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作者别具一格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来介绍自己,用幽默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将“开心果”的形象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相似文献   

2.
同题PK     
《辅导员》2011,(8):43
教师点评佳骏同学在文中以"我喜欢绿"贯穿全文。从文中可以看出小作者平时善于观察、发现,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孜睿同学通过"绿"展开丰富的联想,将自己想到的绿的意义展现在读者眼前。小作  相似文献   

3.
《史记》中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司马迁在刻画这些历史人物形象时充分运用了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作者在对比叙述中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倾向。  相似文献   

4.
庐山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更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小作者借用古文的笔法,三言两语间,就将庐山山水人文的精华所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笔之所至,移步换景,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相似文献   

5.
作文,它是思想内容和书面表达形式的统一.一篇好的作文,不仅仅是某种能力、技艺的体现,它更是作者知识、技能、智力和思想修养的展现. 对于初一同学来说,写作练习,应该写什么?就是要写自己体验过的、熟悉的、能够唤起情感的内容.那么,如何准确地将"我"这一类作文描写得生动活泼,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感到你就像坐在对面和自已新切交谈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于永成 《甘肃教育》2014,(21):111-111
正《毛诗序》有言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无论是作诗还是做文章都一样,都是人们展现自己内心世界的窗口,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作者将自己的志向、感情、情绪写下来,这才是作文的意义所在。一篇文章要想引起读者的兴趣,作者就要通过描述,让读者了解自己的意图和思想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选白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课文以轻松灵动的文字展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与精彩,将影响了作者一生的祖父和园子活脱脱地展现在每个读者面前。于永正和张祖庆两位特级教师分别执教这篇课文,成就了不同层而的精彩。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将各个栏目办得更加有声有色,同时为更多小读者、一线语文老师以及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现特向广大  相似文献   

9.
正《猫城记》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先生于1932年完成的一部11万字的现代长篇小说。作者巧妙地借助童话故事的形式,表面上构建了一个新颖独特的童话世界,充分发挥想象,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异于常态的美好图画,奇妙而独特,但真正的意旨却是将真实而残酷的人性,血淋淋地、丝毫不加掩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你一方面沉浸在作者虚构的火星世界里,另一方面也不忘真实残酷的故事背后所隐藏的深刻严肃的社会问题。《猫城记》是以日本侵略  相似文献   

10.
冰心的小说《离家的一年》讲述了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因求学离家,和父母、小姐姐分别的故事。作者在这部小说中通过对少年"眼泪"和"心乱"的书写,真实细微地刻画出了少年充满童真的离愁别绪,将一个未成年少年的离愁展现得既丰富又生动,让读者体验到了真实的童趣和童味。  相似文献   

11.
醉酒     
金志杰 《新读写》2012,(4):22-23
小作者从一个一般孩子触及不到的角度,描写了父亲醉酒的场景,以丰富的心理描写真实地展现了其对于父亲醉酒的理解,并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父亲的辛苦与不易,字里行间渗透出对父亲的理解与关怀,让读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将各个栏目办得更加有声有色,同时为更多小读者、一线语文老师以及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现特向广大读者征稿,征稿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的小狗     
小作者开门见山就给读者描述了她所喜爱的小狗,先是介绍小狗的外形特点,并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再写出小狗的个性及自己喜欢小狗的缘由,行文中还不时融进了自己的情感。在短短的一篇文字里,小作者把小狗机灵、可爱及对主人亲热而忠实的性格栩栩如生地勾画出来了。  相似文献   

14.
鸟儿飞翔     
彤彤姐姐点评: 小作者用老师颇有深意的教导开篇,让人情不自禁地跟随作者的文字走进她的内心。小作者最大的优点在于把心情描述得淋漓尽致。本文最终的感悟: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这句话不仅鼓舞了她自己,也激励了读者!  相似文献   

15.
好的文字犹如美妙的音符,缀成篇,成了拥有灵魂的鲜活的生命。细读本期"作文看板"中五篇文章,发现五位小作者从不同的侧面发现隐在生活中的美,用较为娴熟的笔法和写作技巧将他们所发现的美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顿然而生读的愉悦。  相似文献   

16.
阅读的本质就是读者对作者笔下描写的人事物进行欣赏并在这个基础上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一个过程。这需要读者自己品鉴和欣赏,他人无可替代。然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经常存在教师替代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将自己对文章的看法以及从中获得的感悟直接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阅读素养的提升受到一定阻碍。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新形势下,语文教师应当积极运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将学习主动权尽可能地交还给学生,为学生打造发挥个性、展现自我的平台,使阅读教学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益阳师范附小的几个小朋友,将真实的自己勇敢地展现给大家。他们遇到了自己的小问题,赶快想想好点子,帮助他们改掉缺点吧。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几年中,克隆尤其是克隆人类的伦理学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与争论,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其词,本文概述了克隆的定义,回顾了克隆的历史,试图将克隆人类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展现给读者,使人们对克隆人类的道德与否做出自己的判断,向时,将作者自己的观点做了表述。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将各个栏目办得更加有声有色,同时为更多小读者、一线语文老师以及文学爱好者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现特向广大读者征稿,征稿内容如下:成人稿:以下稿件请在投稿信封上(或电子邮件主题上)注明所投稿件类型,如“名师坐阵”、“玩转作文”等,并在每篇稿件当中标明作者真实姓名、详  相似文献   

20.
《秋颂》是英国烂漫主义诗人济慈的最后一首颂,作者应用"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等美学思想将秋季温暖、唯美的景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充分体现了济慈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