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正2015年11月底和12月上旬京津冀和中国其他地区经历了两次大面积重度雾霾,让中国人苦不堪言,雾霾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北京和华北的两次重度雾霾北京第一次重度雾霾产生的时间是2015年11月27日~30日,与此同时,华北中南部以及黄淮中西部、江淮等地出现大范围霾和大雾天气。11月27日,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启动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29日上午10时,升级为2015年首个橙色预警。北京市教委  相似文献   

2.
雾霾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结合2013年1月和12月杭州两次显著的重雾霾天气期间的有关气象数据,分析杭州市雾霾天气的成因。重雾霾天气的形成仅归结于自然原因或气象问题,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综合考虑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3.
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组成成分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l0,也就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11月底以来,我国华北、黄淮等地先后遭遇了两轮雾霾天气的侵袭;12月7日18时,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将空气重污染应急等级由橙色提升为红色,这也是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不少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近年来,雾霾为何越来越严重?2015年,雾霾又为何如此"猖獗"?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这一年,"雾霾"成了全中国最关注的环境和健康问题。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  相似文献   

6.
科技资讯     
《科技风》2013,(2):1-4
雾霾天气逼油品升级机动车排放污染过大的原因,除排放标准过低外,另一个原因是油品质量迟迟无法到位。尽快提升油品质量,已经成为解决雾霾天气的当务之急。在刚过去的1月,北京市仅有5天能见到蓝天。其实并非仅有北京空气污染严重,全国近半的城市与北京情况相似。据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公布,1月29日,我国灰霾面积达143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区,这些城市空气质量属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是细颗粒物PM2.5。低标准油品使机动车成空气主要污染源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告诉本报记者,北京22%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气象局中国天气网站公布的北京和河北部分城市整点天气实况以及环保部公布的空气质量指数等资料分析了北京地区空气含水量的本底值和雾霾气候条件下的增量。结果表明,采暖季节,人为释放的水气量导致北京地区空气含水量产生较大幅度的增加,对北京地区的雾霾天气加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经过对2016年12月和2017年12月两次雾霾天气过程的分析,发现其平均空气含水量高出本底值0.78g/m3,北京城区站2017年12月29日0~7时空气含水量增幅为24.4%。  相似文献   

8.
《青海科技》2014,(5):73-75
<正>从2014年10月8日开始,京津冀地区接连发布雾霾橙色预警。此次重度污染天气提醒市民北京已进入秋冬雾霾高发期,空气质量问题迫使人们开始关注工业污染等现象。我国是煤炭资源使用大国,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煤炭,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严重污染空气质量。在工业生产中,如何合理能源利用、节能生产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9.
2013年1月以来,至少已出现4次全国大范围的高污染雾霾天气,全国143万平方公里未能幸免。以往冬季,虽然雾霾天气也很严重,但像今年这样数千公里雾霾笼罩却很罕见。"雾霾笼罩,不能简单将其归为自然现象。"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复旦大学大气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庄国顺教授认为,我国大范围严重雾霾形成与细颗粒物,尤其是高浓度细颗粒物PM2.5的长途奔袭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冬雪 《百科知识》2013,(7):31-33
悬浮颗粒物是指分散在大气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物形成的气溶胶,其粒径范围为0.1~100微米。粒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PM2.5,粒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称PM10。悬浮颗粒物中的PM10和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2013年1月,中国中东部、东北及西南共计10省区市出现了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的雾霾天气,其中污染最严重是京津冀区域。在北京,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雾霾天气下建筑通风问题日益突出,解决"开窗通风"与"防雾霾"的矛盾对室内环境健康极为重要。本作品基于智能控制、微孔滤膜过滤、静电除尘、太阳能光伏等原理,提出一种智能控制预警提示自动清灰防雾霾通风窗创意,具有监测报警提示、本地/远程智能控制、纱网自动切换、自动静电清灰、太阳能电源驱动等功能,智能便捷、节能高效,为解决雾霾天气下房间通风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及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何跃  朱婷婷 《情报科学》2018,36(7):91-97
【目的/意义】近年来雾霾天气日益严重,如何通过对雾霾情感及雾霾信息传播特点的研究为雾霾事件情绪 预警、情绪监控提供支持,同时正确引导公众情绪等问题亟待解决。【方法/过程】文章以 2015年北京新浪微博用户 所发布的“雾霾”话题信息作为研究对象,数据预处理后,构建出一个基于朴素贝叶斯的两层分类器对原始微文进 行情感分析,并利用 Gephi平台对其评论信息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结论】得出五类群体:政府、媒体、自媒体、 企业和普通公众对雾霾的情感态度,同时结合雾霾舆情信息的社会网络特点,提出了雾霾情绪管理与疏导,以及如 何正确引导公众关注点、控制网络舆情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的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青海省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办法》实施以来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的情况、发布预警信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及时有效地监测、预报、预警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与河北的雾霾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国内新闻的头版头条,甚至还经常成为一些国外媒体的热点新闻。那么,北京与河北真是世界上雾霾最严重的地方吗?事实上,雾霾在国外的一些城市也有,并且有些城市的情况比北京更糟,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就是其中之一。在新德里,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是雾霾的高发季,在这期间,新德里时常会被雾霾笼罩。从美国宇航局的卫星获得的数据显示,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新德里的PM2.5平均值是每立方米575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是雾霾天气出现最多的一年。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汽车尾气是造成城市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意在通过汽车尾气"脱硝"装置的设计与研发,减少汽车尾气中硝的排放,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人身体的伤害并起到净化空气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空和地区资料对2014年1月6日雾霾天气产生的天气背景及其形成的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和层结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预报结论:高空形势为暖脊控制时,地面为鞍型场形势,气压梯度较小,比较有利内蒙古西部地区形成雾霾天气。  相似文献   

17.
指出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造成北京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停滞不前、能源的过度消耗及不合理的消费结构、急剧增加的机动车保有量是北京雾霾频发的最直接原因。在厘清北京市经济、能源、雾霾三者耦合机制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动力学构建北京经济、能源、雾霾耦合作用的雾霾治理系统从而对四大主流雾霾治理措施的治理效果进行动态仿真预测。最后,基于仿真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治理北京雾霾当务之急是绿化能源消费结构,其次是控制机动车相对保有量。同时,从仿真预测结果得到启示,未来对北京雾霾治理的重心需由生产性污染物排放向生活性污染物排放转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人口和能耗的增加,大气污染日益增多,秋冬季雾霾天气频繁发生,成为污染的重灾区,严重影响了市民正常生活和城市快速发展。文章结合西部某城市雾霾天时长给城市生活生产带来危害和制约,进行了全面分析雾霾天时长原因、危害,提出科学的预防与防治对策。对其它城市雾霾天气的预防与治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持续大规模的雾霾天气,雾霾影响范围涉及了17个省、市、自治区1/4的国土面积,约6亿人口受到雾霾天气的危害。雾霾天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阻碍社会发展,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防治雾霾天气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北京地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雾霾天气过程,时间为10月7日—11日,文章对此次严重雾霾天气过程北京地区的地面PM 10和PM 2.5变化特征和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严重雾霾期间北京地区PM 2.5、PM 10浓度较高,最大值分别为300μg/m3和353μg/m3.9日温度为16℃,相对湿度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