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价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 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的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妇产科和儿科学的166种期刊h指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和来源文献量为源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和来源文献量间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0919、0822和0455,P值均<0001。 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较强,h指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应相互补充共同应用于医学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2.
以河南省182种学术期刊为例,分析h指数与其他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相互关系。将2010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内收录的河南省学术期刊的h指数与期刊被引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和期刊来源指标(基金论文比)作相关性分析,以探讨h指数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指数与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及基金论文比均呈统计学上的显著正相关。在182种河南省学术期刊及其中的106种自然科学期刊中,h指数与被引半衰期也均呈现了统计学上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期刊P指数与其他评价指标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P指数对期刊绩效评价的效能,并探讨其与传统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统计学方法,以2008-2012年CSSCI收录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考察了P指数与h指数、五年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P指数与被引频次、平均被引率、五年影响因子相关性显著,与h指数具有一定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指数与五年影响因子、h指数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F1000与传统文献计量学指标(总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文献的相关性。【方法】 以医学信息学和糖尿病为主题,检索2010年发表文献的F1000总分以及文章发表至今的总被引频次和所在期刊的影响因子(IF),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新的检索方式和计算方式下文章F1000总分与总被引频次、F1000总分与期刊IF的相关性。【结果】 2010年发表并被F1000推荐的医学信息学主题的文献共259篇,糖尿病主题的文献共169篇。2个主题文献的F1000总分与总被引频次、F1000总分与期刊IF均呈显著低度正相关(P<0.01)。【结论】F1000与文献计量学指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F1000与文献计量学指标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应将两者相结合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来源期刊的下载频次、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作为统计分析样本。参照GB/T4882—2001检验了数据的正态性后,运用散点图、曲线估计、Spearman相关性方法对下载频次、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计量分析。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期刊被引频次与下栽频次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下载频次与影响因子也呈正相关性,但相关系数要低于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结果还显示了影响因子在评价刊物上的局限性,且CSCD刊物与CHSSCD刊物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2006~2010年我国120种中文版医学学报进行期刊评价,采用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h指数、m指数、q2指数分析医学学报的逐年演变规律,比较我国医学学报影响力的发展情况。通过对5种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应用q2指数评价医学类学报的可行性和医学类学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以2013年1月21日为统计目,对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排名前40位论文高被引博士生导师在CNK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为依据,计算出每位导师的h指数。通过h指数与总被引频次、发文量、篇均被引量的对比.分析h指数用于评价学术成就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与学术影响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期刊的编校质量与学术影响力从两个相互独立的方面反映了期刊的质量,那么两者是否有一定相关性呢?本文将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公布的2008~2009年105种自然科学期刊的编校差错情况,与各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即年指标、h-指数和Web下载率等指标作相关性分析,另外,还对河南省22种医学期刊的情况单独作了分析.结果均表明,期刊的差错基数或差错率与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即年指标、Web下载率均呈显著负相关(均为P<0.05),虽然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h-指数没有表现出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均为负值,可能与样本量较小及被引高峰到来较迟等有关.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与学术影响力有关,各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可适当引入期刊编校质量相关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陈冬梅 《情报杂志》1998,17(5):57-58
论述了科技期刊情报被引程度的三个指标,确定被引频次的依据和对期刊情报评价的实用意义,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被引情报的新颖性及各种影响因子和最新文献指数的相关性与互异性。三者都以被引次数为依据,但在期刊情报的被引时域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资源、生态、地理三个相近学科的8个期刊,通过分析它们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与载文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这8个期刊之中,载文量与各刊影响因子的相关程度不一,而与总被引频次有较强相关;三个相近学科之间的影响因子无明显差异;生态学的两个期刊与各地理、资源期刊之间的总被引频次存在极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学科不同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