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洪通佛,博儒,善画。而最有名的是其诗作。黄庭坚评其诗"韵胜不减秦少游觌,气爽绝类徐师川"。本文以其诗集《石门文字禅》为研究对象,从其"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推重"句法"与"摘句褒贬"两个方面探讨其辩证统一的修辞观;从点化﹑翻案﹑对喻﹑博喻﹑成语﹑顶真﹑顶释﹑回环﹑序换﹑倒装﹑双齐﹑复叠﹑频词﹑拟人﹑连用﹑兼用和套用等辞格的运用,探究其修辞策略,领略其禅家"不离文字"的独特的修辞魅力。  相似文献   

2.
论英语中的矛盾修辞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矛盾修辞法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通过大量莎士比亚著作和其他文学作品实例,总结了英语矛盾修辞法在实际运用中的构成方式,对其在各种模式下作品所表达的逻辑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说明了研究此种修辞手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向军 《文教资料》2006,(13):129-130
通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高超的修辞手段。通感手法的运用,能增加文章独特的韵味。通感这一手法在《荷塘月色》中被多处运用。这一手法的运用,使此文在审美意境的创造、思想情感的表达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矛盾修辞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语言的逻辑性要求语言使用者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前后相互矛盾.然而,在实际语言的运用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发现两个意义相反、互相矛盾或者不调和的词并列在一起使用,形成矛盾修辞法,表达看似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概念,而实际却蕴涵着令人深省的深刻哲理.本文列举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典型例证,阐述了矛盾修辞法的几种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的表达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经典的文学作品,其语言表达并非简单的辞藻堆砌,而是呈现出独特的修辞特点。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和表现手法,恰当地传达思想和情感,是文学作品成为典范的必备条件。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作家之一,其小说语言自成一家,强烈的音乐节奏感、诡异的色彩运用、错落的句法格式,构成了她精湛的语言修辞艺术,也使得"张氏小说"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文学的作品当中,我们常看到很多形象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它不但是英语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修辞的运用为英语文学增添了更多形象的表述。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中非洲妇女的形象被边缘化﹑丑化﹑异化,福.恩瓦帕率先打破男性作家一统文坛的局面,延续了阿契贝等人的创作手法,将非洲文化巧妙植入英语,采用大量的对话来铺展故事,重塑了非洲妇女艾福茹自尊﹑自立﹑自强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8.
矛盾修辞法是指用两个互为反义的词或词语放在一起,形成修饰和被修饰、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这种看似矛盾,实则入情入理的修辞手法称为矛盾修辞法。矛盾修辞法在文学作品尤其在诗歌和散文中极为常见。使用矛盾修辞法会使句子生动、有趣,增强感染力。矛盾修辞法的构成是多种多样的:①形容词+名词;②形容词+形容词;③副词+形容词;④名词+名词。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文学的作品当中,我们常看到很多形象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它不但是英语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修辞的运用为英语文学增添了更多形象的表述.  相似文献   

10.
何文忠先生在他的《论话语交际中的幽默原则》一文中提到:"鉴于幽默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它理应被归入到人际修辞的框架中,作为一条重要的语用原则进入到语用学的范畴中。"本文便试图从语用学角度运用指示语﹑语言的间接性﹑会话含义理论和关联理论去分析幽默,从而指出幽默的产生和理解都与语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邝文霞 《考试周刊》2012,(23):15-17
文学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和内涵。文学作品中通过句式结构的错落组合及声音修辞的综合运用表现出来的音乐特性,是文学作品艺术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林语堂先生所译《浮生六记》的深入分析.分析了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巧妙借鉴语音修辞、对偶句式、叠音字等策略,将原文通过句式结构变化和叠字营造的音乐美传达给译文读者。  相似文献   

12.
鉴赏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从词语的理解、句式的比较和修辞的领悟入手,运用了解字面意义、理解深层含义、领会表达意图三种方法,且要遵循“四个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语境与《红楼梦》中的反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context)对理解语篇语义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反讽是典型的利用语境来推断意义的修辞手段,它对语境有很大的依赖性。本文试运用语境来解读《红楼梦》中的重要修辞手段之一——反讽,来探讨语境理解文学作品语言的理论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矛盾修辞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的运用看似互相矛盾、对立,实际上蕴涵着令人深省的深刻哲理。在文章中运用修辞矛盾修辞法可以产生出人意料和引人入胜两种强烈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5.
矛盾修辞法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它把两种不相调和甚至是意思完全相反、矛盾的词语组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强烈的修辞效果。文章以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为例,针对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重点从矛盾修辞法对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的违反来分析人们为什么有意无意地去违反这些准则,准则的违反又达到了什么样的交流效果和语用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积极修辞使文学语言演进、发展更显活跃.文章以当下有影响的部分文学作品的文学语言为例,就抽象具体、矛盾统一、感觉转换、动宾不调、移花接木等诸种类型,一一作了分析,并指陈积极修辞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方式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7.
英汉拟声词与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拟声法造词产生的拟声词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由于拟声词产生发展的特殊性,使得它与各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许多民族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将拟声词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加以运用.本文通过对拟声词的分析,讨论在英汉翻译中如何处理拟声词的翻译问题,以使译文更加充满美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讨论矛盾修辞法的特点、构成形式、运用及其修辞效果,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矛盾修辞法.  相似文献   

19.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高中英语教师来说,应采用激发兴趣法、情景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图表式教学法﹑知识积累法等五种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摹声在幼儿文学作品中有独特的形式和修辞功能。从形式特点上讲,幼儿文学作品的摹声主要采用单音节A式、双音节AB式、三音节重叠AAA式,常与反复、曲释、谐音双关等辞格综合运用。从修辞功能上讲,摹声可以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吸引幼儿进入文学迷宫;可以增添作品的儿童情趣,帮助传达幼儿情感;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帮助幼儿认识事物特征;可以渲染作品气氛,帮助激活幼儿游戏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