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难得天真有人说,童年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而我想说,童心则是最美好的人性。童年终将逝去,而童心却可不老。童心之特点就在一个"真"字。明代李卓吾写过一篇《童心说》,声称"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想起于漪老师,她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她的课或文章,而是一件小事。二十年前的教师节前夕,上海某公司为慰问教师举行联谊会,欢声笑语,可是,当部门经理吴小姐举着酒杯向于漪老师敬上一杯酒时,于老师握  相似文献   

2.
李贽说过:"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题记  相似文献   

3.
李贽说过:“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题记  相似文献   

4.
<正>童心犹如一颗蕴藏于蚌里的珍珠,晶莹闪亮,纯真透明,具有向真性、向善性、向美性。明代思想家李贽在他的《童心说》里说到"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可见要做真人还得拥有一颗童心,不然就难修成正果。教师永葆一颗童心,在教学中以儿童为中心,尊重童心,顺应童心,才能满足儿童言语与精神共生的需要,课堂里学生才会心门洞开,睿智绽放。  相似文献   

5.
正李贽在《童心说》中写道:"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把童心和真心设为一体。儿童教育应该让儿童成为儿童,让真心在人性中奠基。我校提出的适性教育,就是适合儿童的教育,即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从儿童自主发展需要出发,通过实践过程的整体优化,启迪他们的灵性、发展他们的个性、完善他们的人性,引导他们主动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明代文学家李贽曾写过一篇《童心说》,文中讲:“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也。”他认为,童心就是真心,天下所有的至情至性的美文,没有不出于童心的。如果心如枯井,感情麻木,童心泯灭,虚妄不实,是难于为文的。  相似文献   

7.
时恩祥 《考试周刊》2013,(19):43-43
<正>明代的李贽说:"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去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可见小学生作文的先天优势。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见解或说法并没有得到弘扬,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作文教学一  相似文献   

8.
童心犹如一颗蕴藏于蚌里的珍珠,晶莹闪亮,纯真透明,具有向真性、向善性、向美性.明代思想家李贽在他的《童心说》里说到“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可见要做真人还得拥有一颗童心,不然就难修成正果.教师永葆一颗童心,在教学中以儿童为中心,尊重童心,顺应童心,才能满足儿童言语与精神共生的需要,课堂里学生才会心门洞开,睿智绽放.  相似文献   

9.
所谓“童心”,就是绝假纯真之心,是没有被“道理闻见”所污染的纯洁的本心。李贽极其推崇童心,它是李贽人格美的标准,是他人生哲学的真谛。“以自然为美”,是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极力推崇的艺术美。《童心说》日“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李贽平生,最推崇童心,因为童心是不会弄虚作假的。而“真”是李贽为人行文的灵魂。袁中道的《李温陵传》中这样记载:“不喜俗客,客不获辞而至,但一交手,即令其远坐,嫌其臭秽。其欣赏者,镇日言笑,意所不契,寂无一语。”如此待人,似乎过于不近人情,无法让人接受。但这才是有棱有角,直截痛快  相似文献   

10.
拜访于漪老师,是在一个清冷的冬日。于老师因为身体不适,曾住院治疗了一个月,刚刚出院。接到采访电话时,她便一口答应了。清香的绿茶,酸甜可口的橘子,于老师的屋子里充满春天的温暖。2011年于漪老师从教六十周年时,荣获复旦大学校长奖“杰出校友奖”。如今,她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依然牵挂着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1.
我觉得现在教我的每一个老师都不够完美。我想把我最喜欢的老师——三年级的教数学的朱老师嫁接成一个十全十美的老师。“人怎么嫁接?”不急不急,听我慢慢道来。首先,我要将二年级教音乐的林老师的美貌嫁接给朱老师,让她变成天仙下凡,美貌赛西施。你可千万别嫉妒,毕竟要十全十美嘛!可是光有美貌还不行,我还要将叶老师的细心嫁接给朱老师,让她更细心,更受同学们的喜爱。其次,如果朱老师的童心不够的话一定还不能受到同学们的一致青睐。所以,我要把教英语的Miss吴的童心“送”给朱老师,让她童心永驻,经常和我们玩玩小游戏。比如像Miss吴那样…  相似文献   

12.
于漪老师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学中信守的一个理念是"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她认为教师的"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未来".经约,我有幸拜访了已经是80岁高龄的于漪老师.于漪老师和蔼可亲,在说到教师和教育事业时仍然激情四溢,并且始终为她钟情一生的教育事业不遗余力地工作着、忙碌着.谈话中透出的她对学生的挚爱情怀,对事业的入迷钻研.对教育的深入思考……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做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我在地理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一、教育思想童心化教师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问题,要永远拥有一颗童心。"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  相似文献   

14.
身怀六甲的吴老师脚步匆匆,火急火燎地走向自己的教室……今天教室里怎么像鸦雀打破了蛋,吵翻了窝?班长张玲玉正抱着一摞"家校联系册",几个男孩子正围着她哄抢。"吴老师来了!"教室里在迅速恢复平静。正襟危坐的小家伙们,一个个胸脯挺得老高。吴老师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用眼光扫视着整个教室,一遍又一遍。好半天她才开口:"请刚才没  相似文献   

15.
葛起裕 《生活教育》2011,(22):58-59
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是我五十年前的语文老师,今年是她八十寿诞,又恰逢她从教语文学科五十周年。我作为她任教语文学科的"开门弟子",一直想写篇文章表达一下我对她的崇敬之情,但又怕"笔力"不足,难以表述老师的高尚师德和高超教学艺术,因此,迟迟未曾下笔。今年年初,我参加了庆贺老师八十寿诞的教育思想研讨会,听了专家、学者对老师教育思想及课堂教学方法的评述,又一次拜读了老师赠给我的著作《岁月如歌》,这才促使我提笔写下了此文。  相似文献   

16.
张文娟 《甘肃教育》2014,(24):125-125
正咚咚咚,门外传来敲门声。我打开门,只见童心和她妈妈站在门口。童心刚入一年级,是班级里年龄最小的孩子。此时,她捧着一个金黄色的大礼盒硬往我怀里塞:"老师,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作为老师,我怎么能收学生的礼物呢?没等我开口拒绝,童心妈妈不好意思地说道:"张老师,您别误会,这里面全是童心最喜欢的小玩意。"  相似文献   

17.
童心的呼唤     
童心的呼唤(散文)陈玉英两年前,开学已有一个月,我班转来一个父母离异的女生玉娟。她12岁,寡言少语,从不举手回答问题,自卑孤独占据了她整个心灵。她“双基”较差,补课时,我从没因为她基础差而对她粗声粗气。慢慢地,她感到老师关心自己,便有了学好的愿望,但...  相似文献   

18.
早就听一位老师说过,爱听于漪老师评课并且期望自己的课被于漪老师点评,因为她能切实地让你知道得失在哪里,应该怎么做。去年,笔者听到了于漪老师对“民族精神教育与语文教学”五节课的点评后,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19.
名校名师     
“教了一辈子遗憾的课”于漪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前辈、著名的特级教师,是全国语文界的一面旗帜。有人评论于漪说:“于教师的课很难学,因为她的教学没有模式和程式,天马行空,左右逢源”。于漪老师在1978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在她漫长的教学生涯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每天都有人去听她的课,所以她说,她每天都上公开课,就连早读课也不放过。一位年轻老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听了于漪3000多节语文课,最深切的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于老师说她…  相似文献   

20.
我,只知道她叫“碧莹老师”,因为孩子的家长们都这样亲切地称呼她,便认定这“碧”,肯定是碧绿碧绿的“碧”,那“莹”必然是晶莹透彻的“莹”了。碧莹老师,二十出头,一家小小幼儿园的教师。她刚从幼师毕业没几年,能歌善舞,天真活泼。她有一颗童心,她爱孩子们。初春,某日上午。碧莹老师领着孩子们做“角色”游戏。内容是让孩子们了解交通规则的一些基本常识。她和孩子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