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多年的语教学实践,让我对语教学有了一种独特的感受,那就是:语是温馨的,语是智慧的,语是诗意的,语是激情的,语是博大的。所以,我认为语教学要关注生活,关注化,关注生命,要让语教学成为一种大智慧的教学。让语,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让语,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让语,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课本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范例,它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凭借,但如果教死抠课本,势必会制约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语教学要做到“三要”,努力让学生学到的课本知识得到延伸,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3.
叶群 《小学校长》2006,(2):46-47
《小学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语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我们的教学理念要发生转变,我们的课堂教学将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模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现状,取而代之的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相似文献   

4.
一、加强语基础知识教学,是语教学的基本任务 语基础知识教学的关键是落实,即让学生不但要理解,还要学会运用。为此,教师就要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由于受聋生身心缺陷、教师观念等因素的制约。聋校语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在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聋校语教学的这种封闭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综合性学习,必然要进入我们的视野,并运用到语教学中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蒋岳庆 《江苏教育》2006,(1B):47-48
语教学就是需要删繁就简,在传承与创新中踏实行走,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好的实践、科学的理论)上,让实践更深入,让理论更符合现在的语教学,我们更需要敢于打破“常规出牌”,摆脱“繁与重”“浮与飘”的现状,为提高学生的语素养走出一条“思考”之路。这条路肯定是不平坦的,但一定是“问心无愧”的。  相似文献   

7.
杨忠 《教育探索》2005,(2):75-77
贯彻新课标.语教学必须凸显实践性:语教学凸显实践性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基本的教学方法论,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有利于克服误区,拓展语教学的新天地。语教学凸显实践性的策略是:注意实践形式的开放性.让学生乐于主动实践;注重实践过程的体验性,让学生善于主动实践;尊重实践主体的独特性.让学生敢于积极实践。  相似文献   

8.
吴羽君  刘远 《教育导刊》2001,(15):85-87
面对时代、社会和教育研究的快速深入发展,语教学也应不断更新观念,从语教学实质和内在规律去探索语教学的最佳途径。面对教育发展和语教学现状,语教改要真正的触及语教学的灵魂,从语教育关注的目标是“人的培养”,是促进人的自我发展;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新出发,我们提出构建“主体一发展”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语教学中,写作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语教学中,让我最烦恼的,就是学生作常常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学生作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语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发散眭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出发点,多角度、多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如何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10.
“大语”教育观认为发展学生的语言有着广阔的天地,不能把发展语言的工作仅仅局限于课堂上,不能把学生的语学习禁锢于校园之内。因而,我们要构建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课外活动和良好环境为两翼的新的语教学体系。对此,作为语实践活动中的引导教师,则可以借助学生的兴趣让语新体系的两翼齐飞,学生的学习小卡片就是让两翼齐飞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语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凡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语教师都有这样的同感:师生的“激情”在语教学中确实是太重要了。语课堂没有激情,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学生学语没有激情,也很难进入所学本之中,更谈不上深入研究本并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语能力。那么,怎么使我们的语教学情感激荡,让学生带着激情去学习呢?下面结合一些典型案例,谈一谈我的感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师生实习教学是对小学的教学,从近年听实习生讲授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导入语的设计 导入语是一节课的开场白,一个成功的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使他们产生求知欲望。设计导入语的方法很多、直观导入法,就是用挂图、插图或实物等导入课文,这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故事导入法.是让学生在故事中进入角色;用谜语导入,是在猜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设置问题导入法,是设置悬念导入.让学生在悬念中造成渴求欲望。还有表演导入法,唱歌导入法等。不管用哪…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教学时要想让学生较好地理解语篇,不仅仅涉及字、词、句、篇,还要给学生渗透西方文化知识,这样才能让他们理解得更加透彻、精细.因此,我们必须潜心研究,努力提升语篇教学的效率,为英语课程的发展添砖加瓦,也让学生在学习语篇时,更加轻松、愉悦.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15.
在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的改革中.教师的中心任务不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要让学生“会学”。教给学生在信息社会获取加工、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于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在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把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教学之中,实现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提高学生语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载体.从而培养适应新世纪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近年来,本人一直尝试把多媒体网络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教学整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所谓问题组合教学,就是每节课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连串问题,形成教学板块。对这些问题,教师连起来问,学生连起来答,实行语学习的整体吸收、积累、表达,让学生都跳起来果实。同时通过优化过程,抓主要矛盾,让语教学走上短程线、快车道,使学生的语能力得到超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角,这是现代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语课程标准》所凸现的写作教学的核心精神。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角呢?我想关键是我们的作教学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让学生在自己的路上自由地漫步。  相似文献   

18.
罗延基 《青海教育》2005,(12):29-29
培养小学生语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作训练,忽视朗读训练的现象。语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我们应重视朗读训练,加强对学生朗读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9.
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将如何达到这个目的?这是所有语教育苦苦探究的问题。虽然很多人提出了关于这些问题的卓见高识,但无论哪一观点都没能让人们普遍接受。所以,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教些什么,当下的教学是否真的有助于学生语水平的提高。我想,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语教学太复杂太“感性”,仅一个语“性质”之争就有千说万论;二是语教学的任何一套理论似乎都还未能现实地解决“少、慢、差、费”的积弊。笔无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语教学的苦恼,在这里仅就美学的视角,提出一点关于突破语困境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语教学,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语教师在课堂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金水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好语,走好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