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有“趣”、有“动”、有“情”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是学生所追求的课堂.因此如何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其变成具有活力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怎样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我们认为必须还给学生“四权”.  相似文献   

2.
穆丽丽 《河南教育》2011,(12):35-36
导学案形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把教师从繁重的说教和讲解中解放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高效的课堂并非简单的“换角”.即由原来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单纯的学生的“辩论堂”。如何使导学案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我认为要实现合作学习的高效,抓住教育契机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林玉民 《考试周刊》2011,(86):185-185
新课堂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高效的生物课堂。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建立高效生物课堂?也是大家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发现:充分利用课堂提问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那么,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可见,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到并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课堂主角作用,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学习水平,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政治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广大教师都在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尝试。但是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的理念创造和谐的学习情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落实教学目  相似文献   

6.
从杜郎口学校观摩后,反思什么是高效课堂,如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就是要全面开放课堂,就是要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培养开拓创新的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好学善思,学会学习,就是要准确认识教学模式,不能一味地"飙风",从学生最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做起,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7.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到学生手上,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如何才能提高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本文认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试卷讲评课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当中,学生被动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做什么,都是由教师决定,学生自己很少有自主权,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全面参与,把主动权交给他们,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要将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智慧,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10.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课堂,是学生的心灵家园。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要消肿1.教学内容要简约。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贪多嚼不烂。课堂容量太大,必然造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握生物学科的特点,积极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把学生当作学习发展的主人,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师生真正得到了民主、尊重、平等、友善、理解的心理情感考验,学习活动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活动,课堂也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胡浩 《考试周刊》2011,(83):39-40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关键环节,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把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作为重点,努力探索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问题。针对现状,对于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3.
郑梅先 《吉林教育》2007,(10):49-49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已成为课堂改革的主要呼声。那么,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动起来,却又动而不乱呢?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止于当止时     
案例背景: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是我市开展的“半小时课堂”的一个理念。在教学中,如何开展教学,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成了广大教师思考的内容,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老先生在他的很多文章中提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等观点。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6.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自己和学生,而不是把课堂完全给学生,教师千万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要构建好一个好的教学平台让学生来唱戏,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疑难及时指导点拨,紧要处扶学生一把,关键是尺度、对象和时候,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风靡全国的杜郎口成功改革经验告诉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把课堂还给孩子呢?  相似文献   

18.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为了这句话,很多老师都埋头钻研,探究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到学生手上,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课堂教学,无论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对于教师而言,都是整个生命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总是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思考。须知,教师代替不了学生思维,也代替不了学生发展。因此,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应指导学生主动提问,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0.
风靡全国的杜郎口成功改革经验告诉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把课堂还给孩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