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福建省竞技体育夺冠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课题对福建省竞技体育夺冠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把夺冠作为我省竞技体育战略发展的目标是可行的。教练员力量、领导因素、竞技体育经费、后备运动人材、管理体制等是影响我省竞技体育夺冠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发展技能类表示难美项群、隔网对抗性项群以及体能类速度力量性项群方面我省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难美项群技术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研究从“项群理论”角度探索,认识和把握技术训练的规律,可以促进同项群中各个项目之间的交流与提高。文中归纳和探讨了:技术对难美项群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作用;难美项群运动员技术技能的主要特征;难美项群技术训练的发展趋向及根据基本动作和难新动作的特点去安排技术训练的内容、方法和训练负荷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浅析力量素质对难美项群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健民  陈敏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495-496,499
根据难美项群各竞技运动项目的特点,分析力量素质在完成难美项群动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因为力量不足而导致难美项群运动损伤的表现,提出相应对策,为在教学训练中提高力量素质更好地表现难美项群的艺术魅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项群训练理论和作品理论为基础,从体育学和法学两个学科视角出发展开研究。研究认为:身体动作、创新性和艺术性构成了项群训练理论和作品理论的逻辑连接点;难美项群竞技体育项目符合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构成要件,具有可作品性,其中,舞蹈型难美项群竞技体育项目和杂技型难美项群竞技体育项目可分别归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中的舞蹈作品和杂技作品。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难美性项群协调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协调能力的表现形式,根据难美性项群协调能力的表现形式制定了十种测量方法及三类评定方法,旨在对对难美性项群协调能力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制胜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分析对比法,通过对2001-2004国际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规则的研究,阐述了体操难美项群的共同特征,指出“难”与“美”仍然是体操难美项群制胜的重要因素,成套动作的艺术性编排、艺术价值是取胜的关键;动作的创新是推动难美项群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从女子体操规则的变化态势分析难美项群的制胜因素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管窥女子体操2001~2004年评分规则的变化,分析我国难美项群各项目的现状及项目特征,提出新周期"难"与"美"仍是表现难美项群各竞技项目制胜的重要因素,"准"是难美项群各竞技项目制胜的又一重要标志.创新是在具备"难"、"美"、"准"的基础上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项群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健身气功.五禽戏"的项群归属,即隶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多元动作结构类固定组合项群和评分类项群,及其"难"和"美"的项群表现特征,并具有针对性提出想象训练方法,为提高其竞技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进  李定忠 《辽宁体育科技》2005,27(2):53-54,59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对2001-2004年国际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规则进行研究,阐述了体操难美项群的共同特征,进一步指出“难”与“美”仍然是体操难美项群制胜的重要因素.成套动作的艺术性编排、艺术价值是取胜的关键;动作的创新是推动难美项群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会议研讨法,整理归纳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在难美性项群研究中的发展现状。研究表明: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在难美性项群中的应用已取得一定成绩,如:跳水、体操等,主要体现在高水平运动队科技服务与科技攻关方面。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田径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对调查获得的资料和有效数据进行剖析,客观地反映黑龙江省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发展性的对策或建议,为进一步推动黑龙江省田径竞技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竞技体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当今世界上,竞技体育不仅是科学技术和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而竞技体育要发展,其先决条件是应培养出大量的体育后备人才。因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整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县市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源头和根基。结合县级体校重竞技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浅析目前县级体校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影响基点校篮球发展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探讨黑龙江省基点校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推动黑龙江省中学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篮球后备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与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二、三线预备队队员的基础文化教育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认为: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基础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青少年足球后备队员综合文化素质不高;把教育与训练有效结合起来,把青少年足球后备队员的基础文化教育放到首要位置,克服片面发展,急功近利的思想,提高他们以智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才是改变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匮乏,提升国家整体足球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过程,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的多元化必然要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多元化。本文选取学校培养的运动员胡凯为案例分析,研究我国现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要改变过去由国家全部承包下来的举国体制的培养方式,实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其中教育系统进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6.
陈秋明 《福建体育科技》2012,31(4):25-26,32
运用遗传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员选材学的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案例研究法,对特异性天赋选材和定向基础训练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认为:在初级选材和一般基础训练基础上进行的特异性天赋选材和定向基础训练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掌握青少年排球后备人才专项运动素质现状,对加强后备人才专项身体素质和技战术的训练、加大培养力度、提高训练与运动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中国排球运动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具战略意义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培养模式构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 对21世纪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培养模式构建进行探讨, 结果认为, 面向21世纪社会体育有其广阔的发民空间并表现出新的特征;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专业人才, 首先要转变旧的体育教育观念, 根据社会与市场的需求, 设计新型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模式; 在此基础上, 建构专业人才的课程体系及其知识结构, 同时探索开放式的办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认为,后备人才培养趋势将呈现出培养主体重心由国家向集体、个体下移,并且人才在培养活动中的自主性逐渐增强,培养活动最终将以满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需要作为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南京市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南京市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体校培养模式、学校培养模式、学校体校相结合培养模式和社会力量培养模式。建议改革教练员选拔制度,加强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培养,优化完善训练竞赛体制,促进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