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5年9月,我有幸成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珠海市第七中学子课题“提高初中学生家长育人实效性的研究”的成员。我积极响应“双合格”(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长读书竞赛活动,仔细阅读了课题培训教材——《当代家长》丛书(初中版)。我深深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怕的不是缺少丰富的物质享受,而是孩子从小没有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信念。当我完成《合格家长自我鉴定40条》时,对如何成为一个合格家长有了更为明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很多科普丛书在书名上互相套用,例如,有了《十万个为什么?》,就又出了一套《十万个怎么办》?。本书原本想叫《十万个不知道》,后来改名为《不知道的世界》丛书。这不仅是书名的改变,也是编著者在编辑思想和编辑方针方面的更新和提高。 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都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这个过程既反  相似文献   

3.
大型科普图书《解读生命丛书》,于日前由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体现了当今最新的科学观点;语言通俗,趣味性强;版面活泼、新颖,图片总量占全书的1/2。《解读生命丛书》分为十册,简介如下:一、《史前生物历程》你想见识地球上最古老的一条鱼吗?你见过长羽毛的恐龙吗?二、《人类进化足迹》远古的南方古猿,难道也是人?现代人的祖先是非洲的一位女性吗?三、《认识我们自己》人体哪里体现了美妙的“黄金律”?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致命的一拳打在哪里?四、《捍卫生命长城》器官移植,换个猪心行不…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第一位飞入太空的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人们为此欢欣鼓舞。因为这一事件昭示着日益发展的科学正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有力翅膀!但如果问你什么是科学?也许会让你陷入思考,回答也未必准确。沈谦芳教授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于2003年9月出版的“四科”教育丛书带你走近的则是一个全新的科学视野,让你领略科学的无穷魅力,同你一道回顾科学进步的曲折历程,展望科学发展的美好前景。该丛书由《科学知识是什么》《科学方法是什么》《科学思想是什么》《科学精神是什么》等四本组成。因为在作者看来,“我…  相似文献   

5.
信息点击     
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汇集一代科普大师贾祖璋先生长达60年科普创作精华的《贾祖璋全集》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荣誉奖,《解读生命丛书》、《梦幻般的新物质形态》和《寻找失落的年表———夏商周断代工程》等三类7种科普作品获一等奖。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科学》(2001年9月)中的《风里淘“金”》荣获三等奖。祝贺《雏鹰报》迎来百期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中心小学雏鹰文学社于1996年创办,2003年秋社报《雏鹰报》满100期了。让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作文世界》编辑邮箱开通啦亲爱的同学,你有很满意的大作,想向…  相似文献   

6.
“哲人石丛书·当代科普名著系列”是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的名牌书,被誉为“当代学生必读书”。其中以下两种分别获得2000年、2001年“十大科普好书”。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与科学有关的读物大都有点让人望而生畏。如何让不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也对科学感兴趣,如何激发中学生对科学的热情?也许只有细致缜密的“有心”工作才能造就阅读的神奇。浙江教育出版社最近引进的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科学探索者》丛书可谓科普中的“有心”者。这套丛书为美国中学普遍选用的综合理科教材,由不同题材、大小适中的十五本教材构成。它有四个指导原则:探索科学奥秘;指导研究性学习;知识能力并重;动手动脑趣味无穷。据出版者所言,它已被二十余个发达国家选为教材。这套书的编撰过程相当复杂。每本书除了一到三位主要撰稿人外,还有二到五位不等的次要撰稿人、  相似文献   

8.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漫画科学史探险》,是一套科普动画丛书,是优秀的少年儿童读物,近获第六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 书中塑造了两个正直勇敢、热爱科学、向往未来的中国孩子。在漫长的历史旅程中,他们经历了无数  相似文献   

9.
我知道什么     
“我知道什么 ?”这句话 ,是 16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和散文家蒙田的名言 ,它既说明了知识的永无止境 ,也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那一代人渴求知识的愿望。 194 1年 ,法国大学出版社编纂出版了一套《我知道什么 ?》丛书。这套丛书是普及性百科知识丛书 ,内容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丛书的作者都是有关方面的著名专家、学者 ,所以每本书都写得深入浅出 ,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至今 ,这套丛书已印行 30 0 0余种 ,被译成 4 0多种文字出版 ,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感到尤其耐人寻味的 ,是“我知道什么 ?…  相似文献   

10.
《e时代N个为什么》丛书由广东的少年儿童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出版。这套书的编纂和出版被纳入了国家“十五”重点出版规划和中国科协科普资助项目。 本套书面向10-15岁青少年,选取近几十年来人类最新的科学成果,展示e时代的风采,共计有电信、医学、天文、海洋、材料、环境、航天、能源 12册。 本套书融科技与人文于一炉,着眼于活的知识,以及小读者科学、人文素质的提高,跳出以往一般科普图书就科学讲科学、就技术讲技术的常规,发掘出科学里的故事,故事里的科学;新闻里的故事,故事里的新闻,使科学知识的传播变得生动有趣,由此引发小读者…  相似文献   

11.
杨鹏 《小学生》2009,(5):1-1
我是科学的春天里被播撤下的一粒种子。 我上小学那年正是“科学的春天”开始的1979年。我记得当时满眼看得最多的标语是“向四个现代化进军”,语文课本里学的第一句话是“奔向2000年”,随时能感到未来的召唤。2000年会是什么样子?从当时对我来讲比较深奥的科普和科幻书中,我寻找着答案。《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画报》、  相似文献   

12.
暑假期间,我读了杨红樱老师写的一本科普故事书——《寻找美人鱼》。有一条叫波卡的鲫鱼,不小心被渔夫打捞上岸,当成诱饵去“钓鱼”。后来,波卡遇到了一个12岁的小男孩“小蛙人”。小蛙人救出了可怜的波卡,他们成了好朋友。波卡十分感激小蛙人,便带着他遨游大海。旅途中,他们遇到了很多可怕的情形,多少次都是死里逃生。这些惊险历程让我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13.
《啊哈,灵机一动》是美国科普作家马丁·伽德纳的代表作品.马丁·伽德纳1914年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塔尔萨.1936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哲学系.1957年,伽德纳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开设了一个数学游戏专栏.这个专栏一直延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成为该杂志的一个招牌栏目.他的数学科普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由于在数学科普方面的贡献.他荣获了1987年美国数学会斯蒂尔奖和1994年数学交流奖.  相似文献   

14.
<正> 生物科普创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或一种技能,虽说“文无定法”,但科普创作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本讲主要介绍生物科普作品的投稿方法和科普创作的一般技巧。1 生物科普作品投稿指南目前我国出版的科普期刊有近两百种之多,其中既有《科普创作》和《科学与生活》等主要面向成人的科普杂志,也有《我们爱科学》《少年科学》《少年科学画报》等面向少儿的科普杂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一世纪被称为“生态的世纪” ,“环保”、“生态”在今天已成为日常用语 ,各类冠有“环保”、“生态”名目的图书可谓林林总总 ,让人目不暇接 ,但是在看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态文化丛书》之后 ,我还是眼前一亮 ,读罢更是有耳目一新之感。这套丛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角度新、观念新。其他的“环保”、“生态”类图书 ,多是从技术、知识的角度来介绍一些环保技术、生态学知识 ,而当代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环境科学技术和新的生态文化观念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正如著名学者克劳斯·特普费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  相似文献   

16.
肖川 《中国教师》2004,(8):59-60
作文需发人之未发,立意高远,观点鲜明。闪烁其词,语焉不详的文字,是令人生厌的。在建设一个开放、民主、自由、法治、多元社会的今天,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不仅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所应有的道义和责任。它不只是写在《宪法》文本的词汇,而是每一个公民应该身体力行的道义准则。我把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视为高于生命权的一种公民权利,我常说,“连真话都不敢讲,活着干什么?”先烈有言:“不自由,毋宁死”。很多事情其实并不可怕,就因为很多人觉得可怕,天长日久就终于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在我看来,连真话都不敢讲的人,是多么委琐、多么令人不齿,…  相似文献   

17.
自从听到破译了人的“基因密码”之后 ,我就开始操心这脆弱得如一个西瓜的星球 :已经有 5 0亿人口的人类社会 ,最怕的问题莫过于资源的供应少于人口的享用 ,我一方面为人类科学的进步而自豪 ,可我又深怕人类因破译了“基因密码”而遭受毁灭。依照人的基因密码 ,人对自身生命规律的控制那可就像“泥人张”玩泥人一样随意了。捏个美、捏个丑 ,捏成葫芦捏成瓢 ,捏棵千古参天大树 ,捏个春生秋灭的小草 ,都是随心所欲之事。这世上若真有那么一些人能活到千岁 ,那岂不是人类制造了一批“活妖精”。他们的存在 ,可比人们用幻想造出几个“神仙”可怕…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有两大类问题,其一是人类社会内部关系问题,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其二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资本论》主要的是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着重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内部关系问题,具体地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关系问题,“剩余价值学说”就是通过这项研究而获得的伟大的科学成果,这是众所周知的。本文所要强调的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有大量的研究,并有一个很重要的科学发现,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调节”论。 《资本论》中的“人”和“自然”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的革命性贡献,首先在于对“人”和“自然”都作了科学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我叫傅(yù),是天津三中高三学生,今年17岁。自从10年前我认识了《青少年科技博览》,便和她结下了深厚友谊。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学写科学小论文。9岁时,在该刊发表了《正确认识纸灰打旋》一文(1994年11期)。1997年参加编辑部举办的科技夏令营,回到家后写了《36~46亿年前的岩石哪去了?》,发表在该刊1997年11期上。1998年6月我被评为“津门童星”,进京联欢,有幸与胡锦涛、吴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今年,我又获得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博览杯”科普征文一等奖。我的每一个进步都有《青少年科技博览》一份功…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天性是探索和爱玩,他们热衷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孩子的头脑中,要从小播下科学的种子,关键是让科学知识变得不再枯燥,让科学“好玩”,科学“有趣”,科学“快乐”。由中国少年科学院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少年科学》科普丛书,已由中国和平出版社于2003年8月正式出版。本书根据各年龄段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按6~9岁、10~12岁、13~15岁分为3个年龄段,编成生命篇、地球篇、宇宙篇、物质篇、技术篇、军事篇6篇,共计18本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为该书作序,他指出:这套丛书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