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着思政元素融入不足的问题。文章以应用型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重构的过程中,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科技报国、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工程伦理四类思政主题元素,形成基于学习任务驱动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育人。文章旨在探索新工科建设视野下如何将空管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从课程思政的理解、教育部指导纲要、新工科要求、民航精神与空管文化、课程特点与教学经验几个方面凝练课程思政的目标。以新工科中的“四新”(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为抓手,配合情感温度的传递,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深度融入的具体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深入开展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工科人才至关重要。当前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着课程思政目标聚焦度不够、课程思政元素选择精准性不够、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供给度不够、教学方法改革性不够等问题。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应以全局思维确立课程思政目标,以引申转化融通课程思政内容,以多重维度挖掘课程思政资源,以量身定制设计思政授课方式。  相似文献   

4.
陈冬梅 《教师》2023,(9):102-104
将新工科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使命。文章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电子电路课程为例,探索了新工科理念下课程教学中如何设计和实施课程思政。文章说明了开展思政教学的必要性,重点从思政要点和案例设计、集体思政备课、紧密联系新工科理念等方面出发对思政教学的实施进行了探索,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认为在新工科理念下深入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能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5.
新工科和课程思政是高校培养未来工程人才的新思维和新方式。新工科愿景下,推进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各种现实难题。本文以台州广播大学为例,围绕新工科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和内容,从机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协同改革的对策,为构建新工科特色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提供样本。  相似文献   

6.
新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一流新工科人才的重要内容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工科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有益探索.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为例,通过调研教师教学课程思政实践现状并结合教学工作经验积累,探讨该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析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对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航空类院校的背景特色,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航空类院校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方案。针对现有机械设计课程思政的不足,从教学内容、科研反哺教学、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提出思政教学改革方案。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航空报国的情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高校工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现状的基础上,从增强高校工科专业教师传授思政意识理念,锻炼工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资源深挖能力、提升工科教师将专业知识与思政资源显隐融合的思政教学能力以及建立课程思政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工科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路径,实现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冯兴  李汝宁 《教师》2022,(8):93-95
目前,新工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建设新阶段,立德树人是新工科建设的根本使命.文章从新工科内涵入手,阐述了系统工程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新工科背景下的必要性,并从三个维度说明了思政教育在系统工程学课程中的融入:思政教师思想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以及课程思政教学的考核.新工科背景下系统工程学课程思...  相似文献   

10.
工学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其科技报国的情怀。测量学是典型的工科基础课,覆盖面广,课程思政实践成果有良好的推广和借鉴价值。本研究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测量学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互联网+"背景,以新工科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机与拖动为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重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时充分挖掘思政育人元素,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思政元素、教学改革、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形成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梁芬芬  尹琳娜 《大学教育》2023,(19):100-104
在新工科背景下,要培养高素质、多技能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在工科课程中融入艺术和美育教学非常重要。课程思政可以很好地将二者结合。文章以包装材料学课为例,通过建立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体系,结合“材料+艺术”的专业特点,充分发掘思政元素,有效地进行了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工科课程思政要求,通过分析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指出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中要避免的“六忌”:教学目标忌越俎代庖、教学内容忌生搬硬套、教学形式忌死板机械、教学时长忌喧宾夺主、教学时机忌脱离实际、考核评价忌只讲不考。针对这“六忌”,研究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和办法:思想政治教学目标要找准定位;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要自然融入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学形式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新媒体;思想政治教学时长要适当,要画龙点睛、点到为止;思想政治教学时机要巧妙;思想政治教学考核要落实。贯彻“六要”,可真正实现润物无声式的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经之路。工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偏向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难以融入思政元素,导致工科学生的课程思政教育难以开展。为解决这一相融问题,文章建议在工科综合前沿类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实现课程思政。通过对国内高校工科综合前沿类课程调研,发现不同授课群体所适宜的思政元素存在差异性。为推动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文章分析了工科专业不同授课群的课程思政教育差异性,并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道路工程学术前沿”课程为例,提出了适用于道路工程不同授课群体的差异化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重要论述的讲话精神,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以高电压技术为例,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高电压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中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改革滞缓、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中,形成完整的课程思政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将传道授业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并对思政育人目标、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提升,是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也是新工科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基于课程特色,就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设定、教学及考核方法进行探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设定、教学方法确立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吴伟 《大学教育》2023,(14):105-107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实现立德树人,大学工程数学课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教学应注重融合课程思政。文章论述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融合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意义,并探讨了该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这四个方面的教学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在工科核心课中让课程思政高效落地的路径和模式,要以教师言传身教为首要抓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面向新工科的“学生中心”教与学协作关系;挖掘和融入具有地方特色和院校特色的思政元素,以支撑《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毕业要求中的核心能力培养为引线,提炼具备可操作性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层次递进的课程思政实现路径,建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特色鲜明的新工科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校应以新工科建设为依托,在机械类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价值引领贯穿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育人格局。机械类课程思政教育的策略是:在文化自信、政治认同、法制意识、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等层面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注重思政元素的教学融入,让思政元素进教材、进教学大纲、进教学设计、进课堂、进课程考核;确立以学生评价为中心、多元协同的评价机制,构建课程的三要素交互评价模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创新协同育人新途径,坚持学校学科特色与教学科研能力之间相互转化,坚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持续创新,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0.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智育,更需要德育。分析目前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育人理念、教师队伍、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思政内容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并以隧道工程的发展、隧道施工技术及隧道位置选择等为例,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无痕植入思政元素进行初步尝试,期望为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