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问题”是教育者潜心研读教材后设计出的或学生学习中生成的含金量高的问题。它具有教的价值和学的价值。因此语文教师设计出质量高的“价值问题”对于教学实施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价值问题”的特征,并提出了设计“价值问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圈养”本是农业这个行当中,饲养动物的专业术语,是指利用围栏或圈舍饲养动物。与“圈养”相对,“放养”则是指利用自然环境饲养动物。这两个词一般用于把具有经济价值或需要保护的动物放到一定的环境中,使它们繁殖。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回报或达到更好的保护的目的。它们语义的适用范围当然以动物为主.不能用于人。  相似文献   

3.
“八卦”的“旧”义,是指传承了数以千年而至今仍然具有广泛运用价值的易学专有名词。“八卦”词义由旧而新和由此而彼的发展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或两种方向:一是据“形”演化而产生借代义;二是据义演化而产生广泛合理的联想义。“八卦”的新义来自于“八卦”自身,而不是粤方言“八公八婆”中的“八”。  相似文献   

4.
“信息价值论”或“知识价值论”,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出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理论观点。它主要是一种社会学、未来学理论,而不是现代实证科学中居于“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层面的“信息论”的一个内容或其分支学科。但是,由于这种理论所使用的核心概念——“信息”,是信息论或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所以“信息价值论”或“知识价值论”又与  相似文献   

5.
随着心理学的深入研究以及与心理学邻近学科的相互渗透,人们对“价值”问题益发重视。如西方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指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有三个中心概念,那就是自我、价值和态度。”异军突起的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强调人的生活目的、价值在个性(或称人格)心理中的地位,代表人物马斯洛(A·H·Maslow)把“存在价值”(Being—Values)与“成长需要”(Metaneeds)等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当前在《管理心理学》或《组织行为学》的“组织文化”一章的教学中,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不深刻,尤其是对民族传统文化中“义”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有待深化。文章提出要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影响力的认识;要通过和学生共同探讨“义”被忽视的原因与让学生明确“义”的真正含义与价值来深化民族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一点点”和“一点儿”,与一般的量词重叠相比,具有特殊性。通过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二者的具有三大组合能力,均以与名词搭配为主,但在各类中各有侧重;二者组合能力的差异引起语义的差异,均可形容量少或程度轻,但前者程度更深,且含有“许多”义和“逐一”义;语用上,陈述句中“一点点”主要表现为主观陈述:正陈述1和逆陈述2,“一点儿”侧重于客观陈述;祈使句中前者的语气更为柔和,后者也可在命令句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正> 斯密的价值论,是从一般商品交换开始,探讨交换按什么原则进行,即价值量是如何确定的。由此他首先给价值下定义,然后重点来探讨衡量这种价值的标准尺度。在论证过程中,他不仅混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也混淆了消耗劳动和购买劳动,使得价值和劳动范畴具有双重的含义。当他从生产和流通分别加以论述的时候,上述两对范畴的混淆只是外在的混淆;当他把“劳动”和“劳动力”、“劳动价值”与“劳动力价值”混淆时,这是一种内在的混淆。这种混淆,是决定斯密体系中一系列混乱的根本原因,它是斯密从一般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和发扬“天人合一”优良文化传统,对解决一系列现代性难题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梳理了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揭示了“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从“天人合一”思想视角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进行了反思;文章最后阐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  相似文献   

10.
“转变学习方式”或“推进学习方式转变”,正在成为新课程实施中一个流行的标识性口号。这种提法存在不妥之处,一方面它曲解了国家有关课程实施的基本指导思想,导致对“学习方式”的绝对化理解,另一方面则否定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课程实施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没有看到传统  相似文献   

11.
北宋文人歌妓词具有独特的意蕴和审美价值,是解读当时文人心理的一把钥匙。因其内容所限,此类词本该是俚俗的,但北宋文人俗中求雅,不断提升其内在之质与外在之形。在内容上,文人们或专力突显歌妓优秀品质,或抒写真挚爱情,或寄托身世之感,通过这些开拓使其达到“神”变;在表现形式上,他们尽力使用雅语、典故,创造清新淡雅的意境,从而使其达到“貌”变。北宋文人歌妓词的“神”“貌”之变体现了北宋文人的雅化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发展价值。一谈到游戏,人们也许自然就会联想到“自由”、“随心所欲”、“无拘无柬”、“快乐”等字眼,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游戏是一种供人们在休息、闲暇时娱乐的活动或运动;游戏带有不认真、不严肃、玩世不恭的意思。正因为我们没有很好地把握游戏对孩子幼儿期发展的价值,才使得人们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得不在调节社会对人的智力发展的高要求与幸福童年之间的矛盾中苦苦挣扎。  相似文献   

13.
教育因长期与语言打资产而不得不对语言的本体价值表达自己的意见,由此建议教育以及教育学应“善待语言”,肯定语言具有自我生成的本体价值,同时又有所保留地坚持在语言中“做事”,进而转向“行动的教育学”或“实践的教育学”,使教育学真正成为一种可能为教育实践和教育行动提供智慧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爱XX”格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的特点,发现“爱XX”格式句法功能丰富,可以充当谓语、宾语、定语,还可以充当分句或单独成句;“爱XX”格式语义丰富,具有随便义、不满义和否定义;“爱XX”格式在语言经济原则的影响下,主观色彩强烈,焦点信息突出,其后的词语更凸显了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司马文森“粤北散记”系列散文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强烈的纪实特点,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粤北地区的抗战现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不仅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同时也引发了抗战“反思”,强调了对“人”的命运的关注,诠释了“文人”与“抗战”的关系,具有“文学”价值的同时,还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不仅丰富了抗战文学的内容,清算了抗战文学的“二元对立”模式,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五四散文“人的文学”特征,在当时的抗战散文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有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的价值”与“对教育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教育的价值”与“对教育的价值”南京师大雷鸣强当代教育学和教育哲学如同当代哲学一样,将目光投注到“价值”问题的研究上──教育价值论研究方兴未艾,成果卓然。“教育价值”一词已在教育论著或人们的日常语中频频出现,成为人们关注、探讨的热门课题。尽管人们对...  相似文献   

17.
<正>“立意”,即确立教学主题;“价值立意”,即以价值为导向进行立意。对历史教学而言,“价值立意”就是要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对历史进程做出科学阐明,包括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等做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在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基础上,以史料分析为依据,并准确提炼其精神价值观,是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从这个角度讲,价值立意在历史教学中属于高维度的认知阶段,尤其是其“立德树人”的高度和“唯物史观”的审视态度,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以“价值立意”统摄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学校德育必须努力致力于追求三个“统一”: (一)个体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在普遍联系的世界中,以人为中心,构成“人一物”系统与“人—人”系统。前者人是主体,物是客体;后者,人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种统一就决定了人的价值具有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双重特性。作为主体,其价值实现表现为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对个体需要的满足与尊重,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实务中,不断出现“传统”不美善的事例。“传统”只是“过去的方式”,而“美德”却是反映人性的普世性与终极性的原则,是人类指向未来的永恒性法则的表达。中华传统文化是超越“传统”的,因为它原本早已拥有了“敬天爱人”的道德内涵,具有“现代性”特征。只有回到“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应用“现代性”的辨析让“传统美德”在人性的终极关切中找到位置,再让它在现代意义上找到起点,“传统美德”的保全与发展过程才对“现代”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内容中的“图形运动”,在教科书呈现以及实际教学中,偏重运动现象观察和运动方式的识别,与图形认识与测量形成相互分离的状态。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分析发现,图形运动具有认知过程中的想象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到图形运动的课程价值至少应当包括三个方面:认知过程中的思维方法;表征客观对象或现象的直观模型;统整课程内容的思想观念。凡此都是以视觉“看”的过程为基础的,因此在教科书呈现与实际教学中,应当重视视觉“看”的认知活动,进而形成推理和想象,充分发挥图形运动的课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