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著名教师魏书生常说:"我是个懒老师。""我上课时有个想法:老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这就是魏老师对"懒"老师作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急于问老师"这道题目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或者诸如"你做得不对,我这个是跟标准答案一模一样的,我这个才是对的"等等;教师们也会说,"你这道题做得不对,不符合标准答案"等等。也许有些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现象,所以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认为这样的现象很正常。但当我们仔细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放学的时候,天天指着今天的绘画作品,兴奋地说:"妈妈,你看,这是我今天画的画。"妈妈笑了笑说:"天天,画得不错,不过怎么和老师画得不一样呢?老师画的小猫是站着的,你的小猫是坐着的,其实,你可以先画一只和老师一样站着的小猫哦。下次注意了啊!"不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还是在众多公开活动中,我们常能听到上课老师"循循善诱"地问:"谁能和她说的不一样?""谁还有不一样的感觉?""画的时候要注意尽量画得和老师的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7,(Z1)
老师跟同学们玩游戏——你猜他(她)是谁?老师说:"他长着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两只耳朵。你猜他是谁?"学生站起来说:"猪!"老师说:"我要你猜的是人,怎么会是猪呢?"  相似文献   

5.
中班语言课复习儿歌《桌上一瓶花》时,老师讲解“诚实”一词,与幼儿作了如下的谈话。老师问:“这个小妹妹好不好?”幼儿齐声说:“好!”老师又问:“为什么小朋友们都说小妹妹好呢?”一位小朋友说:“因为她打破了花瓶,自己就承认了。”老师很高兴地表扬了这位小朋友之后,说:“自己做猎了事,就自己承认了,这就叫诚实!诚实的孩子,谁都喜欢他。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呀?”小朋友们齐声回答:“愿意!”老师又问:“那么,谁来告诉老师,你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一位小朋友说:“如果我拿了别人的铅笔,我还给人家,承认是我拿的,不承认就不诚实。”老师笑着说:“对,这是诚实。”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班级学习《狐狸和乌鸦》,分析完课文后,老师说:"学完这篇课文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大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看谁说的与别人不一样!"学生们纷纷发言。其中一位学生说:"你想得到一样东西,如果直接向人家要,人家可能不给,你得想办法和他兜圈子,骗他高兴,让他自动送上门来……"老师说:"你的想法有创意,能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真聪明!"我认为这位教师只是鼓励学生任意体验而忽视了教材的价值取向。《狐狸和乌鸦》是一则寓言,对这则寓言的传统解读是"爱听奉  相似文献   

7.
周殷子 《课外阅读》2012,(24):30-32
这个暑假我终于下定决心打耳洞了。我觉得在美国的这两年,我的观念转变非常大。想当年,本人斩钉截铁地说一辈子不打耳洞不烫发,现在想来真的是古板得不得了。以前一个美籍华人女孩问我妈:"为什么中国老师不允许学生打耳洞?""可能老师觉得那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吧。"妈说。小女孩表情立刻变得很费解:"耳洞跟学习没半点儿关系啊?"我无法抵抗美国自由氛围强大的侵  相似文献   

8.
小万     
小万是我班的学生,特招人"恨"。政治老师很生气地找我说:"你班的这个小万太可恶。"我问:"怎么回事?"政治老师说:"我正在上课时,小万忽然从外边闯进教室,也不打报告,就嚷嚷‘谁有宿舍的钥匙?谁有  相似文献   

9.
<正>曾经,我校举行了一次中青年教师课堂阅读教学比武活动,我执教的是《林海》的第一课时,听课的是本校的所有语文老师。"谁来说说《林海》中的‘岭’有什么特点?"我提问道。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由于是公开课,我立即叫了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站起来回答。"大兴安岭的"岭"是多而温柔的。"该生响亮地回答道。"说得不错,谁还有补充?"我接着问。  相似文献   

10.
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生命的价值。自从那节课后,我有了自己的思考。那天,吴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从钱夹里拿出了一张崭新的20元钱,问道:"谁要这20元钱?"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吴老师说:"我要将这20元钱送给同学们其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我要做一件事!"说着,就将这20元人民币揉成一团,再打开,啊!原本崭新的人民币变得皱巴巴的,像饱经风霜的老人。然后吴老师问:"谁  相似文献   

11.
美国鸭     
<正>一个中午,我去食堂吃饭。路上遇到一位老师,问我:"你从哪里来?"我问他这是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这老师平常话不多,一句就是一句,也没什么上下文,每次都让我揣测一番。他说不是,问我是不是中国人。美国人分不清亚洲人谁是谁。我说是。他又问:"听说中国人喜欢吃鸭蛋?"我又想,这是教育问题、文化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前一段时间看CNN上有过介绍,说美国人觉得最恶心的  相似文献   

12.
[题目]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然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无独有偶,在意大利,有这样一则典故:"一群小朋友问伽利略:‘您学识那么渊博,问题一定很少吧?’伽利略回答说:‘不!我的问题要比你们多得多。’小朋友们大惑不解。伽利略在地上画了大小两个圆,他说:‘这个大圆是我已有的知识,小圆  相似文献   

14.
<正>下课了,学生们陆续走出教室。我收拾好讲桌上的物品,正准备离开教室。这时,冉冉来到我的身边,扬起头问我:"老师,‘一锥子扎不出血’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你是听谁说的?"我追问。"上XX课的时候,老师提问我,我站起来还没回答问题,XX老师就让我坐下了,说我是‘一锥子扎不出血’的孩子。"面对眼前这个只有七岁的孩子,我该怎样向她解释XX老师说出的这句"含义深刻"的话?我迟疑了一下,  相似文献   

15.
正"亢老师,给你两张纸条。"下午放学后,担任我们班数学课的郭老师走进办公室。我伸手接过纸条。"这是我上数学课从你们班学生手上抢过来的纸条。"郭老师接着说。"谁这么调皮,这么不遵守课堂纪律呀?一定要严厉批评一下。"这时我看到一张纸条上用两种笔迹写着"我的玩具车不要了,卖给你40元,30元也行。""我不要,偷不着。""这是谁写的?还偷不着?"我向郭老师询问。"上面是赵乐写的,下面是钱小春写的。"郭老师说。"我一定得找他谈谈,什么叫偷不着,肯定是想偷家长钱,一定要把学生这种想法扼杀在萌芽时期。""这张纸条呢?还大哥,难道我们班还有小团体?""这是孙玉写的。"我仔细一看,只见上面清晰地写着:"大哥,你把朱可顺叫出来,他不听话,我们打他。"不敢置信,这句话竟然出自大家公认为忠厚老实、好学的学生之手。  相似文献   

16.
昨天在网上碰到一位家长,她问我这样一个问题:碰到"分数至上"的老师,而自己孩子成绩一般,不讨老师喜欢,家长该如何与老师进行交流?说起来,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挺有发言权的。  相似文献   

17.
朱雷 《小学生》2012,(9):52-52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小学语文教学有"越位"现象。我认为这里的"越位"指的是老师们对教材钻研得太深,讲解得过多,拓展得过度,语文课堂过于厚重。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一、语文课堂中过于注重"做"、"演"新课程所呈现的形态是倡导学生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所以各种所谓的语文活动课纷至沓来,在上《两只鸟蛋》时,有位老师带来了几个鹌鹑蛋,分小组发给学生体验"凉凉的"感觉,结果这个一年级的班级秩序大乱:蛋打碎了,桌子弄脏了……"凉凉的"没感觉到,争着、抢着、喊着倒是一大堆。如今,热衷于煽情的一线教师比比皆是,试想,这真的是小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发现一个学生做广播体操时很不认真,本想找他谈话,批评教育一番,但转念一想,批评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让他当一回"师傅"呢?课后我把找他来,对他说:"老师发现广播操的每一个动作要领你都会,只是没有认真做,是吗?"他说:"是。"于是我又对他说:"老师也想学做操,苦于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价值     
《现代语文》2005,(7):1-1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相似文献   

20.
《广西教育》2007,(5A):7-7
王凌老师是南京市建邺区教研室的特级教师。他在市南湖二小兼课的班上有个学生,作业总是少做或是不做,老师一问起来,她就把头一低,说:“我忘记带了。”明知道她是没做,但王凌老师不当面揭穿,而是说:“明天补交吧。”上数学课的时候,他就注意观察这个学生。“我发现她上课发言,这就是闪光点啊!这就要立刻表扬!”于是在课堂上,这个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学生得到了王凌老师的热情赞扬:“这位同学真不错,反应快,说明你很聪明!”下课时,王凌老师走到这个学生跟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