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安徽省赛艇项目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对安徽省赛艇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展开调查.结果表明:每位安徽省赛艇项目运动员一年当中都有发生运动损伤的经历,多数赛艇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年发生次数为3~5次;腰背部、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肘关节是赛艇项目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5个主要部位;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时期为赛前集训时期;肌肉韧带拉伤、腰肌劳损、骨折、软组织挫伤、关节损伤是赛艇项目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5种主要类型;运动损伤以轻度损伤居多;运动损伤的原因多样化,身体疲劳是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最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为预防安徽省赛艇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赛艇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素质有着很高要求的项目,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赛艇运动员来说,良好的运动素质是青少年赛艇运动员成长为优秀专业运动员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在为青少年赛艇运动员制定训练计划的时候,教练们不仅仅要加强对运动员们技术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加强青少年赛艇运动员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3.
赛艇这种运动项目把力量、速度和耐力等结合起来比拼,就要求赛艇运动员具备较强的专项能力。对于一名赛艇运动员来说,在划船运动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自己能够具备较强的肌肉力量,任何一部分的肌肉都不允许存在异常,才能够把整体的运动能力发挥出来。可是对于青少年赛艇运动员来说,他们的身体机制正在发育,如果在训练时的强度较大,反而会影响他们肌肉的发育。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对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  相似文献   

4.
专项力量直接决定了运动员在赛艇比赛中能否取得较好成绩。在对青少年进行该方面的训练时,应当从身体实际状况以及发展程度出发,保证专项力量训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分析了青少年赛艇运动员力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青少年赛艇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以期能对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培养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的场地数量较少,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教练员年龄结构较合理,但学历、运动经历不高;运动员训练年限不长,绝大多数运动员没有运动等级,运动选材缺乏科学性等。提出加强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宣传,提高选材质量;加强人才流动管理,完善竞赛体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安徽省青少年健身活动、竞赛交流、技能培训、健身咨询、体质监测等工作的管理机制现状进行研究.得出:安徽省青少年体育管理模式与国家管理一脉相承,青少年体育政策出台及时但实施效果不佳,青少年体育发展有规划但落实困难,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机制不畅,青少年体育竞赛组织机制不完善,安徽省青少年体质监测管理与监督力度有待加强;依据公共服务理论,提出安徽省青少年体育管理机制创新的对策:明确机制创新指导思想(加强公共体育服务),明确公共服务视域下安徽省青少年体育管理与服务的定位,加快安徽省青少年体育立法进程,加大政策执行和监察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身体功能训练是国际上最先进的体能训练模式之一,已被一些职业体育运动员和奥运会运动员所采用,并取得了突出效果。本文针对赛艇项目的竞赛和训练特征,探索赛艇运动员的身体功能训练方法,主要内容包括:FMS测试方法、臀大肌激活、动态拉伸、神经系统激活、力量训练、恢复训练等方法。旨在为广大赛艇教练员有针对性地改进和丰富身体训练方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赛艇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赛艇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运动生理学和训练学两方面对发展赛艇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内优秀的赛艇运动员的力量训练量增加了20%。因此,在赛艇周期化的训练当中,我们需要就力量训练所带来的价值做出清晰的评估。本项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所挑选出来的赛艇运动员进行两个14周密集的水上阻力训练,来量化运动员下肢力量的发展变化,并以此来作为指导赛艇力量训练强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赛艇是和时间比赛和队员之间比赛的一种形式,是赛艇运动的最终体现。赛艇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的身体素质,更加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都是取胜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新连就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破茧     
"回望本届全运会赛艇项目,156场比赛,565位运动员,5个日夜的争夺,14枚金牌。所有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将这场属于赛艇的盛会推向了秦岭的最高峰,山水有相逢,观众朋友们,4年后,我们再相会。"话音刚落,我热泪盈眶。2021年9月19日,我顺利完成了第十四届全运会赛艇项目解说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刘月坤 《考试周刊》2013,(66):128-129
赛艇运动既是奥运会的传统项目,又是一项很有锻炼价值的体能性体育运动,其集体项目在赛艇比赛中占有绝对比重。多人艇的赛艇运动是一个集体性项目,它要求所有参加的队员有很强的团队凝聚力,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力量,才有可能获胜。文章针对如何在赛艇运动教学与训练中培养运动员的团队凝聚力等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黄翔 《黄山学院学报》2002,4(2):124-125
通过安徽省九运会田径百米运动员比赛全程技术动作的观察,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紧张状态和技术变形而对成绩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放松"在短跑比赛中的重要性,以改进和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比赛心理、技术和成绩.  相似文献   

14.
赛艇运动是水上周期性运动项目,动作周期分为入水(提桨)、拉桨、出水(按转桨)、回桨四个阶段,其做功输出过程为运动员通过对桨的力量传导使艇向前运动,运动员输出的功率、频率的把控、身体的状态等因素影响着划行表现.该文将物联网技术及智慧体育集成到赛艇水上训练监控系统中,对系统设计、框架开发、硬件研制、传输环境等进行优化,实现了赛艇水上训练中船速、桨频、心率、功率等关键参数的实时获取和呈现,同时相关数据在训练后可传至后台,为精准提升训练成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张永辉 《考试周刊》2013,(54):121-12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优秀赛艇选手应具备的身体形态特征,并以此为训练实践的依据,将技术、力量和耐力训练三个方面相结合,构建针对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的训练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20名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冬训期身体成分的变化及其与训练效果的关系。[方法]在冬训期内定期测定身体成分指标和用赛艇测功仪进行2000m测试,并分析两者关系。[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在冬训期内男女运动员的体重无显著变化(p0.05),而平均体脂百分比和平均去脂体重分别呈显著下降和增加的趋势(p均0.05)。男女运动员的平均去脂体重与2000m成绩显著相关(p均0.001),且相关性高于体重。[结论]结果提示:男女赛艇运动员在冬训期内身体成分变化特点基本一致,且其变化与训练效果相关;建议为了取得好的训练效果或成绩,运动员在保持一定体重的同时应积极改善身体成分,尽可能地降低体脂百分比以提高去脂体重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专项训练对女子赛艇运动员乳酸无氧阈的影响,以辽宁省女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两周的专项训练。结果表明,在通过两周中等强度长时间的专项水上技术训练后,队员在完成同等功率的运动时,血乳酸和心率均明显下降,乳酸无氧阈功率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高。因此,乳酸无氧阈可以用来评定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以及选择有氧训练的适宜强度,来改善和提高运动员的最大有氧能力。本研究旨在通过乳酸无氧阈的测试来安排训练强度,评价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吕坤如  罗正 《襄樊学院学报》2010,31(8):20-23,48
探讨不同专项运动员的心肺机能适应性特征和能量代谢特征,为不同体育项群的项目特点提供生理学基础.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与男子轻重量级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变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递增运动至力竭时,赛艇组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氧通气当量(VE/VO2)显著低于摔跤组,最大摄氧量(VO2max)显著高于摔跤组;运动中后期呼吸商(RQ)非常显著低于摔跤组;达到无氧阈(AT)时,赛艇组潮气量(Vt)、通气量(VE)、摄氧量(VO2)和氧脉搏(VO2/HR)非常显著高于摔跤组.  相似文献   

19.
赛艇是一项高技能的体育运动。随着世界赛艇水平不断的提高,科学、有效的技术和采用,对最大限度的发挥运动员的潜力显得至关重要。一般说来,能够使船艇在水中快速行进的方法远不止一个,获得金牌的技术也有许多种。科学的划船技术是发力(肌肉协调)和桨叶控制的结合体。因为赛艇只能随着桨叶的划动快而准才能行驶得快。换言之,桨叶沿着正确轨迹运行也就成为地使赛艇快速航行的不可缺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员心理素质和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以48名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员的运动焦虑水平与全国优秀运动员平均水平接近;安徽省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员的抱负水平、责任感、意志品质等心理指标也与全国优秀运动员平均水平接近;影响安徽省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员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为训练年限、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