用书名的标新立异来吸引读者已十分常见 ,出于竞争的需要 ,取书名往往极尽夸张和渲染之能事 ;而对于非文艺作品 ,书名则很少会考虑到吸引读者和影响读者等因素 ,往往仅限于概括图书内容和相互区别的作用。事实上 ,对于科技类专业图书 ,除却图书内容质量和装帧质量等基本要素 ,不一样的书名也可能带来不同的出版效果。对书名作用的认识始于数年前曾担当责任编辑的一本书 ,书的…  相似文献   

7.
进行图书分编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古今中外多如繁星的图书通过科学的查重、分类、编目、组织排架和编制出各种目录,以利享用图书的读者进行简捷的查找及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的管理,从而充分发挥图书资料的作用及全面实现图书馆的职能。笔者认为,从图书分编的角度来说,可以把西文图书粗略地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规范化的图书,亦即同一系列或修订版的书名、格式等固定不变的图书;另一类则是非规范化的图书,亦即同一系列或修订版的书名、格式等经常变化的图书。对于规池化的  相似文献   

8.
书名是区别不同图书的重要标志之一。当读者需要一本图书时经常根据书名来查找,图书馆工作者在检索或查重图书中更有赖于书名,这就使书名目录必然成为图书馆目录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目前,国内各类型图书馆中文书名字顺目录的组织多采用形序法(主要是笔画笔形法及其变形——号码法)和音序法(主要是汉语拼音法)两种。但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组织书名目录,都需要从书名第一个汉字的笔画笔形或汉语拼音音节排起,可见书名第一个汉字对组织书名目录是非常重要的。但从我们长期实践的经验来看,作为书名首字的汉字出现的频率不但不相等,而且是相差悬殊的。有些汉字在  相似文献   

9.
专业图书反映现有科技成果,对读者的实际工作给予技术指导。在策划专业图书出版的组活动中,编辑应着力于行业的发展状况,相关同类书的出版现状,作者的遴选,并注意把握一些细节问题,如读者对象、书名、定价等。  相似文献   

10.
黄爽亮 《出版参考》2023,(7):71-72+82
书名设计对图书封面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封面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成功的书名设计不但可以准确地传达图书的特性,优化图书封面,而且还能给读者带来视觉的愉悦,让封面阅读成为美的享受,提升图书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了提高书名设计水平,使图书封面获得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本文从书名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入手,对制约和影响书名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索,结合成功的书名设计案例的表现手法,提出书名设计要以图书内容为本,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让美的书名为图书封面增添光彩。  相似文献   

11.
啥样的书名更吸引眼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名是书的“眼睛”,也是图书各部件中第一个进入读者视野的,好似一个车站或标牌,指示目标和方向。在整个图书文本制作中,书名是被连续打磨得最光洁的文本细节,也是编辑对几个字或者十几个字的切磋琢磨,最后才敲定成书名。  相似文献   

12.
图书品牌是指出版者(即出版社)的名称(即社名)、标志(如社徽)、术语(如社训)和图书书名,或其组合,其主要功能在于区别不同出版者的出版物或同一出版者的不同出版物。对于出版社来讲,图书品牌无异于商品的商标,图书品牌是读者选购图书的重要依据。现在市场上重复选题的图书很多,短时间内很难判断图书质量的差别,读者主要是靠作者的知名度、出版社的知名度、印刷质量、装帧设计等外部因素来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因此图书品牌成为读者购买图书的重要因素。出版企业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意识到了品牌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和无形资产的累积对提高企业…  相似文献   

13.
盗版图书指的是未经著作者本人或著作权人允许而擅自盗印翻刻之书。盗版图书如一股黑色的潜流危害着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对图书馆来说,盗版图书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降低了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同时也侵犯了读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了解图书盗版的情况,采取措施是图书馆维权的重要任务。一、当前盗版图书的新变化1.盗用作者的名声出版的伪作。在我国图书出版界,即使是正规的出版社,有的版权意识也相当淡薄,未经授权出版名家作品集的做法屡见不鲜。如《张爱玲全集》在大陆只授权哈尔滨出版社,但不少出版社出版的“张爱玲全集”或“张爱玲作品集…  相似文献   

14.
书名"跟风" 这种形式的"跟风"主要体现在图书书名上,通过增删更改个别字词或采用相同的句式达到与"被跟风"图书题目相同或相近的效果,以引起好奇心强的读者的兴趣.或混淆读者耳目,甚至以假乱真,搭"顺风车"扩大发行量.而实际上,书的内容与"被跟风"者大相径庭.这种"跟风"方式不被人认同,但发行量却往往不俗.  相似文献   

15.
邱殿明  蒋函  潘丽敏 《编辑学报》2016,28(3):243-244
通过列举实例剖析参考文献中图书的书名等著录不规范的原因,结果表明主要有书名、副书名、版本项和作者写作态度、编辑工作态度问题.建议图书书名页设计应该标准化,目前应以《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为依据,编辑应该认真把关.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一个图书品牌不容易,维护好一个图书品牌更不容易,对于图书品牌的维护,可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保护,比如将书名注册为商标,让图书名称受到法律的保护。注册该商标的出版社享有合法的商标专有权和永久使用权,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出版社授权而使用已被注册的图书商标或品牌形象就属于非法盗用行为,享有商标权的出版社可以依照《商标法》追究非法使用者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便是不断地创新,提高图书质量、改进销售服务,用内在的提升来防止图书品牌空壳化现象的出现。人们的阅读需求和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图书品牌要不被淘汰,必将要在…  相似文献   

17.
"标题党"图书大致可分为两类:与畅销图书书名相近的图书、书名过度渲染的图书。这些图书虽然标新立异,能够带动阅读,为出版商增加商机,但是大多文题不符,给读者阅读带来困扰,实质是图书炒作。图书采访工作应谨防图书"标题党"陷阱,选择正规的出版社,提高采访人员业务水平,注重图书内容,要慎重使用书目选书。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满足读者各方面的需要,图书馆为读者编制了不同用途的目录.其中:书名目录是从书名来反映藏书,供给读者已知书名来查用的;著者目录供读者已知著者来查用,可以知道一个作者有多少著作;分类目录是从科学体系方面来组织图书;主题目录供读者从研究的对象来查书,供一些从事专门研究的读者用的.读者目录主要是为读者使用,读者目录不应是全部藏书款目,而应是其中对读者有直接关系,即能够借到的一部分藏书的款目.下面结合本馆实际情况,谈谈读者目录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重视图书封面设计,首先要考虑书名的设计安排。图书封面上的书名.犹如人体的眼睛一样重要。封面上的书名,请领导人、名人、书法家题写,也有作者自署的,或是从古代碑帖集字而成,这在目前是十分常见的。凡是图书书名请人题写的,通常由出版者在图书的适当地方(如版权页、封底左上角等)载明“封面题字”人的姓名,表示尊重。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就为不少图书题写书名。多少年来他为中华书局古典文史著作题写书名,一直没有中断过。但我们似乎没有见过他题写的书名有签上自  相似文献   

20.
书名尤宜细推敲熊成乾北京读者无论是购书,还是读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名。书名犹如人的眼睛,它是读者了解图书的窗口,它同时也是图书内容最抽象、最精炼、最准确的概括,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书名作为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人学者历来重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