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是军阀统治的时代,抵制军阀专制,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人民面临的任务。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指出:“最受压迫而最有集合力的无产阶级是最有革命性的阶级”,“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会上瞿秋白当选为中央委员,与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彭述之组成中央局,并与蔡和森一起担任宣传委员,负责主编《向导》。  相似文献   

2.
建党80周年评说《新华日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党报与党如影随形马克思在 19世纪 40年代便将报刊的功能与作用比喻为耳目喉舌 ,可见报刊受革命导师的重视。中国共产党 192 1年建党 ,翌年 9月 13日在上海出版中央委员会机关刊物《向导》 ,宣称本报是“中共的政治机关报” ,是“中国民众的喉舌”。《向导》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武汉公开或秘密编印 ,因为军阀政府和帝国主义势力的干扰 ,出版 2 0 1期后停刊。回顾中共党史 ,自从建党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办报。党报如影随形伴随着党的每一步行动。党必须有自己的耳目喉舌。《向导》 192 7年 7月 18日在武汉停刊。经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3.
杨莲霞  戚睿群 《传媒》2024,(4):81-83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份政治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舆论阵地。本文从《向导》周报的时代背景、主要宣传内容、时代价值等方面探析党报的舆论导向作用。《向导》周报将党的理论宣传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传递了党的信仰,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在党报创办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京报副刊》创刊于五四以后的1924年12月5日。它是《京报》10多种副刊中影响最大的一种.主编孙伏园。当时革命形势日趋高涨,《京报副刊》继承了五四时期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副刊、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等的传统,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积极支持群众爱国运动.抨击军阀专制政策和帝国主义侵略行径。同时提倡新文化.批判“甲寅派”的封建复古思想和“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广泛。一大批进步作者为该刊撰稿.鲁迅就曾发表杂文40多篇。  相似文献   

5.
孙于麟 《新闻世界》2023,(11):113-116
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向导》周报开辟了“读者之声”栏,呈现了《向导》周报的编读往来,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思想提供了独特窗口。编者与读者以“读者之声”为阵地,就中国革命对象、动力、目的等问题作了积极探讨,起到了化游弋读者为忠实粉丝、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推进中国革命进一步发展的作用“。读者之声”作为《向导》周报的特色专栏,为编者和读者交流提供了平台,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具有超时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四、进行暴露与批评。暴露与批评是党报的锐利武器,自党报创立起,就注意使用这个武器。但在党报史上,揭露、暴露手段,主要用于同国内外敌对势力作斗争,同那些动摇于革命阵营的今日是同道、朋友,明日可能是敌人的敌对倾向作斗争。1931年12月11日《红色中华》发刊词中即明确指出:“要尽量揭破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及一切反动政治派别进攻革命欺骗工农的阴谋,与反动统治的内部冲突崩溃,及一切政治内幕。”作为该报的任务之一。“9·18”事变后,党报上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需要媒介的理论表述、系统建构和舆论宣传。100多年来,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创办了大量革命报刊,《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中央级政治机关报,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影响最大的报刊之一,是中共早期创办的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的刊物。本文对《向导》周报201期刊物进行梳理分析,从《向导》周报的人员组成、编辑风格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对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思考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苏久青 《传媒》2023,(10):83-86
大生产运动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边区人民绝境求生存的伟大胜利。在组织和动员大生产运动的诸多信息传播载体中,《解放日报》因其党报的特殊地位发挥了强劲的宣传影响力。通过“劳模文化”的传播,《解放日报》宣传阐释了党的方针政策,唤起了边区人民以主人翁意识“学劳模”“赛劳模”积极投身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9.
随感杂谈是一种务虚式富有文采的短论。广义地讲,也可称之为杂文。在毛泽东光辉战斗的一生中,他一向十分重视这类评论文体的应用与写作。早在青年时期,为了从事革命运动,宣传革命思想,在他主编出版的《湘江评论》、《政治周报》等报刊上曾经辟设了“湘江杂评”、“放言”、“反攻”等引人瞩目的短论专栏,不断发表由他撰写的杂谈、随感式的精悍短小的言论,或针砭社会锢弊,或倡导妇女解放,或揭露帝国主义阴谋诡  相似文献   

10.
张芹 《新闻界》2006,(5):87-88
陈独秀在著名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曾经强调,“科学”与“民主”对“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具有重要意义,并表示“断头流血”都将拥护之。从而高扬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④因此,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也如同重视宣传新思潮、呼唤民主政治一样,成为“五四”时期许多新文化传播媒介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播内容。详细考察身处于新文化传播热潮中的《晨报》附刊,不难看到它作为新文化传播媒介中重要的一份子对“赛先生”的全面传播,  相似文献   

11.
一三十年代初,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南昌设立“委员长行营”,以指挥华中五省(赣、皖、鄂、豫、湘)的政治和军事,冀图消灭方兴未艾的红军和苏维埃工农政权,镇摄各省地方军阀与反蒋派系。复兴社军人为了制造舆论,推广反动宣传,在行营政训处系统下创办了《扫荡报》和其他一系列文化宣传工具(如《怒潮剧社》《汗血月刊》等等),而将《扫荡报》放在汉口出版发行。1938年武汉沦陷以后,《扫荡报》既在桂林复刊,又在重庆出版,名义上都隶属于国民党军委会政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许多民主爱国律师加入反封建、反军阀独裁专制和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律师,郑毓秀活跃在革命前线,展现了她多姿多彩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3.
禁之论     
新中国电影的“禁片”史大抵始于对《武训传》的批判,在此后的头三十多年中,政治问题一直是电影遭禁的主要原因。譬如《武训传》结合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苦恋》与反精神污染等等。 如果我们沿袭“代”的划分方法来讨论中国“禁片”的历史断代,“第四代”以前的电影人就这样在大风大浪中欢度了他们运动健将般的创作生涯。而当文革后的新电影《苦恋》被《解放军报》的特约评论员带头修理过之后,“伤痕电影”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如何使党的这一最新理论成果迅速地被广大基层官兵理解、接受、应用,是报纸宣传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此,我们《人民军队》报紧紧围绕如何通过宣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向基层延伸、向实践拓展这一问题,加大一版的组织策划力度,精心经营《让“三个代表” 向基层延伸向实践拓展》专栏,保证了这一宣传自然贴切,特色鲜明,有声势,有深度。许多基层官兵说:这个专栏里报道的问题提得准  相似文献   

15.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新华日报》刊载“二七”纪念相关文章,构建起特征鲜明的抗日话语体系。中共通过系列文章,凸显全面抗战话语,揭露日本的侵华野心,强调工人在“二七”罢工及以后革命中的中坚作用,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关键,不断动员各阶层广大民众发扬团结精神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6.
中共满洲省委是党在东北地区最高领导机构.为加强东北地区的革命宣传工作,中共满洲省委组织出版了机关刊《满洲通讯》和《满洲红旗》,还有指导工人运动的《满洲工人》,以及《工学会期刊》《店员之声》《政治文艺》《斗争》等,这些革命刊物为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和揭露反动军阀的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东北地区的党的出版史料研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蔡和森是我党早期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是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的首任主编。在上世纪20年代的国内复杂形势下,他以《向导》为阵地,开展了长时期的宣传活动,对党的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使"反帝反封"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工作的过程中,他的工作理念体现为政治家办报,其中包括坚定马克思主义,洞悉中外局势,全身心地奉献给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等。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同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还是一名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自1919年至1934年,他先后创办、主编、编辑过一系列进步的革命的报刊。五四时期,他创办了进步刊物——《新社会》旬刊;十月革命后不久,他以特约记者身份前赴苏俄,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及时向中国人民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实况;1923年回国后,他参加过一段时期党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的编辑工作,主编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新青年》季刊和不定期刊以及党中央机关刊物《前锋》;在“五州”运动中,他主编党的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在1931到1932年,  相似文献   

19.
李求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杰出的青年运动领袖和工人运动先驱.他革命的一生始终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密不可分,从编辑《中国青年》到主编《日日新闻》《安源月刊》《少年先锋》《飞沙》《上海报》,以及《红旗日报》副刊《实话》等报刊,在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罪行的同时,不断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的觉悟,影响了大批进步青年.  相似文献   

20.
通过梳理《红灯》周刊的办刊实践,探讨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中的动员作用。文章基于对《红灯》周刊办刊过程和刊文内容的考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办刊实践与革命中心工作的关联,包括引介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党的革命主张,鼓励民众参加革命,揭露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本质。指出《红灯》周刊通过办刊广泛而深入地开展革命动员活动,为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地区领导的革命活动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