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船钓鳕鱼     
《钓鱼》2007,(10)
鳕鱼,俗称大头鱼,大头青、大口鱼,又称乌口鱼。鳕形目,鳕科,体长,稍侧扁,有波浪形花纹,鱼体呈灰褐色,有不规则的暗褐色斑点,尾部自前向后,渐细、体长为20~60厘米。头较大,颌部有一触须,背鳍3个,臀鳍2个。各鳍均没有硬棘,两颌及犁骨有绒毛状细牙,鳞小,侧线鳞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鳕鱼,也叫做大头鱼、大口鱼、大头腥、明太鱼、大头青、乌口鱼。隶属鳕形目、鳕科。体长,稍侧扁,尾部向后渐细,体长一般为20~70厘米。头较大,颏部有l触须。背鳍3个.臀鳍2个,腹鳍喉位,各鳍均无硬棘。两颌及犁骨均具绒毛状细牙1鳞很小,侧线鳞不显著。鱼体呈灰褐色,具有不规则暗褐色斑点和斑纹。  相似文献   

3.
大章跳 《垂钓》2009,(3):66-67
舟山海域的渔民常称四指马鲅为章跳,它是沿海的常见鱼类,属鲻形目,马鲅亚目马鲅科。其最大体长可达2米,重15千克以上。章跳体长侧扁,头端圆钝,吻短而圆突,脂眼睑非常发达,上颌长于下颌,两颌有绒毛状的细齿并延至颌外侧,体表有栉鳞分布,胸鳍腋部和腹鳍基底上方有大形鳞瓣,两腹鳍中间有三角形鳞瓣,体表有平直侧线分布,一直至尾鳍下叶端。  相似文献   

4.
海鱼大观     
《钓鱼》2006,(11)
红笛鲷(笛鲷科)地方名:红鱼、红曹鱼。形态特征:体长椭圆形,稍侧扁,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500—1000克,头较大,体被中大栉鳞,侧线完全与背缘平行、背鳍两个并连续,后缘圆,眼间隔宽而凸起,前鳃盖骨后缘具一宽而浅的缺口。两颌外侧为一行圆锥齿,内侧为绒毛状齿带,上颌前端有4个  相似文献   

5.
海鱼大观     
《钓鱼》2006,(9)
鲈鱼(鳍科)Lateolabraxjaponicus地方名:鲈鱼、花鲈、鲈板、花寨、鲈子、大板、中板。形态特征:鱼体延长而侧扁,一般体长30-40厘米,体重400-1000克。眼间隔微凹,其问有4条隆起线,口大,下颌长于上颌,吻尖,牙细小,在两颌、犁骨及胯骨上排列成绒毛状牙带。前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隅角及下缘有钝棘。侧线完全与体背缘平行,体被细小栉鳞,皮层粗糙,鳞片不易脱落,体背侧为青灰色,腹侧灰白色,体侧及背鳍鳍棘部散布着黑色斑点,随年龄增长斑点逐渐不明显,背鳍两个稍分离,第一背鳍发达并有12根硬棘,第二背鳍由13根鳍条组成;腹鳍…  相似文献   

6.
冬钓往事     
陈彦斌 《钓鱼》2010,(3):58-58
江鳕和兔子鱼 冬天站在冰封的黑龙江面上钓鱼,最经常钓到的是兔子鱼。除了兔子鱼外,还能钓到狗鱼、细鳞、哲罗等冷水鱼。碰巧了,也能钓到鲫鱼、鲤鱼、鲶鱼和花鲶鱼(江鳕)。不过,钓到后面提到的几种鱼纯属于瞎猫碰死耗子,偶尔为之。  相似文献   

7.
鲙鱼,学名llisha elongata,也叫作鳓鱼、曹白鱼、白力 鱼、白鳞鱼、快鱼、力鱼、鲞鱼、罟扁、网扁、鳞子鱼、白林鱼、火络鱼、白鲞。隶属鲱形目、鲱科。体极侧扁,头部背面通常有2条低的隆起脊,一般体长约40厘米,重500克左右。眼间隔狭窄。口向上,近垂直,两颌、腭骨及舌上均有细牙。体被薄圆鳞,无侧线。腹部具有锯齿状棱鳞。背鳍短,起点距吻端与尾鳍基部约相等。臀鳍长,基部长约为背鳍基部的三倍。腹鳍短小,前于背鳍。尾鳍深叉形。体侧银白色,背面黄绿色,背鳍和尾鳍淡黄色。 这种鱼游泳迅速,为近海洄游性…  相似文献   

8.
巧钓细鳞鲴     
温晓东  潘玉成 《钓鱼》2006,(10):38-39
细鳞斜颌鲴属中小型鱼类,又叫沙姑子,细鳞鲴,黄片鱼等,体侧扁,腹棱圆,头小而尖,嘴颌斜下,鳞片细小,排列严密,背部呈青灰色,腹部有很明显的角质棱。细鳞鲴生存适应性强,可在我国的江河湖泊,水库不同水体中生活。平时游弋在水体的中下层,以藻类和水生植物的有机碎屑为食,是较典型  相似文献   

9.
奚锡煌 《垂钓》2002,2(10):62-63
鲻鱼,又名齐鱼、际鱼、追鱼、乌头、博头、子鱼等,属鲻科类。体长,前端像圆筒形,背部有点平直,后端侧扁。鱼吻短宽、厚唇。鱼的上颌稍长于下颌,在颌的边缘长有绒毛状细齿。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体侧的上半部有七条黑色条纹。体长一般在20厘米~40厘米,大的可达80厘米。  相似文献   

10.
海上风雷     
《钓鱼》2006,(10):47-47
蓝圆鲹(鲹科)。 地方名:刺巴鱼、巴浪鱼、棍子鱼、池鱼、黄占、池仔。 形态特征:体呈纺锤形,稍侧扁,一般体长12~27厘米、体重50~100克。口大,吻锥形。上下颌各具一列细牙、脂眼睑发达,前后均达眼中部。体被小圆鳞,侧线前部弯曲后部平直,其平直部分被棱鳞、体背部为蓝灰色,腹部银白色,鳃盖后上角有一黑斑、第二背鳝和臀鳍后方各有个小鳍,第二背鳍前部顶端有一白斑、尾鳍深叉形。  相似文献   

11.
孙子华 《钓鱼》2013,(16):52-53
竹荚鱼又叫刺鲅、大目鳀、巴浪、山鲐鱼、黄鲭等。其形态体长,稍侧扁,背部青褐色,腹部白色,体披圆鳞,侧面为大型棱鳞。头尖,口大,口中有尖细牙。背鳍两个,尾鳍叉形。体长约40厘米,常见个体在2千克以下。生活习性竹荚鱼为温暖水中上层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海域。它一般栖息于10~100米的中下层水域,在产卵期到来时  相似文献   

12.
鳕鱼,鱼纲,鳕科。作为一种独立科目的鱼种,鳕鱼的成员广泛地分布于全世界的水域,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已知的鳕科种类已有10种之多,除青鳕、波兰青鳕、黑线鳕、太平洋无须鳕、鲟鳕、红鳕及一种仅限于生活在北纬高寒深水的淡水江鳕外,目前在我国的黄河北部、渤海东部和东海北部分布较广的鳕鱼,基本上都为大西洋鳕的异种。这也是上述我国沿海地区钓友能钓到的惟一一种鳕鱼。  相似文献   

13.
蒋俭诚 《钓鱼》2005,(5):28-28
鲃鱼学名中华倒刺鲃,俗称洋筒根、洋草鱼。体长而侧扁,头稍尖。眼居头部中前,侧上位,眼间头背圆孤形。吻端圆钝,吻较长,口下位,口裂圆孤形,有触须两对,吻须长度等于或大干眼径,颌又较吻须粗长。鳞片较大,侧线明显,粘液多如河鲶。背部灰白,各鳍为灰黑色,特征明显,喜洁净流水和溶氧充足的环境,故无法养殖。鲃鱼食性较杂,荤素兼食,其肉质特别鲜美,尤以其鳞为最佳,是众多野钓爱好者爱钓的鱼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蓝点马鲛。学名Scomberomorus niphonius。也叫作马交、鲅鱼、燕鱼、扁鲛等。隶属鲈形目,鲅科。体长而侧扁,尾柄两侧各有3条隆起脊,中央脊长而高。牙齿强大,尖锐而侧扁,排列疏松。体被细小圆鳞,头部除眼前有埋于皮下的鳞和鳃盖后上角有鳞外,其余部分皆裸露。侧线位高,呈不规则波纹状。背部蓝黑色,腹部银灰色,沿体侧中央有数列黑色圆斑。体长一般25~5l厘米,最大个体可达1米,重可达4.5千克。  相似文献   

15.
海上风雷     
《钓鱼》2006,(18):47-47
地方名:虱目鱼、麻虱鱼、白鳞鲻、海港鱼、细鳞仔鱼。形态特征:体延长形,稍侧扁,一般体长30-40厘米、体重3000克左右,大者体长1.5米、重10余千克。头前部稍平扁,近似纺锤状。限大,脂眼睑发达,眼被完全遮盖,故名“逛目鱼”。口小,吻钝圆,上颌正中具一凹陷,下颌缝合处有一凸起,上  相似文献   

16.
李益 《钓鱼》2004,(20):14-14
7月中旬的一天晚上,钓友小赵打来电话,称他联系了邻县的~个约有上千亩的东岳水库。该水库已有50年未曾干涸,加之地理位置偏僻,平时少有人钓鱼,使得水库中的鱼类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水库中不仅有草鱼、青鱼、鳜鱼、甲鱼、鲌鱼、鲢鳙、鲂鱼,就连平时难得一见的花(鱼骨)(俗名马鸡)和细鳞斜颌鲴鱼也多如牛毛,不可胜数。  相似文献   

17.
海鱼大观     
《钓鱼》2006,(7):46-46
地方名:形态特征产地经济价值加吉鱼、红加吉、铜盆鱼、大头鱼、小红奥与、加腊、赤卿、赤板、红酮、红带鳃、红鳍、红立、王山鱼、过腊、立鱼。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一般体长巧朋厚米体重朋。一10D。克。自头部至背鳍前隆起体被大弱栉鳞头部和胸鳍前鳞细小而紧密腹面和背部鳞较大。头大口小。左右额骨愈合成一块上领前端有犬牙4个,两侧有臼齿2列,前部为颗粒状“后渐增大为臼齿厂下领前端有犬牙6个两侧有颗粒状臼齿2列。前鳃盖骨后半部具鳞。全身呈现淡红色.体侧背部散布着鲜艳的蓝色斑点。尾鳍后缘为墨绿色背鳍基部有白色斑点。分布于印度洋和…  相似文献   

18.
三招钓马口     
徐国刚 《垂钓》2003,(3):16-17
马口鱼身体呈流线型,身披细鳞,通体白里泛红,极具个性的头部上颌下弯成钩状,乍一看挺像马嘴模样,这也正是马口鱼得名的由来。  相似文献   

19.
柳明 《钓鱼》2008,(1):48-49
海鳗,俗称有鳗鱼、牙鱼、狼牙鳝、门鳝、长鱼、即勾、勾鱼等。海鳗体长近似圆筒状,后部侧扁.一般体长在35至60厘米左右,体重在500至1000千克之间.而大者能长达1米多,重量在10千克左右。海鳗头长而央,口大.口裂达眼后方。上颌比下颌要长.舌附着于口底不能活动,两颌牙强大而锐利。每侧均具三行牙,海鳗全身光滑无鳞,侧线较为明显。其背部银灰色、个体史的呈暗褐色,腹部近乳白色,背鳍及臀鳍边缘呈黑色。海鳗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水域。我国沿海均产之,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的渔场也是其主要活动水域。  相似文献   

20.
船钓六线鱼     
邵进成 《钓鱼》2004,(24):37-37
六线鱼,俗称黄鱼、海黄鱼,属北方近海底层杂食性岩礁鱼类,分布于太平洋北部浅海,我国黄、渤海沿海有一定产量,其中以辽宁省、山东省荣成沿海产量较多。其体长略侧扁,约20~30厘米,体重250~1000克。六线鱼食谱较广,鱼、虾、蟹类、沙蚕类、蛤肉类、藻类等均可取食,垂钓时尤以虾类、沙蚕类为最好。其索饵不如黑鳕凶猛,但咬钩后挣扎动作短促,爆发力大,手感强烈,一不小心就容易挣断子线逃脱。六线鱼喜欢在平流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